- 年份
- 2024(6180)
- 2023(8937)
- 2022(7796)
- 2021(7111)
- 2020(6284)
- 2019(14536)
- 2018(14449)
- 2017(29335)
- 2016(15656)
- 2015(18081)
- 2014(18328)
- 2013(18537)
- 2012(17814)
- 2011(16262)
- 2010(16439)
- 2009(15677)
- 2008(15677)
- 2007(14219)
- 2006(12418)
- 2005(11210)
- 学科
- 济(75339)
- 经济(75243)
- 业(46541)
- 管理(46265)
- 方法(39244)
- 数学(35831)
- 数学方法(35640)
- 企(35248)
- 企业(35248)
- 农(24695)
- 财(20863)
- 中国(20215)
- 农业(16602)
- 业经(15999)
- 贸(15419)
- 贸易(15413)
- 易(14976)
- 制(14869)
- 地方(13248)
- 银(12716)
- 银行(12694)
- 学(12295)
- 行(12113)
- 务(11856)
- 财务(11839)
- 财务管理(11803)
- 融(11694)
- 金融(11692)
- 企业财务(11235)
- 和(9890)
- 机构
- 大学(245204)
- 学院(243816)
- 济(107244)
- 经济(105163)
- 管理(96377)
- 理学(83536)
- 理学院(82700)
- 管理学(81614)
- 管理学院(81163)
- 研究(77091)
- 中国(60166)
- 财(51837)
- 京(49985)
- 科学(44282)
- 财经(41787)
- 农(39591)
- 所(38587)
- 经(37852)
- 中心(36259)
- 江(35377)
- 研究所(34625)
- 经济学(34267)
- 业大(34053)
- 北京(31550)
- 经济学院(31436)
- 农业(31144)
- 财经大学(30973)
- 范(30498)
- 师范(30228)
- 州(28212)
- 基金
- 项目(155138)
- 科学(122937)
- 基金(115021)
- 研究(114087)
- 家(98514)
- 国家(97664)
- 科学基金(83991)
- 社会(74952)
- 社会科(71089)
- 社会科学(71070)
- 基金项目(61198)
- 省(59080)
- 教育(52968)
- 自然(52763)
- 自然科(51552)
- 自然科学(51537)
- 自然科学基金(50676)
- 划(49756)
- 资助(47654)
- 编号(46839)
- 成果(38036)
- 部(36538)
- 重点(34337)
- 发(33017)
- 教育部(31821)
- 创(31606)
- 课题(31153)
- 国家社会(31139)
- 人文(31117)
- 科研(29965)
共检索到3514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星 李耀伟 徐小宁
消费行为研究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热点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选取1985—2007年我国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存款余额等数据,利用各种消费函数对实际数据进行拟合后发现,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符合绝对收入假说,而农村居民消费符合持久收入假说或者绝对收入假说,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居民消费 消费函数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喻胜华
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别研究了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利率、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要远大于城镇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前期消费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利率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有负效应,但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没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以及减少未来消费的不确定性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孟好
本文使用1978—2014年我国居民消费数据,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总量、收支结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和恩格尔系数等差异,并选取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城乡居民消费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可分为三个阶段,城乡差距经历两个轮回,现处在第二轮扩张期。2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收入低消费率高支出结构固化,对物价变动有滞后性和拖尾性,近期在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走低时平稳走高。3城镇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大致呈反比,同一地区的城乡居民自发消费与边际消费倾向相关性不强。本文建议,降低城乡交通通信类支出,扩大城乡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市场和农村文教娱乐类市场,提高农村居民健康及医疗保障水平。
关键词:
消费行为差异 消费倾向 变系数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萧艺 范剑飞 郝云宏
本文基于中国二元结构下城乡居民消费存在差异的现实,对Lettau和Ludvigson(2001)提出的模型进行改进,加入信用卡数量作为自变量,实证检验人均居民收入、股票流通市值、房价指数和信用卡数量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弹性。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函数的各项弹性均大于城镇居民;信用卡数量影响消费的弹性仅次于收入水平。因此,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重视对农村消费市场的挖掘以刺激消费增长。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城乡居民消费 信用卡数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庞智强
The paper analyses the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gap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residents and rural residents by both consumption level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关键词: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城乡比较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瑞光
本文通过分析1995-2002年广东城乡居民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及变动态势,就如何提高全省城乡居民消费质量,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
城乡 消费 分析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似虎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总量消费占GDP的比重逐年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有可能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基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结合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检验,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收入差距的扩大减少了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而永久性收入增长缓慢是农村居民长期消费水平偏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段晓强
本文在借鉴西方消费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回归、聚类和因子分析方法 ,分析了我国 1992 - 2 0 0 2年期间构造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结果表明 ,我国居民家庭正处于消费能力升级转型前的储蓄准备时期 ,消费结构处于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逐渐转变的早期过程中 ,并从供求关系和再分配的角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函数 消费倾向 消费结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潘文轩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较大差异性,以西方消费理论为基础,对城乡居民消费函数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这种差异性具体表现在相邻期间消费关联性、自发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消费行为稳定性这四个方面。我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性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它表明需要采取城乡有别的消费政策,刺激城镇居民消费的重点应当是通过结构调整与体制改革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而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关键则应该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优化农民消费行为、促进农民消费的稳定增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华 温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内生增长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最为重要的则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尤其是农村居民消费困境的破解。基于此,本文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S)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其演化规律进行了跨时期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之间表现为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并没有完全遵循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城乡居民边际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九五"时期及以后,城镇居民边际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农村居民边际消费则仍随收入的增加而递增。从收入结构视角看,农民边际消费仅随工资生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的增加而递增,而城镇居民边...
关键词:
城乡居民消费行为 消费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辉 徐会奇
笔者以预防性储蓄理论为突破口,将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放在同一个理论框架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消费更为谨慎,对利率的变动相对不敏感,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但消费惯性和制度变迁因素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都不显著。
关键词:
消费 预防性储蓄 不确定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小刚 王黎明
文章引入基于结构突变的面板回归模型和Bayesian模型对消费水平存在差异的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两种模型的结论均表明:居民消费行为受经济环境变化和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在2008年附近发生结构突变。研究发现: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改变的时间要早于城镇居民,中等消费水平组的居民改变消费行为的时间早于高消费组,最迟缓的是低消费组。突变后城乡居民自发消费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比突变前有很大改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基于1992—2012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变参数反应模型和滚动回归模型研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结果显示:考察期内,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超敏感系数分别为0.6510和0.6659,利用LC/PIH分析框架不能精确阐释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城镇的利率跨期弹性很不显著,而农村的利率跨期弹性利率显著为负;城乡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分别为11.890和10.025,城镇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降后升,而农村居民的相对谨慎系数先升后降,这导源于城乡居民的消费环境出现了趋势性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新宇 范欣 姜扬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公众主观幸福感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概率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考察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预期对公众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绝对收入与公众幸福感呈倒"U"型关系,"幸福悖论"在我国已经出现;(2)相对收入对公众主观幸福感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效果强于绝对收入;(3)预期对于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因此,增加居民的绝对收入,不断缩小贫富差距,保持收入相关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对于提升公众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绝对收入 相对收入 预期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南客 李芸
九十年代是中国人民生活实现小康的年代,人民消费生活提高与改善正越来越为党和国家各级部门所重视,在新近出台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11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再次强调了消费的地位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任务:"积极引导消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和健康有益的消费方式"。为了深入探讨当前城乡居民消费的实际变化状况,了解消费发展的趋势和现实问题,以便国家的小康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笔者最近在我因经济发达地区苏南(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城乡)作了较系统全面的实证调查,这里就苏南地区人民消费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其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