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16)
- 2023(18871)
- 2022(15651)
- 2021(14408)
- 2020(12330)
- 2019(28073)
- 2018(27991)
- 2017(53806)
- 2016(29542)
- 2015(33798)
- 2014(33922)
- 2013(33635)
- 2012(31585)
- 2011(28583)
- 2010(29121)
- 2009(26818)
- 2008(26869)
- 2007(24077)
- 2006(21222)
- 2005(19545)
- 学科
- 济(128819)
- 经济(128682)
- 管理(78706)
- 业(77464)
- 企(60595)
- 企业(60595)
- 方法(53551)
- 数学(46504)
- 数学方法(45882)
- 中国(38000)
- 农(36439)
- 财(31513)
- 地方(30289)
- 业经(28788)
- 贸(27390)
- 贸易(27375)
- 学(27237)
- 易(26615)
- 制(24441)
- 农业(24322)
- 银(21951)
- 银行(21901)
- 融(21667)
- 金融(21663)
- 行(21100)
- 理论(19859)
- 和(18945)
- 技术(18945)
- 环境(18696)
- 务(17822)
- 机构
- 大学(430749)
- 学院(430494)
- 济(177889)
- 经济(174144)
- 管理(158669)
- 研究(151996)
- 理学(135112)
- 理学院(133449)
- 管理学(130774)
- 管理学院(129964)
- 中国(116025)
- 科学(93573)
- 京(93177)
- 财(83996)
- 所(78699)
- 农(74917)
- 研究所(71278)
- 中心(69288)
- 江(67003)
- 财经(65841)
- 业大(63438)
- 经(59535)
- 北京(59405)
- 范(59103)
- 农业(58749)
- 师范(58471)
- 经济学(55222)
- 院(54999)
- 州(53388)
- 经济学院(49970)
- 基金
- 项目(279922)
- 科学(218884)
- 研究(203791)
- 基金(200657)
- 家(176059)
- 国家(174625)
- 科学基金(147744)
- 社会(127532)
- 社会科(120904)
- 社会科学(120873)
- 省(109858)
- 基金项目(105193)
- 自然(94895)
- 教育(94529)
- 划(93380)
- 自然科(92635)
- 自然科学(92607)
- 自然科学基金(90896)
- 资助(83394)
- 编号(82993)
- 成果(68760)
- 发(64365)
- 重点(64316)
- 部(61897)
- 课题(58762)
- 创(57580)
- 创新(54013)
- 科研(53985)
- 国家社会(52909)
- 教育部(52503)
- 期刊
- 济(199940)
- 经济(199940)
- 研究(130075)
- 中国(87119)
- 学报(68753)
- 农(68537)
- 财(63918)
- 科学(62954)
- 管理(58778)
- 大学(51931)
- 教育(49689)
- 学学(48579)
- 农业(46629)
- 融(43074)
- 金融(43074)
- 技术(39221)
- 业经(33053)
- 财经(32261)
- 经济研究(32044)
- 问题(27843)
- 经(27777)
- 业(25269)
- 贸(24521)
- 国际(22552)
- 统计(22132)
- 技术经济(21358)
- 图书(21312)
- 版(20465)
- 理论(19947)
- 世界(19640)
共检索到658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联英 刘解龙
本文以Campa and Goldberg(1997)与Hummels et al.(2001)的测算法为基础,结合我国产品内分工特点,构建一套以进口垂直分离、出口垂直分离、进口垂直内销、出口垂直增值为指数变量的垂直专业化发展测算体系。然后基于投入一产出表法,以中、美、韩三国为例进行评估与国际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垂直专业化发展遵循由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规律,有相应的三次产业分布特征:中国垂直专业化水平尚处在由初级向中级过渡的阶段,在三次产业分布特征上,制造业相对快于现代农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但其产品内分工形态仍然偏低。最后,依据这一新的判断基准,本文分析了成功推进经济发展转型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投入产出表 评估 产业分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宁 蒙英华
为解释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我们通过对平新乔等(2006)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后,对中国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比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依然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则是提供给中国中间品的主要来源地;其次,出口份额与垂直专业化比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充分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中间品所做出的贡献,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依然在于廉价的劳动力;第三,尽管中国目前仍处于国际垂直生产体系的低附加值阶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已开始优化其出口产业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生产与贸易模式。
关键词:
外包 垂直专业化 出口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利民 崔日明
当前国际产品内贸易发展水平的测度主要包括联合国广义分类法(BEC)、加工贸易替代法以及垂直专业化指数法(VSS)。以VSS方法计算的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部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国际产品内贸易水平都呈下降趋势;高技术部门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产品内贸易水平提升较快;服务贸易内各行业的国际垂直分工也有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
产品内分工 中间产品 垂直专业化指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全球价值链模型 国外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前后也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呈现出优化的态势。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全球价值链模型 国外增加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小平
国际贸易通过隐含的CO2能够影响到一国CO2的排放。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情况下,一国出口中隐含的CO2由国内和国外排放所组成。本文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环境投入产出模型,就中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的CO2进行了测算。分析发现,第一,在单位出口产品隐含的CO2中,国内投入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减少,进口中间品中隐含的CO2比重逐步增加;第二,在研究期间,环境贸易条件有略微恶化的趋势,但是总的来看,出口含CO2强度平均来说都要小于进口中含CO2强度,说明贸易总体上有利于中国的节能减排;第三,国际贸易对CO2排放的影响显著增强。因此,构建环境友好型外贸发展模式是中国低碳经济运行的需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昭玲 张咏华
本文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在细分中间投入产品进口来源和最终产品出口方向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进行了度量,并通过分析前后方向的分工联系勾勒出中国加入的国际垂直专业化链条。研究表明,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程度在加深,但主要角色仍是加工制造的中转枢纽。"NIEs/日本—中国—欧美"和"NIEs/日本—中国—NIEs/日本"是中国制造业加入的两条主要垂直分工链条,从而印证了"三角模式"和东亚生产网络的存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马风涛 王颖
垂直专业化指数可用来衡量一国或部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迅猛发展的今天,仅仅计算垂直专业化指数的大小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考察垂直专业化的结构特征。本文利用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将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各部门出口产品的垂直专业化分解为最终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各部门的垂直专业化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为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真实地位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小蒂 孙景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本文就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动态变化的影响做了经验分析,揭示了该影响在不同产业中的差异性,并对“差异”形成的机理做了理论探索。从长期看,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昭玲
二战以后,在国际垂直专业化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全球化生产的链条。作者应用相关理论模型,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发展中国家国际分工、收入分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就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收入分配 技术进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雷鹏
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地方产业积聚的产生和发展,地方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整个生产工序网络各个环节在全球空间配置的区位方向。对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的利益分配问题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垂直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中国相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对商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体现出中国的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逐步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出口,说明中国在垂直专业化中获取了动态利益。产业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提供了资本积累,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品内贸易为中国产业结构的提升积累了技术条件,这为形...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程盈莹
根据Hummels et al.Hummels al.(2001)的国际垂直专业化指数,采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从承接国(或地区)视角,测量中国27个工业行业1997-20111997 2011年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并借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2006)的方法,测算中国与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加入WTO后,中国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上升较快,分行业来看,资本密集型行业(包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得到较快提升,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较低;分伙伴国(或地区)来看,中国与OECD国家的垂直专业化程度更高,主要是高...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测量 差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中华 王雅琳 赵曙东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不同参与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结果表明:国际垂直专业化是影响我国工资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国际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会扩大我国工业行业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行业技术进步同样会扩大工资收入差距,但前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扩大效应显著高于后者;当考虑行业要素密集度差异时,无论是国际垂直专业化还是行业技术进步在资本相对密集的行业都要比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收入差距效应更为显著。
关键词:
国际垂直专业化 工资收入差距 工业行业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萍 彭宽军 陈勇航 陈斌 崔彩霞 余其多 杨彬 范佳 高菲
云高不仅可以为飞机播云高度提供参考,还是研究云水资源和天气气候的重要参数。新疆山区的面积约占其总面积的40%,山区降水是其河川径流的主要来源,承载着新疆年平均总降水量的84.3%。但是山区云观测资料严重缺乏,给云的定量研究造成了很大困难。本文利用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CloudSat的云廓线雷达(CPR)2007年1月-2008年12月的2B CLDCLASS资料,对比分析了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的高、中、低云云顶和云底高度的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山区中,高云、中云和低云的平均云顶和云底高度以昆仑山区为最高,天山山区次之,阿尔泰山区最低,且三大山区的高云云顶高度差别不是很大,但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东红 周国祥
垂直专业化是跨国公司推行全球化和本地化的一种典型战略演变。本文以跨国公司垂直专业化的实现模式 ,其在外部和内部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及垂直专业化发生的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 ,对我国企业的战略反应做了有益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