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5)
- 2023(17802)
- 2022(15381)
- 2021(14303)
- 2020(12042)
- 2019(27761)
- 2018(27279)
- 2017(52594)
- 2016(28223)
- 2015(31534)
- 2014(31309)
- 2013(30631)
- 2012(28318)
- 2011(25303)
- 2010(25341)
- 2009(23210)
- 2008(22579)
- 2007(19640)
- 2006(17295)
- 2005(15019)
- 学科
- 济(114125)
- 经济(113978)
- 管理(80029)
- 业(79725)
- 企(63447)
- 企业(63447)
- 方法(55400)
- 数学(49029)
- 数学方法(48419)
- 农(34968)
- 中国(31713)
- 财(30741)
- 业经(25839)
- 学(24190)
- 农业(23960)
- 制(21248)
- 地方(21198)
- 贸(20766)
- 贸易(20757)
- 易(20188)
- 务(18556)
- 财务(18484)
- 银(18448)
- 财务管理(18443)
- 银行(18406)
- 融(17656)
- 理论(17654)
- 金融(17654)
- 行(17568)
- 企业财务(17560)
- 机构
- 大学(403582)
- 学院(400971)
- 济(161385)
- 管理(159025)
- 经济(158035)
- 理学(138727)
- 理学院(137219)
- 管理学(134683)
- 管理学院(133954)
- 研究(130729)
- 中国(97235)
- 京(84464)
- 科学(80544)
- 财(76063)
- 所(64048)
- 农(63658)
- 财经(61714)
- 中心(59918)
- 业大(59786)
- 研究所(58510)
- 江(56395)
- 经(56297)
- 北京(52843)
- 范(52775)
- 师范(52254)
- 经济学(49831)
- 农业(49732)
- 院(47784)
- 财经大学(46323)
- 州(45790)
- 基金
- 项目(278316)
- 科学(219349)
- 基金(203622)
- 研究(202712)
- 家(177713)
- 国家(176022)
- 科学基金(151436)
- 社会(129147)
- 社会科(122345)
- 社会科学(122313)
- 基金项目(107564)
- 省(107351)
- 自然(98235)
- 自然科(95955)
- 自然科学(95926)
- 自然科学基金(94179)
- 教育(93324)
- 划(90590)
- 资助(84200)
- 编号(82426)
- 成果(66669)
- 重点(61849)
- 部(61726)
- 发(58528)
- 创(57412)
- 课题(55912)
- 国家社会(53751)
- 创新(53545)
- 科研(53497)
- 教育部(53260)
- 期刊
- 济(169602)
- 经济(169602)
- 研究(116179)
- 中国(69685)
- 学报(64489)
- 科学(58741)
- 农(58554)
- 管理(56979)
- 财(56280)
- 大学(49644)
- 学学(46895)
- 教育(42073)
- 农业(40540)
- 融(34490)
- 金融(34490)
- 技术(33717)
- 财经(29881)
- 业经(28805)
- 经济研究(28068)
- 经(25488)
- 问题(22900)
- 图书(20481)
- 业(19588)
- 理论(19561)
- 统计(19489)
- 版(19338)
- 科技(18780)
- 技术经济(18675)
- 商业(17941)
- 实践(17771)
共检索到571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丽 白雪梅
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具有前瞻性。本文遵循多数人的做法,将脆弱性定义为未来陷入贫困的概率。为了识别脆弱家庭和群体,探寻其脆弱根源,使用CHNS面板数据,对2638个家庭的脆弱性进行测度和分解,并按城乡、户主年龄和成人受教育程度交叉分组,汇总各子群的脆弱性及分解结果。研究发现:贫困家庭更脆弱,印证了用脆弱性预测贫困的可靠性;65岁以上组和小学组最脆弱,农村家庭更脆弱,可据此进行反贫政策瞄准;脆弱性相近的家庭,脆弱根源并不相同,当前最脆弱群体仍以水平效应为主要根源。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分解 水平效应 变动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盛基 商明贺 周十同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期望贫困脆弱性(VEP测算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状况,同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考察城乡居民保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户参加城乡居民保具有缓解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在农村地区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消费、受教育年限对农村低收入家庭贫困脆弱性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我国应利用贫困脆弱性等事前概念构建脱贫质量的监测预警体系,实施城乡居民保保费减免补贴措施,鼓励农村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提高缴费水平。还要通过商业保险发展个体养老保险计划,形成多支柱养老保障格局,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城乡居民保 农村低收入家庭 贫困脆弱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姣 赵昕东
文章基于CFPS的4期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使用预期贫困脆弱性VEP法测度家庭贫困脆弱性,并进行静态和动态分解。研究发现:贫困脆弱性家庭占比在2012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依次为21.52%、19.94%、17.18%和5.09%,有的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有的并非贫困家庭,但存在很高的贫困脆弱性。高波动(HV)型的贫困脆弱性发生率高于低均值(LM)型,消费波动导致较高的贫困脆弱性;而LM型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均值高于HV型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均值,LM型家庭多处于长期贫困的状态。由动态分解发现,贫困脆弱性的降低主要是因为脱脆效应逐年大幅降低,返脆发生率也在逐渐降低但变化程度较小。长期脆弱发生率也在不断降低,但长期处于贫困脆弱性的家庭仍占不小的比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荷花 叶谊锋
在经济恢复势头不够强劲、劳动力市场修复迟缓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冲击下,如何增强家庭风险防范与管理能力,缓解家庭收入脆弱性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现实问题。文章基于2015年、2017年、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在运用迭代主因子法测算数字金融能力的基础上,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金融能力对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金融能力能够有效缓解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投资多样化和风险承担是其缓解效应发挥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能力对东部、城市地区居民家庭收入脆弱性的缓解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胜旗 廖前豪
随着我国步入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与返贫问题亟待解决。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5年和2017年数据,从相对贫困角度研究我国已婚女性参与劳动能否降低家庭贫困脆弱性问题。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参与劳动能显著降低家庭贫困脆弱性,农村地区女性参与劳动对家庭贫困脆弱性影响程度大于城镇地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已婚女性参与劳动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仍具有稳健性。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家庭已婚女性参与劳动对脆弱性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东中部家庭,其中西部农村家庭女性参与劳动对脆弱性影响最强,各收入层级上农村女性参与劳动对脆弱性影响均强于城镇家庭,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及以上时参与劳动对脆弱性的影响最大,同时调节效应表明已婚女性参与劳动对家庭有“雪中送炭”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已婚女性参与劳动能够通过提高家庭保险参与、促进家庭创业以及提升家庭储蓄率,改善家庭状况,降低家庭贫困脆弱性,本文根据研究结论分别从短期和长期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已婚女性 相对贫困 贫困脆弱性 劳动参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启发 王侠英 蒋翠侠
为深入揭示安徽省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特征,在构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灰色关联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对其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对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影响均最大;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均存在地区分布的特点,北部地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高于南部地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给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城乡居民 熵值法 灰色关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许启发 王侠英 蒋翠侠
为深入揭示安徽省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特征,在构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熵值灰色关联法,以安徽省16个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分别对其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承载力对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影响均最大;安徽省城镇和乡村居民贫困脆弱性均存在地区分布的特点,北部地区城乡居民贫困脆弱性高于南部地区。最后,根据实证结果从政府、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给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城乡居民 熵值法 灰色关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杰 卢洁玉 翁辰
在共同富裕目标下,扶贫重心逐步转向缓解相对贫困。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2—2018年的数据,本文通过多年收入来确定相对贫困线,以提高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精准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VEP模型测度城乡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由于内生动力是实现相对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构建了“智”与“志”对相对贫困脆弱性影响的分析框架,并且使用二元选择模型实证分析“智”与“志”的作用。为克服内生性,本文进一步使用Ⅳ-Probit模型进行估计。结果表明,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在较低的相对贫困标准下,以教育为代表的“智”都能够有效降低家庭成为相对脆弱性家庭的概率,以对未来信心为代表的“志”的作用并不显著;在较高的相对贫困标准下,“志”对于减缓相对贫困脆弱性的作用变得显著,而“智”的边际作用有所下降。
关键词:
贫困脆弱性 相对贫困 扶智 扶志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吴庆田 王瑞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扶贫工作重点由贫困治理转向贫困预防,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的相对贫困问题显得日益重要,而普惠金融对于缓解城镇家庭相对贫困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渗透度、使用度、满意度三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各省域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然后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构建前瞻性指标贫困脆弱性对城镇家庭未来贫困可能性进行测算,最后运用实证模型分析普惠金融对城镇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显著降低了城镇家庭的贫困脆弱性,这种影响可通过普惠金融支持家庭加大教育投入、开展创业活动两条途径发挥作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应充分发挥普惠金融在贫困预防中的作用,一是建立健全贫困脆弱性识别机制,将城镇低收入家庭纳入金融扶贫体系中;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脆弱家庭的教育投入与创业活动,提高收入水平和资本积累;三是提升金融对城镇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的支持,缓解区域间普惠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明清 刘亮
本文针对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因素,通过Lasso分位数回归筛选出显著因素并分析其对不同金融资产持有量水平下家庭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描述家庭财富特征的因素以及居住地域等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家庭对金融资产的持有。另外,从不同分位数下显著变量系数的变化趋势可以得出,金融资产持有量越多的家庭,受家庭财富规模的影响程度越大,受户主特征或家庭基础特征的因素影响却逐渐变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文 邓明
本文利用CHNS微观调查数据,估算了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度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度能显著降低我国农村居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即使考虑到贫困脆弱性的惯性特征和贸易开放度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该研究结果也是稳健的;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的技能水平能显著降低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家庭的劳动力数量对贫困脆弱性无显著影响,而家庭成员的平均年龄与贫困脆弱性之间存在U型关系;一个地区的整体收入水平以及该地区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能显著降低该地区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但公共支出对减贫没有起到作用。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贫困 脆弱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鑫罡 岳上植
通过对居民家庭营养脆弱性测试方法及计量模型的归纳、总结和选择,提出针对东北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生计脆弱性成因和作用机理的最优测度方法和模型选择。建议在林业经济新时期的扶救战略中采用适合的测度方法和计量分析模型,采取干预政策和措施,及时、准确地监测林民生的动态,建立风险冲击脆弱性程度测度、预警机制,真正把脆弱性纳入东北国有林区生计测度和分析的范畴。
关键词:
营养脆弱性 测试方法 计量模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齐云 席华
贫困脆弱性是对贫困的事前测度,能将未来家庭收入风险纳入其中,基于贫困脆弱性的新农保政策效果评价,是对其长期减贫作用的事前评估。该文利用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新农保显著地降低了参保家庭的贫困脆弱性,也显著降低了成为脆弱性家庭的可能性,这表明新农保对参保家庭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抵御收入风险的作用。但因与当前缴费水平和养老金收入水平较低有关,新农保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仍处于较低水平。
关键词:
新农保 贫困 贫困脆弱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平 洪灏琪 宁满秀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8年的数据,采用渐进性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实施对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有效缓解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脆弱性,并且“城乡一档”整合模式的减贫效果优于“一制多档”模式,但在控制个体层面不可观测因素后,“一制多档”模式也显著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的贫困发生率。基于年龄分组的异质性表明,“一制多档”整合模式对45~54岁中年人的贫困脆弱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城乡一档”模式则显著降低了55~64岁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但两种整合模式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减贫作用效果甚微;健康状况的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中老年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对健康状况较好的群体有显著的减贫效果;居住模式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及“城乡一档”的整合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与子女同住的农村中老年人贫困脆弱性,但难以缓解独居群体的贫困脆弱性。此外,本文还发现,整合政策在实施当年以及实施5年及以后年度均产生显著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有效发挥减贫功能,但并未缓解农村高龄、患病以及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贫困脆弱性,亟待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重点监测农村弱势老年群体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