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9)
- 2023(10980)
- 2022(9983)
- 2021(9621)
- 2020(8305)
- 2019(19409)
- 2018(19576)
- 2017(38168)
- 2016(21109)
- 2015(23946)
- 2014(24014)
- 2013(23971)
- 2012(22017)
- 2011(19572)
- 2010(19840)
- 2009(18468)
- 2008(18479)
- 2007(16524)
- 2006(14675)
- 2005(13139)
- 学科
- 济(77736)
- 经济(77647)
- 管理(74280)
- 业(64653)
- 企(56351)
- 企业(56351)
- 方法(37951)
- 数学(32313)
- 数学方法(32016)
- 财(30441)
- 中国(22147)
- 农(19967)
- 务(19944)
- 财务(19872)
- 财务管理(19819)
- 企业财务(18879)
- 制(17678)
- 业经(17407)
- 学(16092)
- 地方(15180)
- 银(14468)
- 银行(14436)
- 贸(14290)
- 贸易(14282)
- 易(13912)
- 和(13905)
- 理论(13714)
- 行(13484)
- 划(12885)
- 农业(12848)
- 机构
- 大学(297070)
- 学院(294779)
- 管理(122910)
- 济(114533)
- 经济(111734)
- 理学(104417)
- 理学院(103315)
- 管理学(101890)
- 管理学院(101307)
- 研究(92350)
- 中国(73075)
- 京(64196)
- 财(60958)
- 科学(56097)
- 财经(46690)
- 所(46124)
- 江(43564)
- 中心(42455)
- 经(42208)
- 研究所(41219)
- 北京(41202)
- 农(41099)
- 业大(40765)
- 范(37370)
- 师范(37083)
- 州(35897)
- 财经大学(34731)
- 院(33496)
- 经济学(33096)
- 农业(32082)
- 基金
- 项目(191120)
- 科学(148989)
- 研究(143224)
- 基金(137294)
- 家(117565)
- 国家(116562)
- 科学基金(100298)
- 社会(87730)
- 社会科(83104)
- 社会科学(83078)
- 省(74106)
- 基金项目(73891)
- 教育(65630)
- 自然(65080)
- 自然科(63453)
- 自然科学(63440)
- 自然科学基金(62273)
- 划(62063)
- 编号(60395)
- 资助(57181)
- 成果(50092)
- 部(42680)
- 重点(41652)
- 课题(40626)
- 发(39366)
- 创(39328)
- 项目编号(38214)
- 教育部(36819)
- 创新(36614)
- 科研(36362)
- 期刊
- 济(130077)
- 经济(130077)
- 研究(90965)
- 中国(55316)
- 财(50445)
- 管理(47673)
- 学报(42148)
- 科学(39357)
- 农(36122)
- 大学(32104)
- 教育(31995)
- 学学(29911)
- 融(28265)
- 金融(28265)
- 技术(25263)
- 农业(25182)
- 财经(22753)
- 业经(20802)
- 经济研究(19705)
- 经(19160)
- 图书(17324)
- 问题(17018)
- 理论(16602)
- 实践(15291)
- 践(15291)
- 会计(14836)
- 财会(14827)
- 技术经济(14605)
- 现代(14411)
- 业(13861)
共检索到442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虎
自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一直是被禁止的,199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预算按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得列赤字。"尽管如此,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加大了债务风险,影响地方政府财政的良好运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介绍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管理 管理体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苏忠林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我国以GDP为主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导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财政收入的束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管理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政府职能 管理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晓辉
地方政府债务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理论及实践方面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对经济、社会造成的影响;其次,在与美国和日本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比较的基础上,就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风险约束 财政分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恩涛 孔振焕
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各国竞相对政府债务实施了限额管理。我国于2015年开始也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了限额管理,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限额指标过于单一、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债务限额管理应有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理论研究和国外政府限额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债务限额指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我们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以更全面有效地防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限额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恩涛 孔振焕
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各国竞相对政府债务实施了限额管理。我国于2015年开始也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了限额管理,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限额指标过于单一、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债务限额管理应有的作用就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针对这一问题,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理论研究和国外政府限额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债务限额指标设计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我们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指标体系进行了设计,以更全面有效地防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限额管理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贞 张文静 张宏洋
从债务结构上来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当下必须对这两者实行差异化的预算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债务应该着重突出债务的预算过程管理,以增强债务预算的务实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结构复杂,目前对其实施预算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因此应该着重从治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的角度防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最后,本文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过程管理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治理的角度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贞 张文静 张宏洋
从债务结构上来说,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可以分为地方政府债务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当下必须对这两者实行差异化的预算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债务应该着重突出债务的预算过程管理,以增强债务预算的务实性。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结构复杂,目前对其实施预算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不足,因此应该着重从治理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的角度防范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风险。最后,本文分别从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过程管理和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预算软约束治理的角度构建全方位的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烝
2016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认真落实预算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精神,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既发挥了政府规范举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利于防范财政金融风险。构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制度框架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规范合理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周娅 张志华 尹李峰
新西兰属于君主立宪制国家,有着发达的经济和以英国国会制度为基础的政府结构。长期以来,新西兰地方政府坚持"非负债经营"的理财理念,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相对较小、资产负债率低、地方财政运行情况良好。从目前到2012—2013财年,地方政府债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增磊
随着新《预算法》的正式施行,地方政府债务"大开前门,严堵后门"的政策指向愈加明晰,原有隐性债务融资渠道被逐一封堵,大量隐性债务开始置换为债券形式,地方债已成为地方政府核心的且唯一合法的融资渠道。而随着地方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对相应的潜在债务风险也应给予进一步的关注和分析。总的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运行情况及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从总体性、结构性和管理性三个维度进行思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灏粱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政府或下属部门和机构的名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形式,设立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诸如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进行大量融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剧累积。如何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成为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刘谊 闫晓茗 陈志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