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0)
2023(9601)
2022(8317)
2021(8020)
2020(6992)
2019(16282)
2018(16548)
2017(33110)
2016(17526)
2015(19994)
2014(19797)
2013(19361)
2012(17675)
2011(15742)
2010(15850)
2009(14534)
2008(13837)
2007(11984)
2006(10416)
2005(8926)
作者
(47574)
(39516)
(39490)
(37658)
(25246)
(18759)
(18110)
(15535)
(15016)
(14019)
(13316)
(13142)
(12392)
(12343)
(12279)
(11907)
(11736)
(11483)
(11409)
(11331)
(9832)
(9637)
(9368)
(9032)
(9012)
(8973)
(8675)
(8589)
(7916)
(7650)
学科
(72414)
经济(72347)
管理(50400)
(48211)
方法(39658)
(39456)
企业(39456)
数学(36344)
数学方法(35696)
中国(19827)
(18429)
(18417)
(14850)
贸易(14841)
(14460)
业经(13982)
(13562)
农业(11716)
理论(11476)
(11384)
银行(11375)
(11295)
(11242)
财务(11240)
财务管理(11212)
技术(11082)
地方(10951)
(10848)
企业财务(10570)
(10362)
机构
学院(246626)
大学(246303)
(104337)
经济(102361)
管理(100631)
理学(87868)
理学院(87033)
管理学(85248)
管理学院(84780)
研究(74584)
中国(57505)
(50413)
(48556)
科学(43222)
财经(39627)
(36118)
(35503)
中心(35283)
业大(34035)
(34024)
(33385)
经济学(32790)
研究所(32143)
北京(31455)
(30041)
经济学院(29942)
财经大学(29822)
师范(29747)
(27387)
(27284)
基金
项目(167452)
科学(133426)
基金(123521)
研究(123505)
(106558)
国家(105747)
科学基金(92132)
社会(78811)
社会科(74914)
社会科学(74896)
基金项目(64694)
(64594)
自然(59905)
教育(59126)
自然科(58559)
自然科学(58547)
自然科学基金(57468)
(54771)
资助(52225)
编号(50519)
成果(39904)
(38426)
重点(37608)
(35457)
(35437)
课题(33974)
教育部(33686)
创新(33104)
国家社会(32789)
人文(32642)
期刊
(104277)
经济(104277)
研究(69614)
中国(40340)
管理(37249)
(36376)
学报(32259)
科学(31539)
(28699)
大学(25984)
教育(25092)
技术(24661)
学学(24456)
(22037)
金融(22037)
农业(19891)
财经(19156)
经济研究(17930)
业经(17573)
(16379)
统计(14899)
问题(14690)
(13120)
技术经济(12986)
(12435)
理论(12433)
决策(11968)
商业(11844)
实践(11257)
(11257)
共检索到344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厉启晗  
当中国经济总量可以和美国相比拟时,包括汇率决定理论在内的某些传统理论可能面临挑战。本文着重考虑了中国出口对于国际商品价格乃至美元购买力的影响,构建了一个两国DSGE模型,来重新估算当前中美两大经济体共存环境下中国的均衡汇率。研究发现,2011年以前我国均衡汇率在大部分时期存在正向偏离,即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峰值出现在2005年的正偏离16%。从2011年末开始,人民币均衡汇率出现负向偏离并持续至今,名义汇率存在贬值压力,该负向偏离时点早于以往的研究。本文认为,如果忽视中国出口对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可能使得人民币高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名誉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均衡汇率再次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且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更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涉及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常用的均衡汇率估算模型进行介绍,然后,简要评述国外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的结果,最后对于目前研究状况及现存文献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胡海林  王莉  白东杰  
均衡汇率作为一国内外经济中的重要参数,是制定内外经济政策,衡量经济运行状态,实现经济利益的一个参考因素。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数据,根据行为均衡汇率模型估算的逻辑框架,估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在样本区间内实际汇率围绕均衡汇率波动,使得失调表现为一种常态。研究的政策空间表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长期趋势不支持目前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群起  龚敏  
利用中等规模DSGE模型和贝叶斯估计技术,估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自然产出和自然利率水平。结果表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自然利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确认了中国实际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过高的判断,在中国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快速向利率调控过渡的背景下,可以为中央银行确定政策利率基准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王莉  胡海林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国峰  孙碧波  
本文在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建立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经济模型,应用DSGE模型实证测算了人民币的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发现1997年金融危机前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一定幅度高估,随着亚洲金融危机逐渐结束,中国加入WTO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以及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逐渐发生作用,人民币汇率由高估变为低估,低估幅度在2006年达到高点,接近15%。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人民币汇率低估幅度迅速收窄,甚至出现短暂高估。2009年之后实际有效汇率围绕均衡汇率小幅波动,两者逐渐趋同,人民币实际汇率趋向均衡。人民币均衡汇率主要受中外劳动生产率增速差异、货币供应增速差异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消费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言彩  韩玉启  
本文借助双寡头博弈中的“纳什—伯特兰均衡”模型,把不可观测的转换成本转化成可以观测的市场价格和市场份额的函数,建立了市场上只有两个竞争者的顾客转换成本测算简化模型。最后以中国移动通讯市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移动公司的顾客转换成本远高于中国联通公司的顾客转换成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贺聪  项燕彪  陈一稀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如何建立与利率市场定价机制相适应的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研究课题。均衡利率作为实现潜在产出和稳定通胀时的实际利率,是中央银行进行利率调控的一个重要基准。本文在分析我国"利率双轨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包括家庭、企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四部门DSGE模型,对我国1998年2季度至2012年3季度的均衡利率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均衡利率走势与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运用等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均衡利率变动领先于经济增速、CPI等宏观经济变量,是揭示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位置、研究和制定货币政策的重要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志兴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行为均衡汇率理论,选取影响汇率的两个宏观经济指标对实际有效汇率进行协整和误差修正建模,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估计,并对198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的失调情况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始终围绕均衡汇率波动,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高估和低估;在1993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以及2003年第一季度到最近,人民币均衡汇率是出于上升的趋势,而在其他样本期间处于下降趋势。2.人民币汇率并没有像西方国家所认为的那样被严重低估,而是围绕行为均衡汇率波动,人民币汇率并没有被中国央行所操纵。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永宁  郭玉清  赵钧  
采用中国最重要的46个贸易伙伴计算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估算1997年1季度~2009年4季度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和失衡程度。研究表明,2009年4季度人民币汇率失衡程度显著低于2005年汇改时期,因此,汇率改革应该坚持2005年确定的渐进方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莉亚  任若恩  
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Edwards均衡汇率决定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正 ,并在此修正模型基础上 ,实证测算出了自 1 980年代以来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值 ,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了近 2 0年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调情况及其主要原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志斌  何诗萌  
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研究热点和关注焦点。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通过引入凯恩斯主义的垄断竞争市场和价格粘性,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由本国和外国两个经济体组成的开放经济两国DSGE模型,运用Matlab平台下的DynarE软件包模拟了在技术冲击和利率冲击下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变动趋势。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非常显著;美国技术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有一定影响力,但并不持久;来自我国和美国的利率冲击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影响极其微弱,且与利率平价理论不符。基于此,本文提出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提高非贸易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宏瑾  
随着利率管制的基本取消,我国货币政策将由传统的数量调控向以利率为主的价格型调控方式转型。本文根据泰勒规则揭示的均衡实际利率理论关系,对中国隔夜均衡实际利率水平进行了估计。考虑货币、汇率等不同因素的货币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我国隔夜均衡实际利率水平大致在1.2%~4.4%之间,与我国资本回报率的典型性事实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今后货币调控应以均衡实际利率为基础,根据产出和通胀缺口变化情况进行利率决策,以确保价格型货币调控转型的顺利完成和经济金融的平稳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克  
人民币问题在2010年再度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开始再次升值。人民币汇率到底低估没有?本文使用基于Balassa—Samuelson效应扩展的购买力平价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研究。理论分析证明,该效应不仅意味着一国的实际汇率随着收入提高而升值,也意味着低收入国家的货币倾向于低估。实证上,为了避免单一数据集所导致的偏颇,以及不同样本所造成的差异,本文使用世界上三大公开数据集对相同的144个样本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表明,人民币错估程度严重依赖于数据来源。在对各种数据集进行分析后,本文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在2009年只是低估了不足8%。中国外部失衡很可能是经济深层次结构失衡的反映,而不是由人民币低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瀛  王浣尘  
本文借鉴国际上的动态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小国的开放宏观经济模型 ,探讨了关税、货币供给、政府支出以及生育率等要素对均衡汇率的影响。在模型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利用简约计量方程估计了人民币均衡汇率 ,对各经济基本要素与均衡汇率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