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38)
- 2023(9546)
- 2022(8257)
- 2021(7766)
- 2020(6676)
- 2019(15182)
- 2018(15309)
- 2017(30892)
- 2016(16496)
- 2015(18795)
- 2014(18674)
- 2013(18313)
- 2012(16774)
- 2011(15186)
- 2010(15723)
- 2009(14837)
- 2008(14812)
- 2007(13494)
- 2006(11998)
- 2005(11230)
- 学科
- 济(68419)
- 经济(68313)
- 管理(56503)
- 业(48728)
- 企(41274)
- 企业(41274)
- 方法(33100)
- 数学(30116)
- 数学方法(29586)
- 财(24233)
- 中国(19890)
- 制(19787)
- 农(17029)
- 业经(14440)
- 银(13861)
- 银行(13852)
- 务(13217)
- 财务(13172)
- 行(13157)
- 财务管理(13134)
- 体(13116)
- 贸(12982)
- 贸易(12971)
- 易(12705)
- 融(12547)
- 金融(12545)
- 企业财务(12476)
- 体制(11071)
- 技术(10423)
- 环境(10303)
- 机构
- 大学(240135)
- 学院(239900)
- 济(104512)
- 经济(102430)
- 管理(94706)
- 理学(81340)
- 理学院(80583)
- 管理学(79172)
- 管理学院(78728)
- 研究(75117)
- 中国(61065)
- 财(56694)
- 京(49655)
- 财经(43427)
- 科学(41075)
- 经(39319)
- 所(36772)
- 江(35536)
- 中心(34595)
- 经济学(33586)
- 财经大学(32410)
- 研究所(32274)
- 北京(31695)
- 农(31003)
- 经济学院(30432)
- 业大(29810)
- 州(28335)
- 范(27740)
- 师范(27494)
- 院(26997)
- 基金
- 项目(150961)
- 科学(120490)
- 研究(113107)
- 基金(111907)
- 家(95419)
- 国家(94718)
- 科学基金(82587)
- 社会(74267)
- 社会科(70742)
- 社会科学(70728)
- 基金项目(58048)
- 省(57895)
- 教育(53366)
- 自然(51532)
- 自然科(50379)
- 自然科学(50370)
- 自然科学基金(49477)
- 划(48464)
- 资助(47102)
- 编号(45725)
- 成果(38111)
- 部(35208)
- 制(33941)
- 重点(33752)
- 创(31847)
- 课题(31680)
- 国家社会(31193)
- 教育部(31169)
- 发(31091)
- 人文(30246)
- 期刊
- 济(115034)
- 经济(115034)
- 研究(76415)
- 中国(46982)
- 财(45518)
- 管理(37379)
- 学报(30209)
- 科学(29441)
- 融(28204)
- 金融(28204)
- 农(28105)
- 大学(24570)
- 教育(23657)
- 学学(23245)
- 财经(22586)
- 技术(21302)
- 经济研究(19860)
- 经(19271)
- 农业(18497)
- 业经(18242)
- 问题(15538)
- 统计(13531)
- 贸(13140)
- 理论(12651)
- 策(12299)
- 技术经济(12113)
- 商业(11608)
- 实践(11155)
- 践(11155)
- 决策(10895)
共检索到363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海燕 李俊杰
为应对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地方政府开始依托财政部有条件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本文试图通过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挤入"和"挤出"效应,并得出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存在"挤入"效应的结论,提出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然而,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财政风险,因此,在倡导地方政府发债积极作用的同时,控制其规模是地方政府规避债务风险的首要任务。
关键词:
地方债券 挤入效应 规模控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骞文 闫笑
文章基于税收优惠空间缩小条件下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增长而将"土地引资"作为重要招商手段的现实背景,根据中国2004-2007年25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地方政府"土地引资"行为对FDI与国内投资之间关系的附加影响。(1)理论分析表明,在最大化本地产出的目标下,地方政府有激励压低工业地价并给予高效率企业更多优惠,这种干预行为有可能会放大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或挤出效应。(2)实证结果显示,样本期内"土地引资"有效地刺激了当地总投资规模增长。在全国,"土地引资"强化了FDI的挤入效应。在城市群层面,FDI在发达城市有较大的挤入效应,"土地引资"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在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仕军
城镇化建设与地方政府融资是一对相互关联的命题,在推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必然会要求地方政府提高财政综合实力,实现资金供给与建设需求的良性互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证明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地方政府负债的现实存在和普遍要求;进一步研究了国际上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通行做法;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的设想和观点。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风险 规模 防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钱一蕾 陈姗姗 钟宁桦 解咪
本文沿着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核心思路——“开前门、堵后门”,考察了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对城投债券发行与定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从总量上来看,地方政府债券规模的扩张并未抑制城投债券的融资需求,反而为偿债风险较高的城投债券提供了增信支持,进而推高了城投债券整体的风险溢价和融资成本,这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积聚。但本文也发现,总量扩张带来的风险可以通过结构调整来改善,专项债券占比的提高释放了投资回报的积极信号,挤入了主体信用评级较高的城投债券,起到了撬动优质投资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地方债务风险。因此,本文建议充分挖掘高质量的专项债券项目,助力实现稳增长与防风险的长期均衡。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高艳 胡婷婷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人们对其安全风险的担忧。地方政府发债规模如何调适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经济高水平安全的关键所在。基于卢因的力场理论,本文构建了PMR模型分析发债规模问题,认为由压力场、动力场构成的驱动力和由阻力场构成的抑制力形成发债规模的“适时”调适逻辑,而统筹发展和安全原则构成发债规模的“适度”增长逻辑。场域逐渐变化和力量不断博弈,必然要求“适时”“适度”进行发债规模调适,以达到力场的动态平衡。因此,发债规模调适要根据力场变化审“时”度势、应“时”而动,基于力场平衡调至“适度”、严防“过度”。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政府债务 力场 规模 调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秋 刘锐
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简称地方债)是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种之一,截至2023年1月末,地方债存量余额达35.54万亿元。随着地方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在债券市场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地方债流动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Fund,以下简称ETF)作为交易所重要的品种,有着重要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地方债流动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ETF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韦小泉
为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有关问题的研究,在财政部预算司指导下,中国财政杂志社、政府债务研究与评估专项工作办公室联合开展为期一年的"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征文活动,诚挚向全国各级财政部门、金融机构、专家学者及广大从业人员征稿。本刊特开设专栏,择优刊登征文来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水平、着力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岳冰
《预算法》的修订,是对我国"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改革需要的回应,对我国地方债券市场的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地方政府债券在试点以及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品种和投资主体较为单一,流动性差,信用评级方法不完善等。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志华 周娅 尹李峰 吕伟 刘谊 闫晓茗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忠滨 卜俊丰 杜欣
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存量问题和降低债务成本变得越来越急迫。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为地方债"开明渠,堵暗道"。探索构建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体系,强化外部控制和监督,对债务规模实现动态监测,并将全部地方政府债务其纳入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预算管理 规模控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罗绍明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几乎没有违约事件,其风险基本为零。这得益于其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制度包括中央政府的"隐含担保"制度、审查和控制制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典型的行政控制、弱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零违约风险下的低经济福利。这给予中国有三大启示。正式制度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关键;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顺应财政体制,即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应"以民为本"、彻底的财政分权并非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的必然基础。
关键词:
“隐含担保”制度 地方政府债券 风险控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湛 刘苡丹 周俊宏
本文在介绍我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统计数据分析了各省份地方政府债和城投债的发行规模和偿债能力,重点比较了这两类债券的要素、风险与监管。最后建议,地方政府债券和城投债都应市场化发行,并且要建立起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体系,使投资者能够清楚了解各地区的风险状况和信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曾辉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扩张较快。2017年末,地方政府债务16.47万亿元,其中地方政府债券余额达到14.74万亿元,已经超过国债的13.34万亿元,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第一大品种。但是,地方政府债券仍然存在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二级市场流动性不足、持有主体多样性不够等问题,同时也未有效解决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应该放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体制的大背景下,关注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近年来增长较快问题。从历史角度看,管理体制滞后于实践是地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龙小燕 陈旭 黄亦炫
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从融资约束角度分析政府债券、融资平台、税收收入、土地出让等因素与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正相关关系,并利用中国2006-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评估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首的融资渠道对基建投资的拉动效应,研究发现:(1)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融资平台融资规模对基础设施投资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尤其是专项债券的政策引导和杠杆效应能够拉动更大规模的基建投资;(2)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力较弱的西部地区,政府债券的投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江俊龙 邹香 狄运中
近几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数量急剧膨胀,地方政府债务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引起了各界关注。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从债务资金的投向、管理和偿还三个风险源提出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风险类型,即项目风险、管理风险和财政风险;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 风险 风险控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