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21)
- 2023(6805)
- 2022(5578)
- 2021(5657)
- 2020(4872)
- 2019(11081)
- 2018(11352)
- 2017(22392)
- 2016(12516)
- 2015(14776)
- 2014(14650)
- 2013(13883)
- 2012(12695)
- 2011(11599)
- 2010(12164)
- 2009(11300)
- 2008(11093)
- 2007(9961)
- 2006(8973)
- 2005(8164)
- 学科
- 济(46927)
- 经济(46883)
- 管理(32542)
- 业(29080)
- 方法(24957)
- 企(23622)
- 企业(23622)
- 数学(22992)
- 数学方法(22482)
- 中国(16395)
- 农(12654)
- 财(12273)
- 制(11317)
- 业经(9121)
- 贸(9099)
- 贸易(9091)
- 学(8906)
- 易(8885)
- 理论(8873)
- 银(8615)
- 银行(8608)
- 教育(8598)
- 行(8303)
- 体(7770)
- 农业(7319)
- 税(7295)
- 地方(7163)
- 融(7117)
- 金融(7116)
- 和(7037)
- 机构
- 大学(179214)
- 学院(174822)
- 济(67919)
- 经济(66297)
- 管理(66103)
- 理学(56873)
- 研究(56427)
- 理学院(56252)
- 管理学(54850)
- 管理学院(54549)
- 中国(43679)
- 京(38153)
- 财(35416)
- 科学(33520)
- 财经(27702)
- 所(27680)
- 江(25762)
- 中心(25581)
- 经(25074)
- 研究所(24848)
- 北京(24765)
- 范(24620)
- 师范(24434)
- 农(23616)
- 业大(23273)
- 州(21051)
- 院(20903)
- 经济学(20827)
- 财经大学(20647)
- 师范大学(19499)
- 基金
- 项目(110613)
- 科学(86971)
- 研究(83129)
- 基金(78890)
- 家(67839)
- 国家(67324)
- 科学基金(57444)
- 社会(51353)
- 社会科(48612)
- 社会科学(48599)
- 省(43323)
- 教育(41361)
- 基金项目(40905)
- 划(37270)
- 自然(36575)
- 自然科(35713)
- 自然科学(35706)
- 编号(35355)
- 自然科学基金(35021)
- 资助(33632)
- 成果(30482)
- 重点(25469)
- 课题(25348)
- 部(25167)
- 大学(23051)
- 发(22986)
- 创(22927)
- 项目编号(21848)
- 教育部(21833)
- 创新(21271)
共检索到263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兢
地方大学治理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问题。在实践层面,必须避免对欧美大学制度的简单引介、模仿;在理论层面,要在跨学科的视野下,系统研究地方大学治理所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我国地方大学治理结构呈现扁平化,办学特色呈现多样性特征。正是这种独特的发展背景,预设了我国地方大学治理的理论模式与实践道路。第一,规范地方政府角色;第二,健全法律规章体系;第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第四,优化资源配置方式。
关键词:
地方大学治理 结构特征 建设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晖
地方大学治理是指在地方大学、地方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互动与合作中谋求地方大学的善治,其治理结构和功能均呈现独特性,相应的治理模式也展现出复杂性。地方大学的治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办学特色基础上的价值选择,选择行走于认识论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之间的第三条道路——现实主义价值观。地方大学的治理条件包括健全保障大学治理的法律法规系统,规范地方政府在大学治理中的角色,变资源配置的行政主导型为市场引导型,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关键词:
地方大学 大学治理 治理模式 价值诉求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爽 景维民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大学治理模式阶段性演进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变迁相伴相随。考察国家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演进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能型大学治理"模式"、教育大革命"后的"政治导向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服务型大学治理"模式和新时期"科学发展型大学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和归纳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更加注重治理依据战略性、治理目标全局性、治理结构系统性、治理改进创新性、治理评价科学性等特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爽 景维民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题中之义,日益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新中国大学治理模式阶段性演进始终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历史变迁相伴相随。考察国家治理变革背景下中国大学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把中国大学治理现代化路径演进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全能型大学治理"模式"、教育大革命"后的"政治导向型大学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服务型大学治理"模式和新时期"科学发展型大学治理"模式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和归纳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更加注重治理依据战略性、治理目标全局性、治理结构系统性、治理改进创新性、治理评价科学性等特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姜美玲
教育公共治理的合理模式应当是基于治理理论和教育发展现实的价值选择,在明晰多元治理主体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互动、合作、博弈、制衡与共生的多元治理方式,建构"有限的政府、规范的市场、专业的社会、自主的学校、自觉的公民"共同构成的治理格局,以求合理解决保障基本教育需求与满足多元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维护教育过程公平,保证差异公平,并兼顾效率。
关键词:
治理理论 教育公共治理 治理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罗静
西部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特征是程度最深,差距最大、缓解最慢。本文提出了西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就是构建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核心、小型机械运用为方式、生物技术运用为突破口、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强化职业技术教育为推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为基础的完整体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冯兴元
本文论证了“浙江模式”的自组织经济模式的本质和可扩展性、“苏南模式”的过渡 性、晚清文化传统的近代化因素对我国经济诸模式的整合意义。本文还认为随着市场规 范化 ,政府的职能需要转换 (从“管理经济”到“促进经济” ,从“越位”到“归位”)。市场秩序 是可扩展的 ,是建立在效率、自由和平等原则基础上 ,而计划秩序或者干预则是扰动性的 和反自由的。本文最后还提出了一个有待进一步论证的命题 :“浙江模式”很可能就是“哈 耶克扩展秩序模式”或“哈耶克自发秩序模式”。本文也从侧面论证了我国经济领域的“地 方化”必须让位于“市场化” ,而且随着竞争的引入和加剧 ,企业治理结构的竞争即制度竞 ...
关键词:
浙江模式 苏南模式 哈耶克扩展秩序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冯典
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是近代欧洲大学分化和法国社会政治和文化改革的产物。大革命和拿破仑政权共同奠定了法国大学模式二元并存的体制结构和集权、共生和区隔等特征,也形成了法国大学、科学与政府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帝国大学确立了政府管控的制度框架,科学和技术是专家政治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同政治力量干预大学科学发展,以及政府和体制化科学存在诸多联系。20世纪50-90年代法国文化界的学术反思运动深化了人们对19世纪法国大学模式的理解。
关键词:
法国大学模式 大学 科学 政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应军
面对大学外部治理中的过度政府管制化、内部治理中过度行政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二级学院作为现代大学治理的基础单元,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地方高校大学治理多元主体关系,明晰各种权力边界。二级学院创新治理模式的具体举措有助于消减现代大学治理磨擦成本,助推现代大学治理进程。
关键词:
二级学院 大学治理 行政权力 学术权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伍贻康
欧盟治理模式是史无前例的制度创新,创建了从以国家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国家联合共同治理为重心的一种新型体制机制与全新的欧洲政治和经济结构。本文论证了这一后现代化的社会发展新模式的几个有独特创新意义的特征,剖析了它半个多世纪来的发展态势,认为欧盟区域共治是开创一个民族国家体系和跨国家区域共同治理体制并存发展新时代的典范。
关键词:
欧盟模式 多元一体 协调妥协 危机中建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邬亮 赵小凡 齐晔
完善能源治理模式,是推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之处,也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对于能源问题而言,治理模式的不同,本质上是科层、市场、社区三种机制对能源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力不同。本文旨在总结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能源治理模式的特征,以及中国完善能源治理模式的方向。研究发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能源的特征是以粗放的供给满足过快增长的需求,其背后的治理模式的特点是市场机制主导,科层和社区机制的作用甚微。这种模式必然是无法延续的,中国能源革命的目标应该是以科学的供给满足合理的需求,这要求结束原有的过分依赖市场机制的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科层机制和社区机制的作用。具体而言,应将控制能源需求总量列为国家战...
关键词:
能源 治理 中国 改革开放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资灿
公司治理模式趋同论是一个模糊的观点。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统一的最佳公司治理模式,但存在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通过对美英与日德两种典型公司治理模式的比较分析,归纳出有效公司治理模式的五个基本特征并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对进一步完善中国公司治理模式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公司治理模式 制度结构 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春晖 常森 卢霞飞
大学章程素有"大学宪章"之美称,是大学治理法治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大学精神制度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章程的制定和修改成为各国大学治理模式变革的关键所在,我国自然也不例外。本文以现代公立大学的公法人化这一基本趋势为导向,进而讨论我国大学章程应该如何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燕平
用16PF人格特质测验和CDIO综合能力评价问卷(学生版与教师版)对CDIO工程试点班和同级普通班学生及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试点班学生在乐群性、稳定性、兴奋性、敢为性、实验性、内外向、心理健康人格因素、专业成就人格因素上均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试点班学生在个人能力和态度、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和沟通四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与普通班学生无显著差异,但在班级评价上,试点班均显著高于普通班。研究结果表明,KSR—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实施对学生人格发展及塑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爱
日本大学多样化入学选拔模式,以大学自主选拔为基础、各种选拔方式相互补充,体现出选拔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特点。日本大学多样化入学选拔模式的形成,适应了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多样化入学选拔得以实施,是大学、考生、政府、高中和各学协会五个利益群体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日本的经验可知,大学入学多样化改革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大学入学 选拔模式 日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