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80)
- 2023(11743)
- 2022(10185)
- 2021(9619)
- 2020(8544)
- 2019(19798)
- 2018(19671)
- 2017(39211)
- 2016(20783)
- 2015(23773)
- 2014(23663)
- 2013(23267)
- 2012(21631)
- 2011(19272)
- 2010(19149)
- 2009(17962)
- 2008(17832)
- 2007(15773)
- 2006(13404)
- 2005(11951)
- 学科
- 济(86828)
- 经济(86739)
- 管理(61412)
- 业(59472)
- 企(48482)
- 企业(48482)
- 方法(45480)
- 数学(41067)
- 数学方法(40601)
- 财(26384)
- 中国(23551)
- 农(23055)
- 制(17266)
- 业经(17097)
- 贸(17075)
- 贸易(17069)
- 务(16796)
- 财务(16750)
- 财务管理(16712)
- 易(16652)
- 企业财务(15899)
- 学(15436)
- 地方(15101)
- 农业(14996)
- 银(14901)
- 银行(14872)
- 行(14103)
- 融(13965)
- 金融(13962)
- 和(12844)
- 机构
- 大学(300551)
- 学院(299813)
- 济(127917)
- 经济(125454)
- 管理(119519)
- 理学(103643)
- 理学院(102625)
- 管理学(100927)
- 管理学院(100356)
- 研究(93717)
- 中国(73313)
- 财(61822)
- 京(61228)
- 科学(55115)
- 财经(49577)
- 所(46017)
- 农(45069)
- 经(45045)
- 中心(44846)
- 江(42501)
- 业大(42253)
- 研究所(41598)
- 经济学(40505)
- 北京(38310)
- 财经大学(37090)
- 经济学院(36982)
- 范(36694)
- 师范(36330)
- 农业(35714)
- 州(34103)
- 基金
- 项目(199166)
- 科学(157600)
- 基金(146607)
- 研究(145831)
- 家(126401)
- 国家(125390)
- 科学基金(108621)
- 社会(93979)
- 社会科(89217)
- 社会科学(89194)
- 基金项目(77569)
- 省(76944)
- 自然(70014)
- 自然科(68366)
- 自然科学(68344)
- 教育(68232)
- 自然科学基金(67127)
- 划(64880)
- 资助(61105)
- 编号(59365)
- 成果(47812)
- 部(45677)
- 重点(44652)
- 发(42098)
- 创(41564)
- 教育部(39775)
- 课题(39571)
- 国家社会(39175)
- 人文(38933)
- 科研(38885)
共检索到425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谭天骄 李亘
文章基于2006—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港澳台及西藏地区除外),构建了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对全国和区域间地方债阈值进行分析与测算,并结合动态最优化的理论推导和生产函数法下对各省份资本回报率的匡算结果,得出研究结论:我国地方债存在最优阈值,使得地方债对经济增长存在非线性关系;最优阈值的大小与资本回报率正相关,我国东部地区资本回报率和债务阈值,均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从财政能力和地区经济发展实力等因素看,东部地区地方债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均小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强化地方债务阈值管理和限额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扩大有效投资以提高投资回报,推动债务资金全方位、全过程和全覆盖的绩效管理机制建设。
关键词:
地方债 资本回报率 最优阈值 区域异质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培钦
本文选取我国28个省市1978-2010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在投资不断增长、资本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资本回报率之所以没有出现明显下降,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本文的结论不受异常值和生产率测度方法的影响。同时,资本深化、经济开放程度、政府干预、产权结构、产业结构和成本因素等也会影响资本回报率。笔者认为,应加大研发投入和教育支出,促进生产率提升,从而保证资本回报率的稳定性,防止投资下降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生产率 高投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蔡真
针对中国"高储蓄、高投资"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否可持续的争论,本文对工业行业资本回报率进行了测算,然后考察了资本回报率与投资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分析了资本回报率行业差异的原因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我们发现:除了2008年和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上半年的两次下跌之外,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自1999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大部分行业的资本回报率都很接近,但国有垄断行业的资本回报率要显著高于平均水平;投资对于资本回报率与实际利率之差高度敏感,与实际利率的相关性则不显著;货币调控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其中行业的外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春娜
构建内生技术进步的微观生产函数,并运用OP方法估计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测算资本回报率,这种测算方法可避免参数估计的有偏性,也可避免传统边际产出法所造成的对资本回报率的低估。运用该方法测算整体制造业、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并判断其收敛性,分析结果显示:在2001~2015年间的制造业资本回报率的平均值是8.79%,明显高于传统分析方法得出的结果。从所有制看,股份合作制企业资本回报率最高,国有企业资本回报率最低;从行业看,传统制造业资本回报率较高,先进制造业资本回报率较低;从整体看,资本回报率存在β收敛,但并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先海 杨君 肖明月
本文使用CES生产函数推导了资本回报率变动的分解公式,发现资本深化、技术进步以及乘数效应是影响资本回报率的主要因素。然后使用1969~2008年的数据计算了美国的资本深化、资本回报率和资本的边际产出弹性,并对美国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资本回报率的下降幅度小于资本深化的幅度,资本的边际产出弹性为负;资本深化在短期可以提高资本的回报率,长期却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且乘数效应放大了这种影响;技术进步则在长期提高资本的回报率。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资本深化 技术进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郭步超 王博
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门槛效应,但其作用机制在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并不相同。由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回报率较高,其政府债务转折点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本文使用52个国家1970~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别估算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转折点,研究结果与命题假说一致。对中国而言,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符合普遍规律,但也有其特殊性:中国的政府债务更具生产性特征,政府净资产放大了资本回报率下降和利率上升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政府债务 经济增长 门槛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慕濒
地区资本回报率的差异及其变动决定了一国总体投资效率的走向。根据1990-2012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宏观数据的测算,更新了三个地区资本回报率的变动情况,然后构建计量模型分析资本深化、技术进步等五大因素对地区资本回报率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990年以来各地区资本回报率呈现波动式下降,至2012年已低于20%。资本深化抑制了地区资本回报率的增长,人力资本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可以显著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外贸依存度的增加阻碍了东部地区资本回报率的提高,不影响西部地区资本回报率变动,但对中部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未来应根据地区经济特色与发展阶段,实施改善人力资本、促进技术进步的产业与竞争政策,提高...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资本深化 人力资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文 秦建友
文章基于改进的宏观模型首次测算1978—2018年中国省际工业资本回报率,并从理论分解和经验分解两个视角系统地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8年、1999—2011年、2012—2018年。其中,1978—1998年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1999—2011年保持上升趋势,2012—2018年再次出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较为平缓。且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两个区域性差异特征:一是工业资本回报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二是工业资本回报率区域间差异逐渐收敛。同时,经验分解结果与理论分解结果保持一致性,即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正相关,资本错配程度、资本深化速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走势,并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白重恩 张琼
本文估计了1978~2013年中国的总体资本回报率,并且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回归识别了资本回报率变动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幅度,之后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资本回报率变动的成因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1)资本回报率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惯性特征;(2)政府干预的影响显著为负;(3)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存在统计显著的负向影响;(4)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对资本回报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投资率大幅攀升和政府规模持续扩大是2008年以来中国资本回报率大幅下降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文 秦建友
文章基于改进的宏观模型首次测算1978—2018年中国省际工业资本回报率,并从理论分解和经验分解两个视角系统地识别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经历三个阶段:1978—1998年、1999—2011年、2012—2018年。其中,1978—1998年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1999—2011年保持上升趋势,2012—2018年再次出现下降趋势,但下降速度较为平缓。且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呈现两个区域性差异特征:一是工业资本回报率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二是工业资本回报率区域间差异逐渐收敛。同时,经验分解结果与理论分解结果保持一致性,即全要素生产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正相关,资本错配程度、资本深化速率与工业资本回报率变动负相关。研究结论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走势,并为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合理依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先海 杨君 肖明月
本文推导了资本回报率的计算公式,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的视角对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发现影响资本回报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乘数大小、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利用1980—2009年数据计算了中国的资本回报率,估算了资本的边际产出弹性,并对资本回报率的变动进行了分解。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并没有随投资的增长而降低,资本深化虽然导致了资本回报率的降低,且乘数放大了这种效应,但技术进步却提高了资本的边际产出,从而使得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处于一个稳定水平。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资本深化 技术进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瑾 唐黎阳
本文以上市非金融企业为样本,对中国各类所有制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虽然2012年以来中国的资本回报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减税降费在巩固资本回报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强有力的新冠肺炎疫情应对政策,2020年企业税后资本回报率小幅提升,但企业盈利恢复基础仍不稳固。民营企业资本回报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但2018年以来,受内外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的资本回报率迅速下降;央企税前资本回报率明显高于地方国企,在稳增长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地方国企盈利能力亟待提升;集体、外资等其他所有制企业资本回报率均值较高,但样本数量有限、波动较大。今后,应加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深化资本市场发展,更好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勋 徐建国
在中国GDP中投资占比很高,准确核算资本回报率对理解投资是否过度和经济增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的校准,将中国资本回报率的不同测算方法进行匹配。调整后,从宏观核算体系(宏观模型化方法)和企业财务体系(微观非模型化方法)导出的中国资本回报率基本一致,达到两种核算方法内在自洽性和计算可靠性的基本要求。核算结果显示,总体资本回报率从1998年开始持续上升,到2009年出现下降,但是工业资本回报率依然呈现上升态势,2012年工业固定资产回报率达到27.8%。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过度投资 金融风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品 夏玉洁 杨君
通过测度中国各地区和工业行业的资本回报率,利用kernel密度图分析其特征与趋势,用GMM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资本回报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东部趋高,东北、中西部趋低的现象,且行业密度曲线正由单顶点窄峰向扁平化转变;人力资本的作用因地区和行业特征差异明显,仅在东部地区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着正向作用;技术进步有稳定的促进作用;资本深化的影响呈现倒U型;国有企业数量的增加不利于资本回报率的提升;不同技术水平的外资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关键词:
资本回报率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勇 郑娟
资本回报率是研究投资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总结了资本回报率的不同测算方法,并利用宏观模型化方法测算了1978—2017年我国国内以及分行业、分区域的资本回报率,利用增量资本产出率方法测算了1995—2017年我国与高、中高、中低收入经济体的资本回报率。研究发现:(1)相对于我国持续处于高位的投资率,我国资本回报率波动幅度更为明显,整体呈现阶梯状下降,特别是2012年后资本回报率回落态势更为明显;(2)我国资本回报率在大多数年份高于国际平均水平,但近年来下降幅度较为明显。近年来我国高投资率伴随下的资本回报率下滑,既是当前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反映,也与粗放式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长期大规模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