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32)
2023(8560)
2022(6423)
2021(5864)
2020(4817)
2019(11009)
2018(10808)
2017(20754)
2016(11172)
2015(12701)
2014(12708)
2013(12808)
2012(11718)
2011(10407)
2010(10766)
2009(10397)
2008(10617)
2007(9452)
2006(8755)
2005(8179)
作者
(31884)
(26306)
(26170)
(25397)
(16608)
(12313)
(12028)
(10011)
(9924)
(9534)
(8892)
(8530)
(8460)
(8336)
(8070)
(8063)
(7662)
(7563)
(7555)
(7555)
(6737)
(6442)
(6422)
(6094)
(5945)
(5926)
(5878)
(5757)
(5274)
(5134)
学科
(49870)
经济(49821)
管理(33421)
(31765)
(25684)
(24044)
企业(24044)
中国(20333)
(19857)
方法(17129)
数学(14964)
数学方法(14820)
业经(13783)
(13677)
农业(12870)
财政(12849)
地方(11312)
(10658)
财务(10636)
财务管理(10591)
(10401)
(10115)
银行(10106)
企业财务(10078)
(9603)
(9580)
(9268)
(8766)
贸易(8758)
(8600)
机构
大学(163739)
学院(162920)
(70660)
经济(69206)
管理(58208)
研究(56673)
理学(49049)
理学院(48503)
管理学(47674)
管理学院(47364)
中国(45680)
(44332)
(35138)
科学(31440)
财经(30649)
(28472)
(27557)
(25473)
中心(24933)
研究所(24839)
(24193)
经济学(22947)
北京(22817)
财经大学(22172)
(21915)
师范(21761)
经济学院(20754)
(20085)
(20059)
业大(19987)
基金
项目(96307)
科学(75296)
研究(74518)
基金(69648)
(59335)
国家(58812)
科学基金(49670)
社会(48603)
社会科(45958)
社会科学(45946)
(36516)
基金项目(35926)
教育(33503)
编号(31167)
(30026)
自然(28370)
自然科(27708)
自然科学(27698)
资助(27657)
成果(27390)
自然科学基金(27181)
课题(21674)
重点(21652)
(21591)
(21398)
国家社会(20730)
(19982)
(19261)
项目编号(18934)
(18902)
期刊
(86023)
经济(86023)
研究(57941)
(37459)
中国(36145)
(25536)
学报(23170)
管理(22457)
科学(20954)
(18872)
金融(18872)
大学(18805)
教育(18005)
学学(17354)
农业(17215)
财经(15944)
经济研究(14875)
业经(14634)
(13708)
技术(12756)
问题(12412)
(10769)
会计(8954)
国际(8716)
理论(8350)
(8314)
财政(8314)
(8194)
商业(8038)
现代(7954)
共检索到266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颂东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提供资本积累,我国政府通过征收农业税建立了城乡二元税制,并采取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制度,使农民的税收负担比城市居民的税收负担重,而农村居民享有的公共品比城市居民少,加速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演进。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及时调整了经济发展战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2006年取消了农业税,城乡二元税制不复存在;同时通过一系列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城乡二元公共品供给体制也不复存在,但财政分配的城乡二元性还存在。二元财政制度的一元化,并不意味着长期二元财政制度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贾康  刘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和潜力源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层面的现代化战略定位和新型城镇化概念的提出,成为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指导方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刘薇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成长的有力引擎和潜力源泉。新型城镇化要以"市民化"为核心、完成弥合二元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历史任务,这需要以"一元化"的公共财政作为支持后盾。本文对此作出分析论述后,提出了"一元化"公元财政的三方面要领:可以形成"全景图"进而优级化"结构图"的全口径预算;非歧视性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和运行机制;财政分配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和土地制度改革等形成全面的协调配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国有资本财政是我国目前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作为财政范畴所包含的内在矛盾,必然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资本的公共属性将日益明显。国有资本财政最终将被公共财政所同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霞  程湛恒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国情做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新时期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的城乡格局,不仅已突破二元结构,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元结构"基础上发展成"四元结构"。成都通过户籍及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降低了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成本,加速了其转移进程,创新了转型路径,从而在中国城乡四元结构一元化转型中跃升为引领者。下一步,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对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成本的调查研究:一是保证全面性;二是突出重点性;三是增强时效性;四是重视针对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紫云  
本文认为现代代、城市化发展使我国农民依靠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养老方式受到挑战 ,根据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态势与财力 ,可以有计划、有步骤、渐进式地建立起逐步覆盖全体农民的、具有国家出资参与的、适应城乡流动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使然 ;有利于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有助于缓解当前财政的压力。目前 ,农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只能覆盖农村 2 0— 30岁的未婚青年男女农民 ,提出国家有两种出资方式参与农民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景正  马丽群  周端云  
由于很长一段时间解放妇女劳动力被认定为幼儿教育的主要社会职能,以及幼儿教育机构的单位福利特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幼儿教育形成了明显的二元财政投入体制。这种体制导致我国相沿成习的倾斜性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形态:一方面,政府办、事业单位办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办幼儿园得到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发展较好;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最基本的财政支持,城市街道办幼儿园发展迟缓,农村幼儿教育发展长期停滞。改革二元幼儿教育财政投入体制必须科学定位幼儿教育的功能,改变现有的条块分割的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增加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总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树安  
本文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出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紧迫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借鉴国外次级城市化的合理内核,采取“中小结合,中为主导,突出特色”的农村城市化模式,以实现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全面就业。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傅道忠  
我国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有别的二元财政政策和制度有关。歧视性农业财税政策的客观存在 ,给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并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定化。必须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对现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使之向一元财政转化 ,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宋锦  李实  
本文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线性概率模型、Oaxaca/Blinder分解和双差分评估方法考察了户籍对职业机会的影响规模和构成,估计了城乡户籍一元化改革对不同户籍劳动力职业分布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户籍一元化改革改善了本地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机会,但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外地劳动力。这使得改革地区内部的农业和非农业户口之间的就业壁垒有所减弱,而本地与外地户口之间的壁垒有所加强,可能会影响到改革地区未来的劳动力供给来源和规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晋武  
《二元税制、城乡收入差距与财政再分配改革》一书围绕社会财富的财政再分配问题,以二元税制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为研究重点,认为财政调控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很大的空间。该书视财政再分配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提出了"双重双轨制分配模式下的财政再分配失灵"假说,在财政再分配理论认知方面实现了较大突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瑞蓉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是指在二元经济结构中为了加快城市工业化进程和限制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而建立起来的城乡分割、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城乡二元制度既是对个人身份的认定,更是对社会利益关系的界定,通过几乎涵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的制度安排,搭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嵌入住宅、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副食品与燃料供给、生产资料供给、婚姻、生育、劳动保护、人才、兵役等一系列相辅相成的城乡有别的制度体系,源源不断地将农业剩余和农民利益输送到城镇,实现"以农养工"、"以乡养城"的战略目标。新时期,我国在继续使用剪刀差的基础上,还以征收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费、农村集体土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海林  李志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旨在缩小城乡差距的财政政策,如果不考虑税收政策对城乡差距的影响,而仅仅着眼于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反而在客观上可能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这是因为,虽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一国二元财政状况,能够在总体上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在既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税收的分配机制从农业部门转移大量农业剩余,从而在客观上拉大城乡差距,使政府的财政努力付诸东流。基于中国1957-2009年间数据的协整检验,很好地证明了这个结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丁国光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城乡二元结构是个绕不开的话题。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区域界限分明、人员控制严格、产业分工清楚、管理方式迥异的体制,形成了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录  郁利燕  
尽管我国户籍制度经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改革,但仍然没有完成改革的任务,户籍制度仍然是阻碍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制度因素,因此,需要在总结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当前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设计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模式。本为对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路径进行了设计,提出了近期和远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步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