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08)
- 2023(5405)
- 2022(4780)
- 2021(4676)
- 2020(4114)
- 2019(9255)
- 2018(9478)
- 2017(19615)
- 2016(10816)
- 2015(12436)
- 2014(12561)
- 2013(12752)
- 2012(12403)
- 2011(11351)
- 2010(11618)
- 2009(11054)
- 2008(11049)
- 2007(10151)
- 2006(9444)
- 2005(9058)
- 学科
- 济(38736)
- 经济(38682)
- 管理(30428)
- 业(26465)
- 企(19914)
- 企业(19914)
- 方法(16986)
- 中国(15642)
- 数学(15155)
- 数学方法(14943)
- 财(14652)
- 制(12416)
- 农(12089)
- 学(10582)
- 图书(10301)
- 书馆(9779)
- 图书馆(9779)
- 银(9731)
- 银行(9722)
- 行(9378)
- 工作(8609)
- 贸(8463)
- 贸易(8458)
- 易(8302)
- 融(8023)
- 金融(8023)
- 体(7549)
- 业经(7467)
- 税(7366)
- 地方(7349)
- 机构
- 大学(163182)
- 学院(157571)
- 济(63331)
- 经济(61706)
- 管理(57741)
- 研究(53437)
- 理学(47735)
- 理学院(47142)
- 管理学(46368)
- 管理学院(46010)
- 中国(43224)
- 财(36692)
- 京(34800)
- 科学(31426)
- 所(28142)
- 财经(27650)
- 江(25267)
- 经(24867)
- 农(24751)
- 研究所(24692)
- 中心(24607)
- 北京(22924)
- 范(22152)
- 师范(21967)
- 图书(21717)
- 州(21690)
- 书馆(21164)
- 图书馆(21161)
- 业大(20667)
- 财经大学(20387)
- 基金
- 项目(92172)
- 科学(70424)
- 研究(70043)
- 基金(65571)
- 家(56501)
- 国家(56047)
- 科学基金(46114)
- 社会(43659)
- 社会科(41359)
- 社会科学(41344)
- 省(34507)
- 基金项目(34161)
- 教育(31478)
- 编号(30726)
- 划(29588)
- 成果(29115)
- 资助(27597)
- 自然(27510)
- 自然科(26835)
- 自然科学(26822)
- 自然科学基金(26338)
- 部(21068)
- 重点(20188)
- 性(20085)
- 项目编号(20069)
- 课题(19837)
- 发(19290)
- 国家社会(18097)
- 教育部(18043)
- 创(18006)
共检索到260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亮
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我国目前已经有10多个省、市、自治区颁布了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法规。这些法规的颁布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带来了契机,使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受地方性立法的局限,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尚存在一些未能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有待于制订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予以解决。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地方性图书馆法规 立法研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国新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是我国第一部省会城市公共图书馆立法,文章分析其特色和亮点,包括明确了市区两级政府设置公共图书馆、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法定事权责任;确立了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现方式,区分了中心馆、区域总馆的功能职责;公共图书馆的保障条件具体化、量化、指标化;探索法定化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权利;引领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创新;强化馆长法定任职资格的专业性要素;关注公共图书馆形象标识建设,提高公共图书馆社会认知度。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群 李浩然
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是图书馆法治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但目前围绕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何以以及如何落实2023年修订《立法法》新要求的研究相对缺乏。在考察现行18部地方性图书馆法规规章的区域分布情况、制定修改情况、呈现形式类型、体例结构安排等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新《立法法》提出的立法应“倡导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法制统一”等新要求,建议未来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图书馆地方立法、将民主贯穿于图书馆地方立法全过程和各方面、以图书馆地方立法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以合宪性、合法性审查维护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国家法制统一,通过系统完备的公共图书馆地方法制体系推动公共图书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媛 任运月 张小凡
我国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标准建设起步较晚,发展尚不完善,需要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美国是世界上图书馆法律规范建设最完备的国家之一,本文基于该国各州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抽取21个州公共图书馆标准,利用内容分析法探究标准的主题内容特征。研究发现,美国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标准具有明显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对我国地方性公共图书馆标准的制定具有以下启示:基于公共图书馆平衡性充分性发展的需要,地方性图书馆标准应以综合性标准为首要选择;标准制定目的应具体化、功能化;标准制定应遵循特定原则,标准间既要趋同也要保持差异性;标准内容应体现平等、包容、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图书馆标准制定应遵循其内在规律。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自洋 姚照丰 尹思思
地方性是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主要特点之一,目前公共图书馆地方性灰色文献资源建设与利用普遍存在版权制度和缴送制度不完善、管理模式和标准规范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等问题,应从寻求政策支持、加强对外合作、利用总分馆平台、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加强公共图书馆灰色文献资源建设。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灰色文献 资源建设 地方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丽纳
文章对我国12部地方性图书馆立法中关于建筑面积、文献信息资源的基本藏量和年新增藏量、人员配备等量化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指出量化指标制定经过了从绝对指标转变为人均指标、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及对人员配备标准量化等过程,保障了政府经费投入及其科学化,实现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法定化,并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中量化指标的制定为例为地方性图书馆立法制定量化指标提供策略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品庆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植根于广东省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实践,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规定都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尤其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加强街镇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实行中心馆与总分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重视阅读推广,促进全民阅读、构筑普遍平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规定都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当代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为了加快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使图书馆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公共图书馆法的内涵、属性等,文章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要素、属性及原则、法律关系,以及法律责任与法的适用等公共图书馆法的法理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法律 应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裴成发
基于法理学的基本思想,主要从公共图书馆法的客体之概念、表现切入,重点就公共图书馆法客体要素中的物、人、精神以及行为结果等进行阐释。旨在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法的立法进程,提升公共图书馆对其法律客体问题的认知和判断,从而真正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法 立法 法律客体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苏钰雯 汤子珺 刘菡
文章对1949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实践进行调研及分布分析,参考文化体制改革分期将其分为前立法阶段、试行探索期、部分地区立法先行期、法治新时期;着重从保障、管理体制、人才队伍建设以及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四个方面比较现行地方图书馆法在内容设置上的特色,并结合《公共图书馆法》探讨潜在问题。文章指出: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进一步落实国法、深化改革,推动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应重视地方图书馆立法工作,对标看齐,因地制宜启动立法修订或立法出台。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国新
日本的《图书馆法》是公共图书馆法。法律规范的主要问题、建立的基本制度是:确立理念,明确任务,免费提供图书馆服务;建立了从业人员的专业资格制度——司书制度;建立了中央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经费补助制度——国库补助金制度;建立了公共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市民参与制度——图书馆协议会制度;建立了政府出版物向公共图书馆免费提供的制度;建立了图书馆运营评价及评价结果公开制度;制定期望标准,引导公共图书馆向高水平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丽纳
文章通过梳理《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实施效果,认为条例落地实施效果总体较好: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社会力量重要参与;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服务效能显著提升。同时,文章针对部分区、镇政府执法意识不高、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滞后等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建议,以期为国家以及各地方图书馆立法实施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吴钢 代亚青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法》实施后,制定或修改的11部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内容进行了系统考察,提出与《公共图书馆法》条款内容相比,地方立法的特色和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多元协同,汇聚事业发展力量;与时俱进,反映业态发展需求;立足本地,凸显立法地方特色;以人为本,满足公众全面发展需求;科学治馆,彰显图书馆专业化精神;指标量化,提升法规可操作性。公共图书馆地方立法的创新探索能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为后续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姚明 赵建国
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地方法制体系。截至2020年1月,我国共出台了14部图书馆地方立法,呈现出制定主体及体例多元、制定时间跨度大、经济发达地区更为重视、公共服务功能逐渐得到强化、相关管理规定由粗向细转变等特征。上述立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推动了当地图书馆事业顺利开展,但也存在部分立法有悖上位法、立法语言不规范、难以适应时代要求等问题。通过对域外图书馆地方立法考察来看,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地方立法工作,且精细化、科学化程度较高,尤其是注重社会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未来,应通过加快图书馆地方立法进度、及时开展图书馆地方立法的“废、改、释”和科学规划图书馆地方立法的框架内容等路径,实现我国图书馆地方立法的超越。
关键词:
图书馆 立法 地方法治化 实证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刘丽君 陈宇 宋雅婧 谢诗韵 张钰
2018年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是我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具有国家法效力的图书馆立法,是落实我国公民文化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但是,该法存在法律疏漏以及与其他相关法律规范不协调的问题。为了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以期裨益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本文汲取法理学思想,综合法律文本质量、立法价值、立法成本与经济效益以及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等因素,初步搭建了《公共图书馆法》立法后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标准以及评估方法4个方面,以期细致考察该法立法的质量(科学性)和实行后的效果(实效性),核心是评估该法实行后在政府治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方面的影响。本文期望此评估指标体系样本能为《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三至五年后正式启动立法后评估提供理论参考和支持,并对该法未来的修改完善提出法理分析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