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36)
2023(19809)
2022(17213)
2021(16173)
2020(13809)
2019(32095)
2018(32038)
2017(62239)
2016(34036)
2015(38787)
2014(39008)
2013(38308)
2012(35379)
2011(32064)
2010(32512)
2009(30246)
2008(30049)
2007(26928)
2006(23519)
2005(21043)
作者
(99623)
(82877)
(82801)
(78738)
(52756)
(39938)
(37729)
(32691)
(31341)
(29747)
(28145)
(27887)
(26420)
(26224)
(25682)
(25666)
(25155)
(24657)
(24007)
(23781)
(20610)
(20537)
(20309)
(18922)
(18664)
(18562)
(18479)
(18408)
(16829)
(16381)
学科
(138013)
经济(137832)
管理(101854)
(94429)
(78534)
企业(78534)
方法(63907)
数学(55840)
数学方法(54981)
(38443)
(37161)
中国(36538)
业经(29993)
(29679)
(29183)
地方(28274)
(25258)
贸易(25244)
(24502)
农业(24432)
(23166)
理论(23158)
财务(23066)
财务管理(23007)
(22255)
银行(22193)
企业财务(21763)
(21499)
(21108)
技术(20946)
机构
大学(491870)
学院(491569)
(194533)
管理(190532)
经济(190143)
理学(164694)
理学院(162827)
研究(162511)
管理学(159581)
管理学院(158688)
中国(121695)
(104449)
科学(101572)
(93547)
(82725)
(80450)
研究所(74963)
中心(74244)
财经(73903)
业大(73443)
(73127)
(66864)
北京(66134)
(64551)
师范(63914)
农业(63111)
(59124)
(59097)
经济学(58732)
财经大学(54785)
基金
项目(328740)
科学(257352)
研究(239222)
基金(236788)
(206600)
国家(204924)
科学基金(175125)
社会(148606)
社会科(140704)
社会科学(140665)
(129434)
基金项目(124921)
自然(114797)
自然科(112056)
自然科学(112028)
教育(111768)
自然科学基金(109971)
(108927)
资助(98929)
编号(98777)
成果(81117)
重点(74085)
(72447)
(69719)
课题(68552)
(67713)
创新(63236)
科研(62975)
教育部(61879)
大学(61346)
期刊
(213176)
经济(213176)
研究(142439)
中国(93346)
学报(78209)
(73071)
(72561)
科学(70773)
管理(69549)
大学(59051)
教育(55907)
学学(55645)
农业(49354)
技术(44379)
(42454)
金融(42454)
财经(36009)
业经(35336)
经济研究(33834)
(30727)
问题(28147)
(25344)
统计(24097)
图书(24045)
技术经济(23835)
(23354)
理论(23156)
科技(22636)
商业(22095)
(21970)
共检索到718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锁利铭  
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构建了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制度分析强调了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区域合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其合作行为受到合作意愿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根据地方政府决策的过程,区域合作存在选择、实现与协调3个阶段。在选择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在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模式之间作出两难抉择,其决策受到内生与外生交易成本的影响;实现阶段,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与交易成本水平高低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合作绩效;协调阶段,地方政府根据合作目标选择,在不同的组合中进行调整,以改善地方政府的合作绩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合作强度,优化偏好结构,考察合作的偏好匹配程度,同时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合作的交易...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广斌  王勇  黄明华  
基于效用最大化,从地方政府经济、社会和政治晋升三个需求动机对区域合作困境进行诠释。指出,经济收益最大化不是地方政府展开合作的充分条件,当地区公平、官员政治晋升纳入到地方政府效用函数后,区域合作空间要比单纯以经济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区域合作空间要小。认为,促进区域合作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政绩考核和官员选拔体制创新、建立地方政府间规范的利益博弈机制和推动地方政府间合作伙伴关系建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佩虹  
我国地方政府为民众提供公共物品过程中,各公共物品提供部门间的非合作博弈不存在纳什均衡,但存在社会效益最大的帕累托均衡规模。各部门间应进行合作,地方公共物品的提供规模应以帕累托均衡规模为依据。地方政府应建立与部门规划和部门财政预算相对应的二元体制,有利于决策者做出地方公共物品提供的最优决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黄亮雄  徐现祥  
本文是对Cellini和Lambertini(2009)的模型应用于不同区域企业竞争的拓展。从企业R&D合作的视角阐述了地区政府在怎样的环境下选择区域合作。通过比较独自研发和结成R&Dcartel两种情况的稳态,表明企业选择R&D合作与否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当技术外溢为正时,企业选择合作,当技术外溢为负时,企业选择独自研发。在地区政府方面,地区政府进行区域合作与否跟其辖下的企业的本质属性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其足够重视消费者,只要市场容量足够大,其将采取措施降低贸易障碍,进行区域合作。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霖  
本文力图把分析对象定位在地方政府与地方经济组织之间的制度供给———需求关系框架内,从当地企业对制度的需求入手,描述地方政府的制度供给方面的行为变迁,以解释地方经济发展动力的来源。并以台州市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为分析对象,阐述政府制度创新行为在地方经济市场化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化特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饶光明  
当前,区域之间发展差距的拉大已经使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受到巨大挑战,而协调区域发展将是中国未来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区域发展实际主体的各级地方政府,手里掌握着权利和资源,理当加强跨区域合作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位于西部大开发核心区域的长江上游地区,在“十一·五”发展规划或未来更长的发展时期,需要创建长江上游地区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与发展联盟,实现联盟内部各次区域的兼容、整合与对外开放,并以学习型政府建设推动联盟的生长和繁衍,使之成为跨区域合作、实现跨区域市场一体化的巨大推进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问陶  王松华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慧  
探究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在阐述地方政府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采用2005—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有效性检验,同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1)地方政府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2)地方政府投资对地区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中,当地方政府投资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010和0.109;当开放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时,门槛值分别是0.186和0.852。得到政策启示如下:政府应继续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及创新性项目方面加大投资,但投资水平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此外应适当引资充分发挥外资的示范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石子印   宋雅杰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我国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是否具有可持续将取决于地方政府对创新的影响。基于2010—2021年29个省份的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创新具有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着省份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创新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对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影响较东部与中部地区更强。因此,地方政府应合理调整债务资金用途,规范债务发行管理,制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目标,促进区域创新活动的良好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波  陈雪梅  陈雯雯  
在描述区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合作的主体特征及区域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建立上下游地区区域及企业排污权交易模型说明了排污权价格的均衡过程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与支持策略。我国在推进企业排污权交易进行的同时,需要通过完善跨区域环境治理地方政府合作的法制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区域信息通报与应急机制来有效地实施流域治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庞伟  孙玉栋  
文章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理论,从制度层面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及风险化解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政府竞争、逆向筛选和问责监督机制运行的交易费用等三方面因素导致了地方政府过度举债。具体来看,通过举债获取短期经济增长的交易费用较低,但对于财力本身困难地区的效用更大,因此会更多地促使这些地区举债。其次,"柠檬原则"会导致官员的逆向筛选,倒逼财力雄厚、本不需要靠举债促进经济增长的地区采用杠杆的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再有,由于对违规举债行为的反激励机制运行成本过高,而同时又缺乏对合理举债行为的正激励制度安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谢乔昕  孔刘柳  
利用1995~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针对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的地区差异效应进行计量检验。研究发现,中国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存在地区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财政竞争形式、地方政府父爱主义倾向以及地方政府对境外投资资本优惠力度等是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中国产业升级的渠道和方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显得愈发重要。文章首先以中国公共组织的分权式治理结构为背景,通过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以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为特征的分权治理结构存在激励不相容性,从而导致了地方政府倾向于"分割"策略;其次,通过双重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的构建,从双重任务互替、独立和互补三种情形考察了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影响地方政府的努力水平;最后,文章从政府规制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在政府之间建立一个激励相容的契约关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宇澄  
本文选取1996-2012年间我国31个省级地区(港澳台除外)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方法,证明了我国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的存在性,并且研究了竞争的表现形式。结果表明:我国省际环境规制竞争表现出跨界溢出效应。地方政府在工业二氧化硫、粉尘等治污减排成本大、环境规制正外部性强的污染物治理上存在"搭便车"动机。同时随政绩考核体系中环境质量占比的增加环境规制竞争逐渐减弱。另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竞争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竞争行为主要发生在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中部地区,而东、西部地区相对较弱。因此,中央在考虑制定政绩考核体系和节能减排目标时,需考虑到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来成  徐磊  
地方政府债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时空分布是否均衡、时空经济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异质性,不仅有利于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也切合我国当下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的政策背景与发展方向。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实际出发,建立半参数空间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增量和存量地方政府债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经济效应,并根据举债冲击的时空传导效应,讨论地方政府债务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时空分布和举债冲击在新增地方政府债务、基础设施存量和人民生活福利水平之间的时空传导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区域经济未能实现彼此协同促进、共同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重而道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革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额度分配制度、支持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关注区域债务风险等政策建议,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