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1)
- 2023(11406)
- 2022(9392)
- 2021(8727)
- 2020(7163)
- 2019(16084)
- 2018(15664)
- 2017(30702)
- 2016(16124)
- 2015(18221)
- 2014(18088)
- 2013(17970)
- 2012(16642)
- 2011(14797)
- 2010(15372)
- 2009(15171)
- 2008(14301)
- 2007(13085)
- 2006(11993)
- 2005(11176)
- 学科
- 济(61187)
- 经济(61079)
- 管理(54085)
- 业(50715)
- 企(42582)
- 企业(42582)
- 融(28667)
- 金融(28664)
- 银(27755)
- 银行(27740)
- 中国(26866)
- 行(26844)
- 制(24880)
- 方法(24044)
- 财(23431)
- 数学(21211)
- 数学方法(21020)
- 农(18681)
- 业经(16298)
- 体(14926)
- 务(14835)
- 财务(14798)
- 财务管理(14757)
- 贸(14512)
- 贸易(14495)
- 易(14275)
- 企业财务(14051)
- 体制(12870)
- 度(12618)
- 制度(12587)
- 机构
- 大学(231211)
- 学院(230856)
- 济(100536)
- 经济(98187)
- 管理(87056)
- 研究(77013)
- 理学(73297)
- 理学院(72597)
- 管理学(71613)
- 管理学院(71190)
- 中国(68120)
- 财(55527)
- 京(48313)
- 财经(42414)
- 科学(40059)
- 经(38328)
- 中心(37275)
- 所(37195)
- 江(35985)
- 研究所(32490)
- 经济学(32226)
- 农(31944)
- 财经大学(31600)
- 北京(31163)
- 州(29114)
- 经济学院(29065)
- 院(28493)
- 业大(28476)
- 范(27192)
- 师范(26928)
- 基金
- 项目(142373)
- 科学(112450)
- 研究(110021)
- 基金(103283)
- 家(87583)
- 国家(86809)
- 科学基金(74819)
- 社会(71430)
- 社会科(67835)
- 社会科学(67822)
- 省(55406)
- 基金项目(53734)
- 教育(51234)
- 划(45949)
- 编号(45329)
- 自然(44846)
- 自然科(43779)
- 自然科学(43769)
- 自然科学基金(43020)
- 资助(42090)
- 成果(38394)
- 制(33438)
- 部(32881)
- 课题(32310)
- 重点(32160)
- 发(31031)
- 创(30566)
- 性(29772)
- 国家社会(29548)
- 教育部(29073)
- 期刊
- 济(116308)
- 经济(116308)
- 研究(78977)
- 中国(51525)
- 财(44219)
- 融(43046)
- 金融(43046)
- 管理(34181)
- 农(30068)
- 学报(29434)
- 科学(28028)
- 教育(26089)
- 大学(24212)
- 学学(22880)
- 财经(21999)
- 业经(19148)
- 经济研究(19013)
- 农业(18955)
- 经(18780)
- 技术(18735)
- 问题(15227)
- 贸(13520)
- 理论(13099)
- 国际(11789)
- 实践(11701)
- 践(11701)
- 商业(11307)
- 现代(10586)
- 财会(10488)
- 技术经济(10197)
共检索到37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熊玉莲
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是市场交易和风险控制的重要主体。我国应将目前针对市场参与者的监管转变为对交易商的监管,在统一市场分层,突出交易过程监管的同时,构建以交易商为基础的场外金融衍生品风险防控机制。在制度建设上,重点要完善核心交易商的风险揭示制度和适当性判断规则,使最终用户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进行交易决策,并使特定风险产品与特定参与者的认知水平和风险承受力相适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鲍晓晔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场外衍生品市场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要求加强对交易商的审慎监管。美国《华尔街透明度和问责法案》等法律文件确立了多层次审慎监管框架,并提出了控制系统性风险的一系列措施。而我国场外衍生品交易商监管存在着立法缺乏统一规则且立法层次较低、市场参与主体分类监管不清晰、偏重于事先市场准入和事中数量管控而限制市场创新等问题。为此,应从统一明确交易商分层监管标准、强化过程监管等方面着手,加强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引导商业银行审慎发展交叉性综合经营业务,避免从事高风险、高杠杆的复杂衍生品交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燕明
论我国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制度周燕明金融衍生品市场既是投机的场所,又是风险规避的港湾,因其财务杠杆性和虚拟性,如果管理不善就会掀起惊涛骇浪,造成巨大损失,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在家喻户晓的“327”事件中倾覆就是因风险控制不严而引起的。有效的监管制度(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蔡泳
由金融衍生工具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各国对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探讨和思考。我国在发展金融衍生品的过程中,具体分析了金融衍生品的特性及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发展的步伐,充分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监管路径制度分析,对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环境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金融危机 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祁东
伴随着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完善对其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对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分析,针对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监管 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赵姿昂
场外交易本身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双重特性,主要优势体现在资本容量的扩充及资本流动的加速,对金融风险和金融收益能够进行有效的管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场外交易规范的法律位阶过低,具体规定又相互冲突,因而场外交易给交易主体带来相当程度的交易风险,甚至因而会引发系统性的金融危机。而交易担保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此类风险,为场外交易提供了制度缓冲的空间。鉴于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态势,创设与完善场外交易担保制度正当其时,而通行的ISDA主协议框架下的信用支持安排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场外交易担保 ISDA主协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智勇 刘任重
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杠杆效应等因素的存在,蕴含着大量的风险。我国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刚刚起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机制是促进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总结国内文献基础上,本文介绍了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通行做法,随后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建议。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品 政府监管 自律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晴
所谓衍生性,是较基础性而言,衍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衍生的无限性扩张。当金融创新的链条过于冗长时,每一个节点的断裂都会成为整个系统发生瘫痪的随机概率。以本轮金融危机为例,假定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为最原始的基础性产品,通过资产证券化过程派生出的次级抵押贷款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温融
金融衍生品法律监管的价值在于促进金融自由的同时,又不会危及金融安全。现有的法律监管制度贸然地将金融自由置于金融安全之前,造成制度价值错位,导致在监管内容上过度强调风险评估监管技术和过度迷信资本充足监管标准。金融衍生品作为金融自由和金融安全的产物,客观上要求其法律监管的价值取向回归到金融自由与金融安全的对立统一,重塑监管制度内容。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法律监管 价值复归 制度重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课题组 陈小云
从整体来看,场外金融衍生品合同的内容相当一部分是通用的,一些国际性行业组织,如国际互换与衍生工具协会(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ISDA)应运而生,发布了一系列标准化协议范本,以降低场外衍生产品的交易成本和风险。其中ISDA发布的一系列标准文件范本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谭燕芝 文慧 毛军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货币信贷处课题组 易寿生 涂德君
近年来,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快速发展及次贷危机的爆发暴露出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缺陷和风险管理的不足。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如何构建有效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健康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该文立足于当今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实践,以次贷危机为视角分析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体系的薄弱、不足及将来的监管动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场外市场 金融衍生品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敏
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监管优劣势各异,但现代金融监管趋势是原则导向监管。原则导向监管的核心在于构建对话关系,顺利实施该监管的优势明显。美国在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制度设计上已经凸显原则导向的优势,可资借鉴。
关键词:
金融创新 规则导向监管 原则导向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妍
G20宣言与《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20国集团(G20)2009年在匹兹堡发表宣言,要求所有场外衍生品交易合约必须向交易数据库(Trade Repository,TR)报告,所有标准合约必须根据情况通过交易所或电子交易平台交易,以及必须通过中央对手方(Central Counterparty,CCP)进行集中清算,非集中清算的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荣芳 毛焱 吴民
随着场外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如何完善其外部监管,维持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又不损害市场效率,已成为国际金融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