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2)
2023(14545)
2022(12982)
2021(12543)
2020(10702)
2019(24933)
2018(25170)
2017(49401)
2016(26943)
2015(30372)
2014(30616)
2013(30138)
2012(27833)
2011(24768)
2010(25168)
2009(23197)
2008(22916)
2007(20294)
2006(17596)
2005(15583)
作者
(77437)
(63719)
(63555)
(60735)
(40769)
(30741)
(29163)
(24990)
(24155)
(23147)
(21859)
(21358)
(20359)
(20180)
(19698)
(19697)
(19122)
(18919)
(18452)
(18327)
(15761)
(15721)
(15603)
(14602)
(14414)
(14306)
(14226)
(14164)
(12931)
(12618)
学科
(103489)
经济(103375)
管理(80548)
(74452)
(62342)
企业(62342)
方法(51568)
数学(45386)
数学方法(44591)
(32627)
中国(27671)
(27086)
(23041)
业经(21558)
(21002)
财务(20914)
财务管理(20859)
(20446)
地方(20432)
企业财务(19803)
(18443)
贸易(18431)
理论(18140)
(17923)
农业(17764)
(16805)
银行(16764)
(16441)
技术(16307)
(15775)
机构
大学(379657)
学院(378157)
管理(149962)
(145415)
经济(141985)
理学(129788)
理学院(128320)
管理学(125684)
管理学院(124986)
研究(122175)
中国(92987)
(81842)
科学(77208)
(72698)
(61785)
(58296)
财经(57181)
中心(55897)
研究所(55854)
业大(55739)
(55062)
北京(52074)
(51738)
(49648)
师范(49194)
农业(45766)
(45172)
(44827)
经济学(43134)
财经大学(42541)
基金
项目(253905)
科学(198642)
研究(184525)
基金(183220)
(159414)
国家(158113)
科学基金(135750)
社会(113617)
社会科(107641)
社会科学(107611)
(99029)
基金项目(97040)
自然(90149)
自然科(88053)
自然科学(88033)
自然科学基金(86389)
教育(85876)
(83685)
资助(77866)
编号(76338)
成果(62549)
重点(56337)
(56100)
(52787)
课题(52420)
(51885)
科研(48942)
创新(48406)
教育部(47920)
大学(47343)
期刊
(157912)
经济(157912)
研究(111543)
中国(69828)
学报(59031)
(57853)
管理(54252)
科学(54069)
(51442)
大学(44530)
教育(42635)
学学(41740)
农业(35742)
技术(33766)
(32440)
金融(32440)
财经(27169)
业经(25665)
经济研究(25397)
(22986)
问题(20859)
图书(20451)
统计(19303)
技术经济(18806)
理论(18641)
(18280)
科技(17652)
(17590)
(17152)
实践(17117)
共检索到551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金倩  
近年来,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形成及其风险防范已成为热点问题,其关键在于科学估算债务规模。文章基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口径的分析,细化出两大类隐性债务:违法违规类隐性债务和政府出于道义责任、迫于公众预期及对政府角色理解而承担的政府支出义务。以PPP项目为例,引入集值统计法和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有效确定三种回报机制下PPP项目风险系数和政府部门的风险最优承担比例,结合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估算模型,尝试构造精准估算PPP项目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的方法,以为我国政府债务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投资基金等开展准公共产品生产过程中隐性债务规模测算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骅  倪旻澍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大量积聚将严重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及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目前我国隐性债务存在的主要形式包括未剥离政府融资功能的融资平台、不规范的政府投资基金以及"伪PPP"项目等。这其中由违法违规操作变相举债而异化成的"伪PPP"项目,已成为近年来隐性债务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以"伪PPP"项目为例,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计的具体流程以图谱形式呈现,强调审计监督在防控隐性债务风险中的重要作用,以期回答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审什么"以及"怎么审"的难点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丽珍  安秀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为地方财政风险最主要来源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其治理将事关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事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成败。厘清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类型及具体表现形式,设定债务风险系数、或有债务转化率、政府负担比例指标,分类估算出2017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为9万亿元~15万亿元,包含隐性债务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处在安全边界内,但债务风险的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个别省份已突破警戒线。近三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呈现扩大化趋势,且主要集中于救助责任类债务。因此,治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应遵循"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理念,坚持以稳为主、分类施策、激励与问责并举等基本原则,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制度、制定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优化债务主体治理结构、提升财政资金统筹规划能力、落实行政问责制等具体的分类治理路径。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宋翔  蔡宁  冯浩洋  
本文基于地方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通过计算30个省份的全口径财政收支,结合各地历年的政府债务余额,估算了2015年-2019年全国30个省份的隐性债务规模。研究发现: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总额为13万亿左右,占GDP比重约为13%,风险总体可控;我国对隐性债务的管控成效显著,2019年较2017年规模总体下降,但仍有12个省份隐性债务持续增长,特别是西部和东北省份风险管控压力相对较大,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建议从顺应市场、落实责任、防范风险、加强研究等方面遏制、化解隐性债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吉富星  
近年来,地方政府违规举债方式多、隐蔽性强、规模大,导致隐性债务底数不清、风险累积较大,造成监管与治理难。隐性债务呈现形态多样化、复杂化趋势,识别要坚持"穿透"、"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最终财政资金偿还这一本质及财政预算管理来界定。隐性债务实质是指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约定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或违法提供担保,或以承担救助责任等方式举借的债务或表外负债。基于有息负债及债务矩阵视角的预估表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未来举债空间有限,局部风险、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短期看,关键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妥善缓释存量债务风险。但长期看,更应关注债务的投资效率、债务可持续及相应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任刚  
一、养老金隐性债务介绍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在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给我国的养老金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并推动了公共养老金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改革。现收现付制下,政府所积累的向已退休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已经参加养老金计划的职工发放养老金的承诺形成了公共养老金的隐性债务。在制度改革过程中,原来隐藏在现收现付制下的隐性债务逐渐显现出来,测算其规模以及确定如何偿还已成为制度转型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丽珍  
PPP模式的工具性特征使其具备政府债务治理功能,但在其运作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结合文献研究、政策法规梳理和专家访谈,对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认定标准进行明确界定,从项目合规性、融资机制、回报机制、运营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以及融资平台转型等多维视角分析PPP模式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独特形成机理,建议针对PPP模式加强规范化管理、巩固债务治理功能、促进提质增效、强化绩效管理、优化风险共担机制、完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制度等隐性债务规避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丹  刘钻石  章娅玲  
随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现收现付制下形成的隐性债务开始显性化,形成了庞大的统筹资金缺口。而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的基本前提是要准确测算债务规模。本文在分析隐性债务来源的基础上,将我国参保职工分为五类,采取个体成本法精算出2008年初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珂  王涛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是维持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对我国地方财政收支可持续性及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现状进行评估,运用财政非线性反应函数测算地方政府债务上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运行中存在"财政疲劳"现象;当前地方政府仍具有充足的债务空间,地方政府债务上限为191%;债务风险主要受经济增长速度和实际债务利率影响,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可以防范债务风险,地方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文章最后提出创新地方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明晰政府职能与规范支出边界、构建差异化地方税体系、健全基层政府财力保障机制、加强政府投资绩效管理等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少波  黄文青  
我国现行的《预算法》等有关法律规定,严格禁止地方财政出现赤字和地方政府举债,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大都程度不同地以各种方式举债。为了绕开《预算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李婷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内涵外延认识不一,争论较多,成因复杂,且2015年后财政、审计等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发布相应的统计数据。但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城投债等数据观察,债务仍呈蔓延趋势,成为现阶段我国财政金融风险亟需治理的重点领域。笔者分析了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治理面临的紧迫形势,梳理了国内外研究文献,界定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内涵,论述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特殊的形成机制,并厘清了边界治理风险中的难点。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厘清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边界,建立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统计、监测和发布制度,建立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管理的阶段性目标等政策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金林  蒙思敏  
文章在财政分权、金融分权等宏观制度层面探讨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初始动因的基础上,深入剖析PPP、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购买服务及政府投资基金模式下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逻辑,并以PPP项目为例,构建Probit二值模型对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形成的现实微观机制进行实证验证。研究表明,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行政效率、行政干预程度、市场化程度等微观要素会通过影响PPP项目的失败率进而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管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沈坤荣  施宇  
加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管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类梳理了融资平台这一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典型表现形式,以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新型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使用最高值和最低值两种估算方法,对2009—2020年的全口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进行规模测度和结构分析。研究发现:(1)从总量上看,隐性债务的规模不断扩张,增长率明显放缓;(2)从结构上看,地方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3)隐性债务的区域分化特征明显;(4)市县级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相对较高;(5)隐性债务的财政金融风险交织。为了有效管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需要控制增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构建差异化、分层次的地方政府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财政金融风险的联合管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德华  刘立品  
从长期看,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改善政府投融资生态,降低无效低效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同时要解决合理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下称"43号文")和新《预算法》的规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唯一合法渠道。但在实践中,新《预算法》的法律规定以及相关中央文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倪筱楠  孙夫祥  郑凯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叠加新冠疫情冲击,使得遏制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成为了当前政府工作重心之一。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下,研究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在阐述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概念界定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隐性债务风险传导路径及影响。其次,探讨了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困境,并选取我国首个无隐性债务省份—广东省,总结其化解隐性债务的经验。最后,结合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现状、化解困境及国内经验,提出助力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启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