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3)
- 2023(13866)
- 2022(11976)
- 2021(11123)
- 2020(9579)
- 2019(21748)
- 2018(21431)
- 2017(42757)
- 2016(23339)
- 2015(26321)
- 2014(26404)
- 2013(26082)
- 2012(24612)
- 2011(22150)
- 2010(22706)
- 2009(22094)
- 2008(21920)
- 2007(20121)
- 2006(17912)
- 2005(16624)
- 学科
- 济(91549)
- 经济(91417)
- 管理(76327)
- 业(71698)
- 企(59462)
- 企业(59462)
- 方法(39547)
- 财(37588)
- 数学(35077)
- 数学方法(34736)
- 中国(32217)
- 融(29662)
- 金融(29658)
- 银(29384)
- 银行(29357)
- 行(28150)
- 制(27509)
- 农(27138)
- 务(23498)
- 财务(23449)
- 财务管理(23389)
- 企业财务(22301)
- 业经(20839)
- 地方(19455)
- 贸(19243)
- 贸易(19227)
- 易(18796)
- 农业(17408)
- 体(17079)
- 学(16111)
- 机构
- 学院(333125)
- 大学(331636)
- 济(143888)
- 经济(140722)
- 管理(126401)
- 研究(110960)
- 理学(106868)
- 理学院(105789)
- 管理学(104279)
- 管理学院(103636)
- 中国(93841)
- 财(78138)
- 京(69080)
- 科学(62081)
- 财经(58938)
- 所(56047)
- 中心(53421)
- 经(53116)
- 江(52542)
- 农(51405)
- 研究所(49480)
- 经济学(45356)
- 北京(44178)
- 业大(43632)
- 财经大学(43368)
- 州(41876)
- 经济学院(41081)
- 范(40563)
- 师范(40208)
- 农业(40040)
- 基金
- 项目(203995)
- 科学(160312)
- 研究(155066)
- 基金(147477)
- 家(125379)
- 国家(124292)
- 科学基金(106581)
- 社会(98722)
- 社会科(93728)
- 社会科学(93702)
- 省(79638)
- 基金项目(76936)
- 教育(71519)
- 划(66334)
- 自然(65465)
- 编号(64709)
- 自然科(63867)
- 自然科学(63848)
- 自然科学基金(62725)
- 资助(61575)
- 成果(55312)
- 部(46922)
- 重点(45845)
- 课题(44820)
- 发(44201)
- 制(42996)
- 创(42592)
- 性(41823)
- 教育部(40827)
- 国家社会(40436)
- 期刊
- 济(163779)
- 经济(163779)
- 研究(107392)
- 中国(68790)
- 财(65109)
- 融(51278)
- 金融(51278)
- 农(47344)
- 管理(46409)
- 学报(44611)
- 科学(41449)
- 大学(34739)
- 教育(33275)
- 学学(32697)
- 农业(30359)
- 财经(30201)
- 技术(27503)
- 经济研究(26547)
- 业经(25883)
- 经(25724)
- 问题(21690)
- 贸(19020)
- 理论(18019)
- 财会(17010)
- 国际(16775)
- 技术经济(16391)
- 实践(16093)
- 践(16093)
- 会计(15892)
- 统计(15359)
共检索到523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吉富星 夏曙锋
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存在不规范、风险大的隐患。当前,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融资空间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顶层设计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则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指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应基于"疏""堵"结合原则,加强市场约束、强化行政责任,形成透明化、规范化、多元融合的地方政府融资体系。
关键词:
融资平台 债务融资 地方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升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方政府的融资方式也迈入了其自身的新常态,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土地财政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而难以持续,政府对投融资平台融资逐步加强了风险防控,PPP模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新预算法的修改赋予了地方具有独立发债的权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渠道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在面临融资方式的不同选择时,存在着融资方式的选择性偏好。笔者重点研究地方政府投融资方式的选择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融资方式的供求关系及融资方式的优劣性,接着研究了各种融资方式的债务风险产生机制。从现实角度,考察了地方政府选择各种融资方式的实际情况及其形成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回归的方式,论证了地方政府在面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进行融资方式优序安排的内在逻辑性。结论表明,在考察期内,城投债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责,城投债的有效转型有利于地方政府控制债务风险;在满足地方政府融资需求方面,PPP与地方发债具有同等功效,两者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联性;由于地方债券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是当前化解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的重要渠道;由于在当前政策上已剥离了融资功能,城投债在举借债务时并未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其唯一的考虑因素。基于此,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投融资方式 债务风险 选择性偏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应敏 王蓓
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由于财权集中上收,而事权下移,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分布,有限的财政收入仅能满足政府对公共服务以及科教文卫事业等刚性需要。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锦标赛式地大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巨额资金只能通过举债解决,从而出现:(1)各级地方政府直接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增长速度快,债务风险高;(2)部分行业债务压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洪华 李艳 彭邦文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增加对地方经济发展及民生建设进行推动,但依旧隐藏着较大的债务风险。为确保地方政府更好将债务转型加快城镇化建设,针对目前地方政府债务情况推出新型融资模式,即PPP模式。本文主要通过分析PPP融资对其存在的特点及优势进行探讨,并根据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创新,确保实现PPP融资方式的最优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PPP融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卫 李文兴
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融资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现存的土地债务进行了规模和结构上的分析。本文研究发现,我国土地债务规模存在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收入以及债务不透明程度加剧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政府加强债务管理,降低融资成本,并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蕴 胡金瑛 徐策
尽管我国预算法禁止地方政府融资,但面对不断加快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只能采取迂回策略,通过组成各种城投公司等各类机构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现行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地方政府融资格局,面临加大财政与银行风险的难题,迫切需要改变。"城投债"作为标准化的债务性融资方式,需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尽快给予其合法的地位,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基于"十二五"时期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考虑,"城投债"要向项目收益债券引导,以便更好地满足地方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需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娟娟
我国地方政府融资的动因是多方面的,如分税制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公共物品供给,发展型财税政策的实施等,使其面临严峻的财政压力,债务融资成为当前地方政府融资的主要方式。但过度负债、缺乏制度性的设计、对土地财政的严重依赖等问题日益突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应包括地方债务的显性化与透明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规范和完善融资平台建设,探索地方债的发行等。
关键词:
地方债务 债务融资 融资平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琳
随着近年来对财政风险的日益关注 ,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风险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笔者认为 ,我国现行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管理制度所存在的种种缺陷 ,是造成这一风险加剧的重要因素之一 ,必须及时加以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
债务融资风险 债务融资管理 地方公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建强 张淑翠
现阶段亟须总结历史,借鉴国际经验,明确改革方向,做到借债有度、用债有效、管债有方、风险可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演变路径第一阶段是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主的城投债。20世纪90年代初,基于隐形的政府信用担保,地方政府成立投融资平台公司,公开发行城投债,大力支持了城镇化建设,有效刺激了经济复苏。但由于管理不规范甚至无序发展,引发虚假出资、信息弱透明度、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等问题,潜在的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相当大。第二阶段是中央发债转贷地方。1998年,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财政部将部分国债转贷地方,用于地方经济和社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钟培武
从公共财政建设的视角,指出我国当前以融资平台公司为主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在规模、结构和市场信用等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职能,对地方政府的行政考核财税制度安排和债务融资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科学的行政考核体系以及构建正式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制度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债务融资 政府职能 风险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叶小媛 吕晓彤
近几年是地方政府发展的关键时期,带动城市圈发展和中心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压力迫使很多城市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改善地方政府巨额负债的现状已迫在眉睫。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但为了避免债务危机的发生,仍需从投融资平台市场机制、融资渠道、内部控制等多层面做出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以近年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为背景,通过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基本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引发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问题的原因,最后对能影响其偿债能力的各方面不足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投融资平台 债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强 陈纪瑜
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政府投融资制度张强,陈纪瑜国债的基本含义是政府依据信用原则通过发行政府债券或是借款形成的政府与其他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将这一概念进一步分解:作为债务人的政府按我国宪法可划分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可分为省级、市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鲁玉秀
2015年《新预算法》的实施,开启了地方政府债券化融资的步伐。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从"债务融资"到"债券融资"的过渡期,如何消化吸收大量的存量债务,以及如何规范化管理债券融资,做好存量债务置换,避免形成投资冲动下的更大负债,是地方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建议从改革财税体制,完善"市场"化债券融资机制,积极引导市场力量参与公共投资等方面着手,规范化管理地方政府债务,有效化解债务风险。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存量债务 债务置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展、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与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三者之间存在一个紧密的因果循环。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在地方政府财力增长有限和体制法律约束下,催生了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出现,为地方政府借用银行资金和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地区城市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