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86)
- 2023(6736)
- 2022(6031)
- 2021(5863)
- 2020(4963)
- 2019(11267)
- 2018(11192)
- 2017(23028)
- 2016(12729)
- 2015(14183)
- 2014(14060)
- 2013(13907)
- 2012(13493)
- 2011(12410)
- 2010(12911)
- 2009(12376)
- 2008(12377)
- 2007(11444)
- 2006(10523)
- 2005(9772)
- 学科
- 济(47145)
- 经济(47078)
- 管理(37678)
- 业(32987)
- 企(25717)
- 企业(25717)
- 方法(19228)
- 财(17697)
- 数学(17059)
- 数学方法(16827)
- 中国(16238)
- 农(15163)
- 制(12994)
- 银(11150)
- 银行(11133)
- 行(10666)
- 贸(10500)
- 贸易(10494)
- 易(10271)
- 融(10088)
- 金融(10087)
- 策(9976)
- 业经(9630)
- 地方(9459)
- 农业(9365)
- 学(9261)
- 税(8541)
- 家(8316)
- 财政(8207)
- 务(8206)
- 机构
- 大学(185285)
- 学院(184430)
- 济(79222)
- 经济(77456)
- 管理(69369)
- 研究(65104)
- 理学(58530)
- 理学院(57877)
- 管理学(57024)
- 管理学院(56664)
- 中国(52393)
- 财(44592)
- 京(39362)
- 科学(36476)
- 所(33382)
- 财经(33235)
- 经(30054)
- 研究所(29492)
- 中心(29173)
- 江(28772)
- 农(26996)
- 北京(25614)
- 范(25057)
- 师范(24881)
- 经济学(24642)
- 财经大学(24505)
- 州(23009)
- 院(23009)
- 业大(22338)
- 经济学院(22224)
- 基金
- 项目(109260)
- 科学(86417)
- 研究(84337)
- 基金(79562)
- 家(67774)
- 国家(67215)
- 科学基金(56798)
- 社会(53234)
- 社会科(50473)
- 社会科学(50461)
- 基金项目(41019)
- 省(40976)
- 教育(39077)
- 划(35580)
- 编号(35137)
- 自然(34887)
- 自然科(34009)
- 自然科学(33995)
- 资助(33762)
- 自然科学基金(33400)
- 成果(31897)
- 部(25917)
- 课题(24910)
- 重点(24483)
- 发(23936)
- 性(22878)
- 教育部(22453)
- 创(22238)
- 人文(21593)
- 项目编号(21579)
共检索到2923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苏英
首先梳理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演化的阶段性轨迹,即从特许条件外禁止发债,到突破1994年版预算法限制的试点阶段,最终到有新预算法保障的省级政府限额内自主发债等几个标志性的阶段;其次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举债权下放不充分,二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阻碍市场化进程,三是市场化的投资主体参与度不高等;最后总结相应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下放举债权,赋予市县级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限;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运行以及相应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三是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参与,降低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券政策 财政信用 财权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苏英
首先梳理出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演化的阶段性轨迹,即从特许条件外禁止发债,到突破1994年版预算法限制的试点阶段,最终到有新预算法保障的省级政府限额内自主发债等几个标志性的阶段;其次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地方政府举债权下放不充分,二是中央政府的行政干预阻碍市场化进程,三是市场化的投资主体参与度不高等;最后总结相应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一是进一步下放举债权,赋予市县级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限;二是推动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定价机制的运行以及相应信息的公开透明化;三是鼓励多元化投资主体的参与,降低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券政策 财政信用 财权改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应明
2015年,新《预算法修正案》正式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体系建设亟需完善。本文对体制不同的经济体——美、日、印三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借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会玲 罗绍明
日本地方政府债券几乎没有违约事件,其风险基本为零。这得益于其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日本地方政府债券风险控制制度包括中央政府的"隐含担保"制度、审查和控制制度以及财务控制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典型的行政控制、弱化的市场机制,以及零违约风险下的低经济福利。这给予中国有三大启示。正式制度是控制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关键;建立多层次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要顺应财政体制,即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应"以民为本"、彻底的财政分权并非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管理制度的必然基础。
关键词:
“隐含担保”制度 地方政府债券 风险控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邓靖 田亮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出政绩、大肆借钱融资做法比较普遍,直接导致了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增加。截止到2012年底,我国36个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85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加了4409.81亿元,增长了12.94%。其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最高达188.95%,如果加上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债务率最高达219.57%。地方政府偿债压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秋 刘锐
地方政府债券(以下简称地方债)是我国债券市场规模最大的品种之一,截至2023年1月末,地方债存量余额达35.54万亿元。随着地方债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地方债在债券市场所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愈发重要。然而地方债流动性相对较差,不利于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交易所交易基金(Exchange TradedFund,以下简称ETF)作为交易所重要的品种,有着重要的价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能够有效改善地方债流动性。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ETF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文泓
[目的/意义] 在国家层面明确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背景,政府开放数据的政策研究旨在明确政府开放数据面向资产化利用的政策支持与优化策略。[方法/过程]基于文本分析方法,对省级的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展开调查,确认政策制定情况与面向资产化利用的政府开放数据内容要点。[结果/结论]通过梳理,政府开放数据政策以战略规划明确资产化利用导向、以基础规范建立资产化利用基础、以专门规定确定资产化利用行动,同数据资产化利用的关联可解析为政府开放数据多维驱动数据资产化利用的连续性建构、数据资产化利用多元推进政府开放数据拓展。由此,本研究对政策的优化方向展望为夯实专业规则系统之下的政策基础、拓展数据治理框架下的政策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徐明亮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是发达国家发展地方经济和地方公益事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我国《预算法》规定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地方公益事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不能完全满足其需求,因此,有选择地开放地方政府债券市场正当其时。本文从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在我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封北麟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尚处于发展的初期,市场宽度、深度以及弹性都十分有限。因此,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流通对市场的冲击力也十分有限。但是,随着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债券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力会逐步显现。因此,需要在制度建设和政策协调方面强化地方政府债券的宏观与微观审慎管理,确保市场的有序发展和金融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晋红
近十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增加较快,当前实行的融资模式逐渐适应不了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凸显。文章分析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约束融资模式和以日本为代表的行政约束融资模式,进而为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提出相应的对策:本级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必须符合财政体制要求,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行政约束,克服"经济人"的弱点,完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立法,加大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监督管理等。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债务融资模式 启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谢群
2011年末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国家为达到7.5%的经济增长目标,再次运用财政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将导致中国已存在的地方债务规模迅速扩大,地方融资平台筹集资金模式导致的地方债务趋于隐性化。本文在参考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改革的思路和发行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林 龙菲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专项债的节点文献,分别从经济收益和地方债务风险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专项债的制度绩效,从而为新时代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结果发现:专项债可以通过拉动投资来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可能导致挤出私人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和拉大地区差距等问题;专项债可以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的融资成本、隐性债务显性化和规模控制来降低地方债务风险,但也存在额度分配的指标体系不完善、资金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鉴于此,应加快完善专项债的制度设计,使专项债更好地发挥其"稳基建、保增长、补短板、防风险"的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世君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重整制度,又称地方政府破产制度,其本质是在保留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上,进行债务清偿和财政再建的破产重整法律程序,目的在于保护地方政府及其债权人,稳定社会经济秩序。中国可以借鉴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重整的法律制度,构筑我国处理地方债务危机的法治化途径。应当从理念、规则、体制三个层面入手研究解决相应的制度设计。
关键词:
政府 债务 重整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帆
美国地方政府债务近年不断增长,风险上升。在短期,经济周期是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长期,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雇员的高工资、医疗保险和福利支出。解决美国的财政和债务问题,必须进行较大的制度改革。美国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为我国解决地方债问题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美国地方政府的现有监管制度(包括信用评级、监管、破产和救助机制)可以为我国地方债提供借鉴,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注意吸取这些制度在金融危机中显示的经验和教训。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监管 美国 中国 比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訸
文章梳理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态转变的过程,以2015年新预算法的颁布为分界点,通过规定地方政府增量债务的具体形态以及发行置换债券对存量地方政府债务进行转换,实现了地方政府债务的债券化。文章进一步从债务人地方政府和主要债权人商业银行的角度,阐述了债务债券化机制的经济效果。文章最后对债务债券化进程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债券化 双赢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