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42)
2023(16134)
2022(14015)
2021(13099)
2020(10966)
2019(25592)
2018(25455)
2017(49981)
2016(26758)
2015(30328)
2014(30326)
2013(29870)
2012(27202)
2011(24403)
2010(24571)
2009(22505)
2008(21578)
2007(18819)
2006(16506)
2005(14148)
作者
(76377)
(63420)
(63220)
(60119)
(40347)
(30416)
(28690)
(25014)
(24065)
(22536)
(21438)
(21189)
(20030)
(19949)
(19691)
(19249)
(18879)
(18810)
(18151)
(18125)
(15602)
(15494)
(15347)
(14496)
(14375)
(14046)
(13959)
(13899)
(12846)
(12405)
学科
(111276)
经济(111152)
管理(76764)
(74523)
(60112)
企业(60112)
方法(55186)
数学(49181)
数学方法(48427)
(32697)
中国(29802)
(28293)
业经(24892)
农业(22135)
(21651)
地方(21360)
(19808)
贸易(19796)
(19723)
(19267)
理论(18022)
(16858)
技术(16802)
财务(16772)
财务管理(16736)
(16685)
银行(16647)
环境(16402)
(16375)
(15852)
机构
学院(383613)
大学(382774)
(154858)
管理(154571)
经济(151613)
理学(135207)
理学院(133787)
管理学(131139)
管理学院(130442)
研究(121266)
中国(90018)
(80172)
科学(74719)
(71371)
(59295)
(58788)
财经(58122)
业大(56802)
中心(55435)
研究所(54133)
(53740)
(52873)
北京(50154)
(49243)
师范(48796)
经济学(47409)
农业(45886)
(44268)
(43732)
财经大学(43460)
基金
项目(264927)
科学(209027)
研究(193469)
基金(192976)
(167498)
国家(166121)
科学基金(143715)
社会(122139)
社会科(115801)
社会科学(115771)
(103328)
基金项目(102208)
自然(93917)
自然科(91784)
自然科学(91763)
教育(90134)
自然科学基金(90081)
(86676)
资助(80488)
编号(79529)
成果(63111)
重点(58812)
(58694)
(55996)
(55012)
课题(54028)
创新(51229)
教育部(50766)
科研(50701)
国家社会(50142)
期刊
(162097)
经济(162097)
研究(109746)
中国(65050)
学报(58220)
管理(55858)
科学(54171)
(53813)
(52760)
大学(44981)
学学(42590)
教育(40668)
农业(37554)
技术(35259)
(30456)
金融(30456)
业经(28225)
财经(27551)
经济研究(26916)
(23513)
问题(21815)
统计(19382)
技术经济(19065)
理论(18473)
图书(18252)
(18115)
商业(17919)
科技(17767)
(17452)
(17249)
共检索到53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甘霖  岑树田  
文章在OLG模型框架下研究储蓄与经济增长的均衡关系,结果表明,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跨期效应,上一期的储蓄对当期的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在实证层面,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发现,1979—2011年我国的居民储蓄能显著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原因,并且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基本一致的特征。文章研究表明,过去30多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节俭行为实际上为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丁  
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具有季节性变动规律,准确分析和预测这种变动规律,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春节是对居民储蓄影响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季节变动的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春节效应"为切入点,提供一种分析传统传统节日对居民储蓄影响的有效方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圆圆  
本文利用北京地区1988—2018年的数据,检验了可能会对城乡居民储蓄造成影响的四个因素,即通货膨胀率、居民可支配收入、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建立反映这四个变量和居民储蓄额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解分析了上述变量对城乡居民储蓄的动态影响。经实证研究发现,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居民储蓄的增长有促进作用,且生产总值的长期发展对储蓄额增长的累积效应贡献度大;通货膨胀率对储蓄有正向拉动效应,而城乡收入差距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对居民储蓄的共享程度较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卫桂玲  
高储蓄、高增长是中国的一大特点。文章基于1992—2016年中国GDP和城乡居民高储蓄余额的数据,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额(Savings)推动GDP增长的经验回归模型,通过积差系数检验、回归系数检验、拟合优度检验以及残差的齐次性检验验证了经验回归方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存在奇异值和异方差,城乡居民储蓄余额(Savings)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7%。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卫桂玲  
高储蓄、高增长是中国的一大特点。文章基于1992—2016年中国GDP和城乡居民高储蓄余额的数据,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城乡居民储蓄额(Savings)推动GDP增长的经验回归模型,通过积差系数检验、回归系数检验、拟合优度检验以及残差的齐次性检验验证了经验回归方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显示:不存在奇异值和异方差,城乡居民储蓄余额(Savings)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99.7%。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周伏平,王美今  
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差异的实证研究周伏平王美今ABSTRACTThispapershowsupthediferenceoftotalsaving(onlyreferingtotheresidents'savingdeposits,notincluding...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玉玲  
为探讨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意愿,本文通过2014-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计算得出城乡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分析城乡居民不同来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爽  程霞  应建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芦东  
本文认为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球储蓄率的失衡。为此,本文建立了一个三期迭代模型,解释了人口结构因素和收入增长因素对中国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基于实证研究,对中国居民储蓄率在未来中期波动状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裕程  许永明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随淑敏  彭小兵  肖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发挥了养老保险的"财富替代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产生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故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从预防性储蓄视角,实证分析统筹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保显著提高了居民储蓄率;在考虑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受消费惯性的影响,居民往往倾向于将城乡居保(预期)增加的家庭收入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导致储蓄率增加;另一方面,受不确定性因素和城乡居保"低保障"水平的交互影响,居民在面对收入波动、医疗、教育和婚姻等不确定性事件时仍倾向于增加家庭储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保对低收入家庭、45岁以上的参保居民以及农村家庭储蓄率提高的促进效应更大。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评估城乡居保制度对居民消费的拉动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安全  凌晨  
本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预防性储蓄模型,并构造出检验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计量方程。利用中国26个省1999—2011年城乡居民消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发现,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城乡居民依然存在显著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是该动机强度比无习惯偏好时降低了约1/2。同时,城乡对比结果表明,在绝对层面,农村居民具有更大的衡量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绝对谨慎系数,其值约为城镇居民的1.5倍;然而基于现有消费,农村居民衡量预防性储蓄量的相对谨慎系数则要小于城镇居民。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凌晨  张安全  
探寻居民储蓄动机是理解我国居民储蓄率超常增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推导出具有常相对谨慎系数的效用函数的一般形式,并给出该效用函数下衡量和检验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的公式。然后利用我国26个省2004~2010年城乡消费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城乡居民储蓄行为存在非常强的预防性动机,并且城镇居民的预防性动机强度更大,大约是农村居民的两倍。本文最后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对上述结果进行解释,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爱俭  
我国居民储蓄增长效应分析王爱俭自8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趋势。1991年底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9110亿元,1996年为38521亿元,6年间净增加29411亿元。今年以来因股市活跃和调低利率,居民储蓄增长速度虽低于去年同期,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