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8)
- 2023(4680)
- 2022(4164)
- 2021(4214)
- 2020(3769)
- 2019(8338)
- 2018(8361)
- 2017(17189)
- 2016(9695)
- 2015(11467)
- 2014(11598)
- 2013(11794)
- 2012(11227)
- 2011(9737)
- 2010(10358)
- 2009(9923)
- 2008(10200)
- 2007(9151)
- 2006(8349)
- 2005(7839)
- 学科
- 济(36134)
- 经济(36081)
- 管理(33580)
- 业(28852)
- 财(26141)
- 企(23317)
- 企业(23317)
- 方法(15635)
- 中国(15344)
- 数学(13878)
- 数学方法(13699)
- 财政(13543)
- 制(13083)
- 农(11867)
- 务(11283)
- 财务(11259)
- 财务管理(11204)
- 政(11012)
- 企业财务(10627)
- 银(8969)
- 银行(8964)
- 行(8398)
- 地方(8248)
- 度(8239)
- 制度(8238)
- 体(8212)
- 税(7616)
- 策(7577)
- 业经(7237)
- 贸(7226)
- 机构
- 学院(138290)
- 大学(138058)
- 济(58649)
- 经济(57286)
- 管理(51718)
- 研究(44567)
- 理学(42931)
- 理学院(42502)
- 管理学(41949)
- 财(41877)
- 管理学院(41684)
- 中国(37844)
- 京(29383)
- 财经(27881)
- 经(24851)
- 科学(24188)
- 所(23156)
- 江(22288)
- 中心(20581)
- 财经大学(20004)
- 北京(19692)
- 研究所(19535)
- 经济学(18327)
- 州(17866)
- 范(17646)
- 农(17545)
- 师范(17530)
- 经济学院(16675)
- 院(15457)
- 业大(15300)
- 基金
- 项目(75837)
- 研究(60760)
- 科学(58584)
- 基金(53340)
- 家(44246)
- 国家(43844)
- 社会(37973)
- 科学基金(36877)
- 社会科(35935)
- 社会科学(35923)
- 省(29456)
- 教育(28474)
- 基金项目(27761)
- 编号(26679)
- 成果(24574)
- 划(24125)
- 资助(22710)
- 自然(20866)
- 自然科(20338)
- 自然科学(20332)
- 自然科学基金(19936)
- 课题(18543)
- 部(17896)
- 性(17209)
- 重点(16816)
- 项目编号(16797)
- 发(15900)
- 教育部(15784)
- 国家社会(15334)
- 人文(15276)
共检索到231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马永妍
依据实际发生的公共支出数据计算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的三种类型,未必能够真实反映相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这样计算出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可能是适合的,也可能是超前或滞后的。地方公共财政能力差异及其分类的真伪,取决于是否存在能够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这个条件。只有当经济发展达到能够提供比较充足的地方财政收入而不需要在自身财力以外为公共支出融资时,地方公共财政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一致因而是真实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蕾蕾 宗颖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怡虹 李峰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差异是我国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重要根源,其中,本级税收、转移支付收入、预算外收入是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三个重要因素。利用因子分析,可以计算出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因子得分,通过计量检验,可以分析出这三种因素对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致的地方税收能力差异,是导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地区不均等的主要原因;目前的转移支付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而预算外资金支出有助于改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地区差距 财政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焦国华
本文在全面、系统描述中国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基础上 ,重点对我国地区间的财政能力差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分析 ,并对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平衡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方面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性评估 ,最后对进一步规范与完善我国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思路性对策。
关键词:
财政能力差异 转移支付制度 地区经济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胡德仁 刘亮
基于地区间公共支出成本差异的视角,引入人均公共支出成本的变量、采用加权变异系数对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进行度量。研究发现,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小于地区间财力差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的形成和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当前中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较大的现状,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应遵循"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翠莲 胡德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邵挺
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养老保险体系选择是我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从长期来看,以基金制为核心的养老保险制度可以维持整个体系可持续的均衡运行,但在省级统筹的前提下各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会显著地影响到基金制运行的市场效率。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推断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如果各地的财政能力相差过大,基金制改革只会进一步拉大各地养老基金运行效率的差距。最后,本文认为,目前尚处在省级统筹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还不具备从现收现付制向基金制转变的条件,只有提高统筹层次,尽快建立起全国统筹的养老保险体系,才能为如此重大的制度转轨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雅娜
文章对我国公共财政的效率问题进行了探讨 ,主要有公共财政的范围界定 ,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等内容 ;认为公共财政体系只有坚持“效率原则 ,才能为经济健康发展服务。
关键词:
公共财政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效率原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秦安
在构建地方公共财政框架中,地方财源建设指导思想要重新明确。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方财源建设曾经总结产生过一些好的理论,如梯级财源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詹正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晓莲 张富春 任武力
我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政府职能在体制转轨中也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1 994年进行的宏观经济体制改革 ,初步建立了包括财税体制在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配套的宏观调控体制框架。但是 ,也应看到 1 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 ,主要侧重于收入体制和分税制的改革 ,在财政支出和预算管理制度方面尚未进行根本改革。本文针对界定地方政府事权及其财政资金供给范围的理论依据、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公共财政支出的目标模式选择及其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地方公共财政 目标 模式 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克竞
首先,加大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力度,构建自治型地方财政体制。当前,虽然赋予地方政府举债权的试点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但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的警惕始终牵动着中央财政的敏感神经。在集权模式仍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丛树海
一、财政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的构建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经过两次重要的转型。第一次是由建国初期的“革命型”政府转向“经济建设型”政府。第一次转型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提出与实施为标志,从此,我国开始进入大规模和长期规范的经济建设时期。适应我国政府职能向经济建设的转型,我国财政职能也从革命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保卫革命政权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希岩
对于经济分权的大国体制,地方公共财政是制度均衡。分权经济使地方政府有动力和条件与中央政府进行纵向博弈,为约束地方政府的经济扩张冲动与机会主义行为,中央政府不得不下放民主监督权,从而使我国地方财政体制呈现从地方财政向地方公共财政演化的内在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