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50)
- 2023(4635)
- 2022(3971)
- 2021(3854)
- 2020(3489)
- 2019(7850)
- 2018(8234)
- 2017(15968)
- 2016(9218)
- 2015(10810)
- 2014(10682)
- 2013(10377)
- 2012(9922)
- 2011(8982)
- 2010(9184)
- 2009(8703)
- 2008(8523)
- 2007(7923)
- 2006(7159)
- 2005(6394)
- 学科
- 济(32815)
- 经济(32786)
- 管理(20377)
- 业(18810)
- 方法(13710)
- 中国(13610)
- 农(13333)
- 数学(12726)
- 数学方法(12656)
- 企(10961)
- 企业(10961)
- 地方(9839)
- 农业(9081)
- 财(8828)
- 制(8440)
- 学(6939)
- 税(6721)
- 银(6451)
- 银行(6441)
- 贸(6437)
- 贸易(6429)
- 税收(6350)
- 业经(6286)
- 收(6273)
- 易(6263)
- 行(6258)
- 教育(5784)
- 体(5430)
- 融(5392)
- 金融(5392)
- 机构
- 大学(130106)
- 学院(127209)
- 济(50961)
- 经济(49675)
- 管理(44840)
- 研究(43458)
- 理学(37750)
- 理学院(37313)
- 管理学(36565)
- 管理学院(36349)
- 中国(34022)
- 财(27596)
- 京(27349)
- 科学(26682)
- 所(22476)
- 农(22176)
- 江(21023)
- 财经(20673)
- 中心(20165)
- 研究所(20156)
- 范(19491)
- 师范(19343)
- 业大(19317)
- 经(18534)
- 北京(17363)
- 农业(17358)
- 州(16868)
- 经济学(15783)
- 院(15465)
- 师范大学(15092)
- 基金
- 项目(78540)
- 科学(60671)
- 研究(60544)
- 基金(53883)
- 家(45753)
- 国家(45338)
- 科学基金(37995)
- 社会(36330)
- 省(34434)
- 社会科(34287)
- 社会科学(34275)
- 基金项目(29305)
- 教育(28864)
- 划(26875)
- 编号(26486)
- 自然(23478)
- 成果(23472)
- 自然科(22823)
- 自然科学(22813)
- 自然科学基金(22348)
- 资助(22001)
- 课题(19157)
- 发(17953)
- 重点(17844)
- 部(17431)
- 年(15935)
- 性(15935)
- 创(15797)
- 项目编号(15404)
- 科研(15121)
共检索到202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吉洪 张乐天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运行十多年来,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政策演进过程来看,省部共建经历了探索、突破与深化三个时期。从政策动力学来看,省部共建是国家重大战略协同驱动与我国教育政策内在缺陷双重作用的结果。从政策特征来看,省部共建具有过程的渐进性、参与者的多元性、方式的协同性和内容的全面性等特征。从政策实质来看,省部共建表现为中央与地方的共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以及高校与政府间的博弈。
关键词:
省部共建 地方高校 共谋 竞争 博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永文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蓝洁 冯琬斯
“央地互动”是当下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演进过程看,21世纪以来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分别代表了“省部共建”“部省共建”“部省协同”三个阶段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央地互动”机制构建的探索、加速与深化。从演进特征看,央地互动关系从“分级管理”转向“协同治理”,互动内容从由下而上的“请示授权”转向良性互动的“指导证成”,互动功能从资源配置的“强优扶弱”转向系统协同打造“工具箱”。从内涵实质看,“央地互动”机制改革体现了央地治理目标的共生、资源的优化和效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特色是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也是一所高校区别于其他高校的、立足社会获取自身发展的动力支撑,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趋势下,以特色求生存、求发展、求卓越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共识。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省部共建成为一部分地方和原各部属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经过几年的建设,这些高校的优势与特色得以彰显,成为区域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地方示范性大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民族团结,教育部自2004年起以中西部地区为主,选择部分历史悠久、基础较好、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形成一批“省部共建高校”。这是教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促进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旨在逐步形成中西部高层次专门人才、知识与科技的相对高地,一定程度地缩小地区间发展差异,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国家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作出支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伟
做好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工作,是高等教育领域落实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实现高等教育整体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是共建高校全面提高办学质量、顺应发展潮流、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的必然选择。2004年,教育部党组高瞻远瞩,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新途径,针对中西部13个没有直属高校的省(自治区),决定与当地省(自治区)政府合作共建一所高水平地方大学,扶植支持这些省(自治区)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力争实现全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协调布局,办人民满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洪玉管
本文基于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三轮和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结合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入选"双一流"的情况,构建了2012—2017年间学科发展绩效对比分析框架,借此分析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可行策略。研究表明,共建基础、办学定位、共建形式与共建力度是影响共建成效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于洪良
作为一种高教管理体制创新,高校省部共建工作在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对高校省部共建简要回顾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新一轮省部共建的实践进展,总结了其主要特征。最后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新一轮省部共建高校的目标指向及共建重心,对于继续推进高校省部共建向纵深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省部共建 共建高校 教育资源 高等院校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程天君 陈栋
在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得以大力倡导的背景下,近年来各省属重点高校寻求步入"省部共建"之列的态势却愈演愈盛。此种悖谬,不仅是我国政府行政主导高校这一传统权力关系的延续,也反映了当下高校自主办学的"有名无实"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步履维艰。高校之所以或主动或被动地游走于自主与依傍之间,其根源乃在于财权、事权、人权三类关键权力的缺位。政府镣铐的松绑与高校舞步的自如需要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智慧共识、利益共享与行动妥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郎永杰 张冠蓉
共建高校办学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根植于其"共建机制"和"区域性"特质中。共建高校办学发展规模与质量提升的基本前提在于扎根区域。共建高校要充分融入到区域创新系统中,形成高校、企业、政府之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在高等教育发展新时期,省部共建工作要站在时代高度,规划战略全局,审视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关系,进一步推进省部共建高校发展迈上新台阶。提炼共建高校特质,凸显其战略地位,是共建高校规划下一步发展的基本依据;扎根区域,彰显共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樊临虎
通过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特点及基本因素进行分析 ,指出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 ,学生积极主动地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内容 ,掌握体育保健基本知识与技能 ,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全面发展能力、个性的一个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其基本因素包括主体性因素、条件性因素和过程性因素
关键词:
体育教学过程 实质 特点 基本因素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孟和乌力吉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环境下,海南省高校在地方文献建设中主张"拥有"与"存取"并存的基本策略。建设规划采取总体布局,统一协调,杜绝重复建设与各馆在总体布局的前提下制定本馆建设规划相结合的方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标准、分布加工、集中发布"的建设原则。这些举措在联合构建综合性、多媒体海南地方文献数据库过程中取得明显成效,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贵春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着眼于缩小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2004年教育部作出了开展省部共建工作的战略决策。八年来,共建成省部共建高校22所,覆盖19个省区。这些高校在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凝聚共识、共谋发展,对省部共建工作的深远战略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坚定了将共建高校建设成为引领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目标,并在各学校"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行动策略。教育规划纲要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向东 吕艳
如何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分类,从而实现分类指导、分类发展是教育管理部门、高校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通过对教育部直属和地方共建的94所高校的分类研究来探讨高等学校的分类标准,进而引导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分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徐吉洪
"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这两个政策术语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央政府对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积极回应与制度创新。从历史来看,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一直在非均衡中演进,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跨世纪政策议题。从溯源来看,省部共建与部省合建是中央政府支持中西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大政策。从意涵来看,部省合建是省部共建的"升级版",具有政策目标的部省共生、优质资源的部省互动、政策效力的融合升级等三个方面的意蕴。中央政府需要进一步提升部省合建高校的地位,加强部省合建政策的评估,以促进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充分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