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7)
- 2023(7570)
- 2022(6324)
- 2021(5804)
- 2020(4805)
- 2019(10996)
- 2018(10517)
- 2017(21037)
- 2016(10664)
- 2015(12137)
- 2014(12109)
- 2013(12266)
- 2012(11408)
- 2011(10515)
- 2010(10814)
- 2009(10898)
- 2008(9823)
- 2007(8760)
- 2006(8201)
- 2005(7606)
- 学科
- 济(49033)
- 经济(48986)
- 业(32337)
- 管理(29854)
- 融(25946)
- 金融(25945)
- 企(25852)
- 企业(25852)
- 银(24225)
- 银行(24215)
- 行(23558)
- 中国(23125)
- 方法(20522)
- 数学(18502)
- 数学方法(18360)
- 农(16779)
- 财(14755)
- 制(14529)
- 业经(13475)
- 地方(12457)
- 农业(11453)
- 中国金融(11190)
- 贸(10715)
- 贸易(10702)
- 易(10478)
- 务(8671)
- 财务(8651)
- 财务管理(8635)
- 体(8557)
- 企业财务(8287)
- 机构
- 大学(161946)
- 学院(161763)
- 济(70518)
- 经济(68929)
- 管理(60955)
- 研究(52257)
- 理学(51973)
- 理学院(51399)
- 管理学(50581)
- 管理学院(50291)
- 中国(48323)
- 财(36705)
- 京(33381)
- 财经(28920)
- 科学(28454)
- 经(26104)
- 中心(26026)
- 所(25333)
- 江(23152)
- 经济学(22966)
- 研究所(22580)
- 农(22088)
- 北京(21702)
- 财经大学(21593)
- 范(21007)
- 经济学院(20984)
- 师范(20854)
- 融(20576)
- 金融(20190)
- 州(20059)
- 基金
- 项目(98687)
- 科学(78342)
- 研究(74979)
- 基金(72565)
- 家(61433)
- 国家(60893)
- 科学基金(52510)
- 社会(49885)
- 社会科(47380)
- 社会科学(47370)
- 基金项目(38216)
- 省(38019)
- 教育(33762)
- 划(31405)
- 自然(31318)
- 自然科(30632)
- 自然科学(30625)
- 编号(30604)
- 自然科学基金(30061)
- 资助(29572)
- 成果(25809)
- 部(22272)
- 发(22119)
- 重点(21878)
- 课题(20948)
- 创(20827)
- 国家社会(20750)
- 教育部(19679)
- 人文(19574)
- 创新(19393)
共检索到25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俊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深刻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服务于工业化发展战略,我国城乡关系逐渐形成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发展方式的转变,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逐渐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城乡关系演变贯穿其中的发展规律如下:发展方式是影响城乡关系的根本因素;制度安排是影响城乡关系变化的直接因素;市场化改革取向是破解城乡二元体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化改革向农民赋权是提升城乡发展协调性的重要途径;城乡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互动的发展过程。由此提出,新时代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需要在进一步改革创新、城乡统筹和农民权益保护上着力,同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建国初期,服务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中国逐渐建立起城乡分割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城乡分割的体制不断被打破,城乡关系不断走向融合。总结和回顾中国城乡关系70年演变历程,可以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经验:不断向农民赋权,坚持改革的渐进性,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坚持尊重基层创新和转换思想观念相结合,以及给改革和改革者留出足够的空间。虽然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已见雏形,但是,城乡关系当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亟待深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当尖锐,城乡要素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较大,以及乡村衰退日益加剧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城镇化率,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中需要一样化的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重点突破;加快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进程,攻克城乡融合发展的薄弱环节;推动乡村三产融合发展,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基础。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城乡融合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增阳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从农业流向二、三产业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但是由于独有的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 我国农民进城基本是“移而不迁”,从而形成了“民工”(又称“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和过渡色彩的社会群体。当下这一社会群体的人数已经逾亿, 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是难以估量的。但是他们自身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 唐茂华
工农城乡关系都是我国基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之一,我国工农城乡关系经历了一个从互惠型到割裂型,又从恢复型到汲取型的演进过程,近年来正在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工农城乡之间是一个极其庞大、复杂的关系系统,也是长期以来累积形成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关系形态的综合体系,需要从重塑文化基石、完善市场基础、健全制度安排、丰富话语体系、构筑空间格局等方面,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框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周府 吴方卫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大力推进,有必要构建一套全面、科学、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系统评价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效果。为充分考虑乡村振兴的共性特征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本研究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分项指标和43个三级分项指标为基础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为避免主观随机因素干扰,同时为克服可能存在的变量遗漏对计量偏差的影响,该评价体系的指标权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专家打分"两种方法综合赋权得到。研究进一步对中国及各省份乡村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评估,研究结论也可为其他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君平 曲颂 刘合光
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形态之一,城乡关系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根据国情社情发展、国家战略调整、外部形势变化等的影响和城乡关系经典理论,可将新中国成立后城乡关系的演变脉络划分为对流、分割、联通、统筹、融合五个阶段。在此变迁过程中,中国城乡关系结构性失衡的主要表征鲜明突出、成因复杂多样且负面影响加大。未来,应聚焦要素市场建设与农民增收引擎打造,抓实公共教育医疗服务均等与农民市民化,完善生态规划制度、反哺机制和科学治理体系,健全政治利益引导、诉求、整合、约束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共享、阵地共建和活动共办,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政治、文化均衡发展。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失衡 城乡均衡 乡村振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文宇
在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通过设定CP模型对城乡关系发展进行了研究,发现推动城乡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包括本地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生活成本效应、拥挤成本效应和市场一体化效应等五大因素。其中,前三个效应对城乡关系产生负向作用,后两个效应产生的正向作用。五大效应交互影响,促进了城乡关系从分割逐步走向协调,进而走向城乡融合。使用四川省县域经济的统计数据进行了检验,发现与理论模型的结果相吻合,同时认为四川县域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发展前期,即城乡关系曲线的左侧,也就是城镇化加速期。根据这一结果,提出积极有序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构建完备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城乡关系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县域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如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直是党和政府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既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我们打算从人力资本的视角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的分割和融合进行分析,把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作为外生变量,考察这一外生变量的变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皮建才 周愚
本文主要分析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分割和融合的影响。具体来说,在基本模型部分我们主要分析了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就业、工资水平、收入差距以及社会和谐程度的影响。我们的分析发现,随着城乡相对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扩大,一方面,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的数量会增加,城市最终产品部门就业量也随之增大,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工资会上升,城市劳动力的单位有效工资水平会下降但实际工资水平会上升;另一方面,经济中的人均收入虽然会提高,但是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会扩大,同时社会内部不和谐程度也会提高。在扩展模型部分,我们引入了垄断竞争的中间产品部门,分析发现,中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城乡分割 城乡融合 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雷
城乡一体化是指第一、二、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城乡人民共同富裕的动态过程。也是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一项伟大事业。因此,科学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模式、运作机制和制约因素,并且提出在目前形势下发展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建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F320中国 城乡融合 城乡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玉华
推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是我国依据城乡关系所具有的变化特征所制定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而要想振兴乡村,就必须基于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所以,应采取对制度进行改革、对机制进行完善的方式,使城乡之间进行双向流动。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地区土地制度的相关改革以及投融资相关体制的改革,实现农村资源和城市资源的相互流动,要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和激励机制,留住农村人才,引入城市人才。
关键词:
新时代 乡村振兴战略 城乡关系 融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金三林 曹丹丘 林晓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城乡关系不断调整和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并强化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体制开始破除,党的十六大后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后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九大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方略,城乡关系一直在适时调整完善。改革的主线是不断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方面持续强化政府的公共资源配置职能,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城乡商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当前,我国正在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加速期。新时期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要继续坚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主线,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城镇化的大格局下重塑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力
1978年以前,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和城市的支持,主要是通过提供农业产品的剩余来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和降低成本。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03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乡“二元经济”的解体,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和城市的支持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农业剩余来支持工业化和城市的比重越来越低,而通过农民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和乡村资源(资金和土地等)来支持工业化越来越成为主体。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对城乡关系作了重大调整,使其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剪刀差 城市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永穆 胡筠怡
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正确处理好城乡关系,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绘就的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幅壮美画卷。一百年来,党推动城乡关系从分离走向融合,创造了伟大的成就,开辟了建立独立工业体系和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正确道路,开辟了推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开创了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的人类奇迹,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中国道路、坚持开拓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在城乡关系探索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乐 舒帮荣 石晓平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已成为共识,然而分割的市场也存在正效应。本文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分割效应"和"融合关键"的辩证思考提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统一路径",认为统一市场构建要以维持正效应和减少负效应为原则,避免产生新问题。因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市场分割条件下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弥补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正效应,另一方面要从法律上明确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待遇、实践上明确统一市场交易平台的主体责任、健全凭证管地用地制度和协调征地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冲突,减少融合后的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土地市场 市场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