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14)
- 2023(12695)
- 2022(10833)
- 2021(10090)
- 2020(8503)
- 2019(19900)
- 2018(19859)
- 2017(38203)
- 2016(21577)
- 2015(24883)
- 2014(25295)
- 2013(24841)
- 2012(24047)
- 2011(22141)
- 2010(22746)
- 2009(21121)
- 2008(21152)
- 2007(19392)
- 2006(17255)
- 2005(16019)
- 学科
- 济(96778)
- 经济(96686)
- 管理(54152)
- 业(53875)
- 方法(41605)
- 企(39889)
- 企业(39889)
- 数学(37435)
- 数学方法(37121)
- 中国(32869)
- 农(27746)
- 地方(25333)
- 财(22717)
- 教育(21114)
- 业经(19314)
- 学(18995)
- 农业(18690)
- 贸(18614)
- 贸易(18599)
- 制(18172)
- 易(17963)
- 银(16585)
- 银行(16555)
- 融(16063)
- 金融(16060)
- 行(15961)
- 发(15076)
- 理论(14746)
- 地方经济(14202)
- 环境(13825)
- 机构
- 大学(319325)
- 学院(315736)
- 济(130912)
- 经济(128005)
- 研究(113455)
- 管理(112947)
- 理学(95872)
- 理学院(94626)
- 管理学(93099)
- 管理学院(92473)
- 中国(82778)
- 京(69807)
- 科学(66841)
- 财(62572)
- 所(58485)
- 研究所(52463)
- 农(52458)
- 中心(50962)
- 范(50500)
- 师范(50113)
- 江(49872)
- 财经(48965)
- 北京(45585)
- 经(44264)
- 业大(43585)
- 农业(41122)
- 经济学(41115)
- 师范大学(40620)
- 州(40124)
- 院(39914)
- 基金
- 项目(195145)
- 科学(153494)
- 研究(149488)
- 基金(137570)
- 家(118154)
- 国家(117025)
- 科学基金(98526)
- 社会(93090)
- 社会科(88088)
- 社会科学(88065)
- 省(77508)
- 教育(74755)
- 基金项目(72019)
- 划(66599)
- 编号(63500)
- 自然(60257)
- 自然科(58772)
- 自然科学(58754)
- 自然科学基金(57698)
- 资助(57386)
- 成果(54682)
- 发(47665)
- 课题(46655)
- 部(45528)
- 重点(45329)
- 创(40130)
- 教育部(39440)
- 发展(38887)
- 性(38526)
- 展(38233)
- 期刊
- 济(149956)
- 经济(149956)
- 研究(106683)
- 中国(70583)
- 教育(59878)
- 农(48389)
- 财(46746)
- 学报(45985)
- 科学(42184)
- 管理(40090)
- 大学(35508)
- 融(33087)
- 金融(33087)
- 农业(32860)
- 学学(31894)
- 技术(29397)
- 业经(25220)
- 财经(24970)
- 经济研究(24224)
- 经(21500)
- 问题(20787)
- 贸(17599)
- 业(17296)
- 技术经济(15839)
- 商业(15273)
- 统计(15182)
- 理论(15082)
- 职业(14934)
- 图书(14923)
- 坛(14582)
共检索到495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育红
本文从我国各省区域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着眼 ,把各省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为地域型高等教育发展与受益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分别用每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与每万人口中大学毕业生数来测量地域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受益型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分析了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变动趋势与空间特征 ,总结出我国地区间高等教育发展差异的特殊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盛仁
运用衡量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指标对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进行实证分析表明,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地区差异明显并有扩大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育产权安排不合理。缩小差距的根本在于建立健全教育产权制度。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地区差异 教育产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席鸿建
本文通过对20世纪末我国地方财政对高等教育支持能力、东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经济承受能力的差距,产业结构升级、市场经济发达程度导致东西部地区对高等学校毕业生安置能力的差距,国家高等学校招生政策导致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存在的地区差距等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东西部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东西部地区 高等教育发展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欣茹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叶欣茹①一、引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侯龙龙 薛澜
高等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作为基本指标对我国2002年的高等教育、人口、经济和城市资料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在行政区内的分布呈现不均衡状态,且相对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要高于相对于收入分布的不均衡。(2)是否考虑高等教育质量因素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均衡性的判断影响不大。(3)高等教育分布的地区差距主要是由行政区内的不均衡造成的,行政区之间的不均衡影响较小。(4)城市化率与泰尔指教的四个指标都是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各行政区泰尔指数越小,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相对越均衡,该行政区城...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空间布局 行政区内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谭宏卫 田应福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1997-2010年间,各地区的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但绝对地区差异并没有显著缩小,相对地区差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此外在探讨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部分主要讨论了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人均GDP、平均生师比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地区差异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毅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安徽省17个城市三类不同的工业企业进行分析发现,15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非DEA有效,没有一个城市已经达到规模递增的状态。导致其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规模过小,技术效率低下。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扩大已有工业企业的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发挥各市工业的比较优势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DEA方法 规模效率 技术效率 投影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温永建 王勇
文章基于面板数据的检验方法,对东中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效率的地区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不同地区物流业发展的关键指标与经济增长的不同的因果关系以及贡献率大小,并结合实证分析结果对不同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经济增长 因果关系 地区差异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振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汤兆平 漆昕 陈玉洁
引用较成熟的顾客满意度理论,提出了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的概念。设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理论,构建综合评判数学模型,分析量化教育受众对区域高等教育均衡化的满意度,为我国当前教育均衡的攻坚阶段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钟善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方面加快了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高等学校和在校大学生数均有明显增长;另一方面积极稳妥地开展了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结构渐趋合理,教学科研等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入,成绩举世瞩目.但是,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是在一个经济非常落后、科学技术相当薄弱、文化教育很不发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边疆与中原、内陆与沿海地区相比,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开展区域高等教育...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海敏
文章针对高等教育的学费问题,建立了多元线性定价模型,以此来分析影响当今学费标准的因素。通过对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区域不平衡系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质心的差异总结出了国内高校教育成本分担的地域特色;在不考虑专业影响的情况下,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了影响我国学费制定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经济水平、生均国家教育拨款、生均教育支出;并根据主要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用以判别这三个因素对生均学费的影响程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建芳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成就斐然,但存在的问题也值得关注。本文以近几年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收入和支出的统计数字为依据,通过量化计算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地区差异问题,并就缩小地区差异、促进高等教育经费合理收支进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韬
近年来,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得到飞速发展。据统计,2004年、2005年、2007年、2009年、2011年,山西省高职高专在校生分别为17.3万人、21.1万人、19.7万人、23.4万人、27.2万人,占当年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分别为50.1%、51.9%、40.6%、42.7%、45.8%。可见,山西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规模上已基本占全省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但一个省内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等不同,也会导致地区间教育发展的失衡。地区差异现状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分析山西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