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3)
2023(9194)
2022(8216)
2021(7510)
2020(6751)
2019(15418)
2018(15337)
2017(30962)
2016(16737)
2015(19319)
2014(19369)
2013(19379)
2012(18830)
2011(17317)
2010(17756)
2009(16978)
2008(16798)
2007(15519)
2006(13870)
2005(12871)
作者
(49669)
(41764)
(41456)
(40010)
(26473)
(19791)
(19152)
(16246)
(15517)
(14918)
(14233)
(13749)
(13259)
(13219)
(13016)
(13011)
(12438)
(12259)
(12052)
(11982)
(10481)
(10245)
(10145)
(9529)
(9512)
(9335)
(9173)
(9098)
(8391)
(8189)
学科
(91656)
经济(91565)
管理(48830)
(42975)
方法(36155)
(33667)
企业(33667)
数学(32411)
数学方法(32231)
中国(22282)
(22192)
地方(20668)
(20127)
(16670)
(16268)
业经(15814)
(14457)
贸易(14449)
(13975)
(13605)
银行(13583)
地方经济(13447)
农业(13026)
(12988)
(12895)
金融(12893)
(11689)
环境(11674)
(11589)
财务(11568)
机构
大学(258234)
学院(256525)
(120200)
经济(117879)
管理(96768)
研究(89134)
理学(82377)
理学院(81480)
管理学(80376)
管理学院(79879)
中国(69428)
(57933)
(53618)
科学(50531)
(45902)
财经(45189)
研究所(40955)
(40753)
中心(40141)
(39430)
经济学(38845)
(38713)
经济学院(34933)
北京(34493)
业大(33782)
财经大学(33235)
(31991)
师范(31726)
农业(30987)
(30662)
基金
项目(155220)
科学(121761)
研究(115429)
基金(113226)
(96950)
国家(96175)
科学基金(81509)
社会(75243)
社会科(71295)
社会科学(71274)
基金项目(59855)
(59177)
教育(52690)
自然(49989)
(49654)
自然科(48745)
自然科学(48728)
自然科学基金(47885)
资助(47238)
编号(47067)
成果(39858)
(36083)
重点(34734)
(34441)
课题(31982)
教育部(31278)
(31230)
国家社会(31057)
人文(30479)
(29921)
期刊
(140565)
经济(140565)
研究(83212)
中国(47037)
(45325)
学报(35616)
(35476)
管理(35063)
科学(33261)
(27709)
金融(27709)
大学(27034)
学学(25642)
财经(24069)
经济研究(24020)
农业(23361)
教育(21435)
技术(21101)
(20729)
业经(20458)
问题(18967)
(15592)
技术经济(14958)
统计(13797)
理论(13623)
商业(13180)
国际(12909)
世界(12197)
经济问题(11913)
实践(11860)
共检索到394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林国庆  
在经济行政学文献中,政府一般是按层次划分的。当今世界任一国家,都是由多级政府组成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央与地方政治经济关系的演进,地方政府的职能表现为极为复杂的历史动态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地方政府时而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时而仅仅是中央政府的行政派出机构。因此,要全面考察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动机就显得不是那么简单。 公共部门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组织,而是由多级政府和个别主体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正如布坎南所指出的那样:一方面,一切制度都包含公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林针  钟钰  普蓂喆  
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还要激发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我国粮食生产取得重大成就,离不开地方政府和主政官员的贯彻落实。通过官员激励,确保中央与地方在粮食治理上目标一致,是政策落实的重要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以晋升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利用2003—2019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官员晋升模型,从官员激励角度分析提高地方政府稳粮积极性的路径,考察粮食生产绩效是否是官员晋升的要素之一。结果显示,粮食生产绩效利于主产区官员晋升,而对产销平衡区、主销区和全样本的官员晋升作用不显著,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检验也验证了这一结论。证实在粮食生产“主战场”的主产区,地方官员稳粮晋升通道已建立,晋升锦标赛是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机制。未来应优化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体系,提高官员在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的激励精准度和针对性;强化地方粮食安全考核结果运用,提高粮食安全官员激励强度;增强地方党政官员的稳粮责任意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凸显了地方政府作为自我理性行为者行为差异问题,但该差异绝不仅仅源于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约束空间紧密关联。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内在诱因的话,那么,软化的制度约束则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外因。本文认为,行政"以官治官"下的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机会主义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了有效的官员治理制度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委托代理视角下切实可行的公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问责制度机制的缺失凸显了对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和行为差异的强化作用;政企关系视角下有效廓清政府-市场边界制度机制的缺失和地方政府角色的多元化却进一步强化了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角色和行为差异。而进一步矫正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不仅要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还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加快制度机制匹配,构建地方政府行为约束的制度机制空间,打造一个更加合意和守规的地方政府,回归政府本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李齐云  
从"援助之手"到"攫取之手"凸显了地方政府作为自我理性行为者行为差异问题,但该差异绝不仅仅源于地方政府及官员的激励机制,而是与地方政府所处的制度约束空间紧密关联。如果说激励机制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内在诱因的话,那么,软化的制度约束则是地方政府行为差异的外因。本文认为,行政"以官治官"下的地方政府选择性政府职能和机会主义下的道德风险问题凸显了有效的官员治理制度机制缺失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委托代理视角下切实可行的公众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问责制度机制的缺失凸显了对地方政府理性行为者和行为差异的强化作用;政企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尉纲  曾国平  
地方政府举债,一旦形成债务风险将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危机造成的干部职工工资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莉  皮嘉勇  宋光祥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但是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生产性支出偏向。本文基于"撤县设区"准自然实验,利用全国层面的县级面板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来识别撤县设区政策对于生产性支出偏向的影响,发现撤县设区减少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占比,增加民生性支出占比,但同时也使得政府行政管理费用上升。我们认为,原因是撤县设区减少了基层地方政府的竞争从而弱化了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动机和能力。本文的研究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角度理解撤县设区政策如何影响财政支出偏向;同时,对如何改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来自行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毕秀水  
政府行为作为现代经济过程变迁的内生要素,影响经济运行绩效,对强政府色彩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本文结合政治学与经济学原理,对政府行为展开成本-收益分析,并基于市场规制视角考察政府行为的合理性,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规范进行匡定,为深化经济改革提供有效的政治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红  
当前,城市非理性扩张、房价不断攀升、土地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日益凸显,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土地市场行为。文章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征购、出让定价、实物地租转嫁以及协议出让等行为,指出中央——地方的财政竞争以及地区之间的平行竞争是其深层次的制度根源,而中国土地制度的产权缺陷决定地方政府对土地市场的"事实垄断"为其提供了现实基础。因此,规避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的不利影响,必须明确地方政府土地市场的监管职能,深化土地市场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刚  
近年来,我国以房地产和股票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急剧上涨,结构因素、总量因素和重新定价因素等相继成为解释的原因。笔者以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为视角,对我国资产价格暴涨进行了政治经济学分析,认为资金太多才是本轮资产价格暴涨的主要原因。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下,对资产价格进行正常蒸发,同时谨防短期国际资本以概念炒作的方式对我国进行远程非接触式攻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范方志  
房地产业被定位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严重脱离了社会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了严峻的挑战,从而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尽管政府对房价一再调控,但无济于事,这其中既有经济方面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复杂的政治因素。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坚决打击住房投机行为,适时转变住房上涨预期以及培养"以租代购"的专业化住房租赁市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凤义  杨善奇  
住房是一种特殊商品,不能仅仅从住房市场的供求关系层面进行分析。研究住房问题,要区别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和满足"市场需求"两种不同属性。住房首先是满足家庭劳动力再生产的必需品,是劳动者的一种"客观需要",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制定住房政策的理论出发点。我国住房问题的产生与住房市场和住房政策背离满足"客观需要"这一本质属性直接相关,具体体现在住房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过度市场化;地方政府行为的企业化;住房属性的资本化。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住房问题必须要回归住房商品满足"客观需要"的属性;合理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耿曙  庞保庆  钟灵娜  
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周期理论,通过地方领导的基建投入,考察任期制度如何塑造官员的行为激励。作者利用全国省级、地市与江苏县级数据,逐一检测官员任期影响政府行为的多项假说。发现由于缺乏明确任期,职务随时可能调整,地方领导十分类似"试用期"任职。也因此,官员甫任新职,便不断加码拼搏。由于缺乏任期保障,上级得以充分激励下级,中央也能有效调动地方,官员政绩压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中国经济增长因而不断拔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伍山林  
中国农作制变迁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从农户行为与政府偏好角度进行分析伍山林(上海财经大学200433)一、导言对中国农村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场家庭农作制变迁,一个业已普遍接受的解释是:农事活动的特殊性,使得生产队集体耕作中劳动成员的监督和计量不完全...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潘辉  
美国的政治体制和贸易政策形成的机制,表明其"碳关税"政策是国内利益集团和政府博弈均衡的结果。文章在Grossman-Helpman(1994)"销售保护模型"的基础上,建立碳关税博弈模型,构建利益函数对利益集团和政府的行为进行博弈模拟。结果显示,如果美国政府是一个自利政府,同时存在利益集团政治捐献的情况下,政府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提高碳关税税率,以保护利益集团和自身的利益。同时,利益集团在政府收益函数中的权重越高(即政府获得的政治捐献越高),碳关税政策将更多地受到利益集团游说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