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42)
2023(6677)
2022(5568)
2021(5358)
2020(4503)
2019(9857)
2018(9842)
2017(19633)
2016(10903)
2015(12309)
2014(12257)
2013(12194)
2012(11624)
2011(10410)
2010(10666)
2009(10354)
2008(10861)
2007(9897)
2006(8845)
2005(8196)
作者
(31421)
(25944)
(25757)
(24613)
(16574)
(12158)
(11889)
(9814)
(9811)
(9517)
(8901)
(8759)
(8243)
(8237)
(8154)
(7988)
(7647)
(7526)
(7514)
(7508)
(6546)
(6506)
(6347)
(6004)
(5918)
(5906)
(5839)
(5702)
(5116)
(5058)
学科
(40502)
经济(40452)
管理(33218)
(33132)
(25495)
企业(25495)
(19164)
方法(18950)
数学(16998)
数学方法(16844)
中国(16105)
(12963)
财务(12956)
财务管理(12912)
(12465)
企业财务(12357)
(12208)
(12180)
银行(12165)
(11386)
(11035)
保险(10944)
(9764)
金融(9762)
(8731)
贸易(8724)
业经(8691)
(8559)
农业(7553)
(7451)
机构
学院(159601)
大学(159306)
(65360)
经济(63917)
管理(57921)
研究(52479)
理学(48256)
理学院(47722)
管理学(46918)
中国(46710)
管理学院(46619)
(40330)
(33708)
财经(30230)
科学(29893)
(27239)
(26988)
(24647)
中心(24073)
研究所(23780)
(23014)
财经大学(22390)
北京(22058)
经济学(20873)
(19969)
(19867)
师范(19694)
业大(19685)
经济学院(19041)
(18672)
基金
项目(93920)
科学(73053)
研究(71362)
基金(67610)
(57753)
国家(57268)
科学基金(48051)
社会(44933)
社会科(42487)
社会科学(42473)
(35736)
基金项目(35156)
教育(33004)
(30700)
编号(29921)
自然(29484)
资助(28724)
自然科(28714)
自然科学(28702)
自然科学基金(28186)
成果(26313)
(21828)
重点(21166)
课题(20955)
(20039)
(19846)
(19032)
教育部(18862)
项目编号(18592)
(18265)
期刊
(75535)
经济(75535)
研究(54836)
(33041)
中国(30007)
(25480)
金融(25480)
学报(22321)
(21419)
科学(20497)
管理(20430)
大学(17192)
学学(16335)
教育(15264)
财经(15255)
农业(14176)
(12796)
经济研究(12342)
业经(11940)
技术(11543)
问题(10415)
(9572)
理论(9352)
会计(8977)
财会(8900)
国际(8454)
实践(8400)
(8400)
(7717)
(7656)
共检索到251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杜强  
文章从分析地方债务快速增长的成因入手,结合地方债务膨胀可能引发的风险因素,分析地方债务对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及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盲目扩大地方负债,导致债务风险集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强化预算约束、建立预警机制等方式化解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姚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快速膨胀的现象,怎样管理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种类和形成的现状,进而对其展开成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改艳  
当前,我国地方债务的规模已十分庞大,并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不但偿债压力大、债务结构不合理,而且债务隐性化趋势明显、管理混乱,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我国地方债务的累积及其风险的扩张,将阻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对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使经济保持较高的通胀率,引发高房价问题,不利于收入分配的改革,并恶化政府和金融体系的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财政体制、预算软约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政绩考核机制等。控制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在短期可通过资产证券化、引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鹤  
一、高校债务成因(一)国家对高校投入不足高等教育是人才之根本,我国政府正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但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却一直不高。2004年,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2.79%,到2008年为3.48%,年均提高0.17个百分点,但我国的GDP却以每年10个左右的百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继  
随着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融资热成为各地普遍现象,而由此引发的地方高额债务亦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社会热点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会使得地方债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地方政府信用风险愈加突出。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试图防范地方债务风险问题。但只要地方经济需要发展,只要地方缺乏资金,地方债务膨胀就很难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贾甫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为线索,以资本要素动态变化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债务倒U型假设进行了理论修正,并从政府债务警戒线、负债率理论阈值、企业债务阈值和跨国比较四个角度对该修正进行了初步论证。由此得出:实际债务超过了相对实体经济的最佳规模和相对整体经济的最大规模,因而是不稳定的,一个微小扰动就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在此基础上,从债务膨胀的结构性特征出发,探讨了商业银行体系的五个制度缺陷,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金融改革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童燕军  
一、高校债务现状(一)高校负债总量大由于1998年高校扩招浪潮的影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掀起了改扩建的热潮。加上我国财力的限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再者我国的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高校筹集资金的渠道和方式非常有限。这就造成了高校大量的负债。据粗略统计,目前,全国仅72所部属高校的负债已经达到360亿元,平均每所高校的欠债就有5亿元。而全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更是高达2000亿元到2500亿元。仅以吉林大学为例,2005年起,吉大每年单单支付贷款利息就多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胡杨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预期转变,居民债务快速膨胀过程基本告一段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的公开数据进行计算,10月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18.2%,增速同比下降4.6个百分点。住户贷款增速在"金九银十"的时期减缓,是比较罕见的,说明居民购房加杠杆的热情已经有所消散。由于居民债务增长放缓,市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秦家顺  秦思明  姜薇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本质是以政府信用并最终以中央政府信用为保障的债务。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生产与扩张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组织结构与政府治理模式,因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最终由财政兜底并非“幻觉”、由中央政府买单并非“幻觉”。地方政府只要具有现实需求和具备相应条件,就会产生地方债务,如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发债规模及形式进行限制,就会产生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由此揭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膨胀之谜、化解之惑,也唯有依此才能建立逻辑自洽的债务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有效的债务治理之策,构建稳定的、制度化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机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万泰雷  李松梁  
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当前,规范地方政府举债工作进入到关键时期,需要深入研究国际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市政债市场,建立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长效机制。探索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思路通过对比研究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根本,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两对关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刘锐  
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债务膨胀的两个典型时期是民国时期(1912—1943年)和分税制改革后的20年(1994—2014年)。笔者旨在对两段时期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做一比较研究,认为两阶段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存在相似之处:即中央地方财政分配关系不合理、地方税体系不完善都是主要成因;地方政府债务发行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强的相关性;中央政府都出台一系列相关文件加强地方债的规范,但两时期地方债务膨胀又在举债主体,债务投向,担保模式,债务结构,发行程序,融资模式,偿债模式等方面表现不同。总结两时期地方债膨胀的异同点,并对现阶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建光  
我国地方债务一直呈现上升、积累和扩大的趋势。自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计划,地方债务快速扩大,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可能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负面因素,必须引起各方的关注。控制地方债务过度膨胀、防范相应风险的制度设计和对策为:从法律角度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将地方政府的债务考核和信用评级纳入其政绩评价范畴;开通地方政府公开发债渠道;适时开征物业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蔡霞  
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交织并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而官员晋升锦标赛竞争机制使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具有制度的内生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一是官员晋升锦标赛与地方政府公司化;二是预算软约束与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三是逆向预算软约束与土地财政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膨胀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呆账、坏账的信用风险,影响到政府信用;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诱发潜在的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育华  
2017年7月,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不断扩大,导致的财政金融风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必须下大力气化解地方政府不断增长的债务风险。为理清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现状以及危害,本文将通过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对化解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再认识对我国政府债务的界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放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地方政府规避法律规定举借债务的情况却非常普遍。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地方债务规模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