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6)
2023(15360)
2022(13125)
2021(12145)
2020(10419)
2019(24081)
2018(23560)
2017(46460)
2016(25325)
2015(28462)
2014(28510)
2013(29003)
2012(27474)
2011(24863)
2010(25236)
2009(23748)
2008(23846)
2007(21396)
2006(19049)
2005(17388)
作者
(73746)
(61595)
(61508)
(59052)
(39288)
(29554)
(28194)
(23683)
(23064)
(22299)
(21292)
(20626)
(19771)
(19626)
(19539)
(19045)
(18262)
(18106)
(17832)
(17746)
(15696)
(15195)
(14980)
(14198)
(13994)
(13904)
(13626)
(13372)
(12478)
(12273)
学科
(122191)
经济(122070)
管理(71176)
(67907)
(53528)
企业(53528)
方法(46426)
(40892)
数学(40625)
数学方法(40241)
(32383)
中国(32204)
地方(30353)
业经(24916)
(24380)
(24169)
(22090)
农业(21420)
税收(20615)
(20436)
(20029)
贸易(20015)
(19985)
财务(19963)
财务管理(19897)
(19313)
企业财务(18807)
(18217)
银行(18168)
(17358)
机构
大学(370550)
学院(369988)
(163477)
经济(160270)
管理(135613)
研究(131307)
理学(115664)
理学院(114250)
管理学(112387)
管理学院(111682)
中国(99937)
(85303)
(78674)
科学(78404)
(67849)
财经(63551)
研究所(60774)
(59962)
中心(58368)
(57710)
(57247)
经济学(52402)
业大(51023)
北京(50163)
(49004)
师范(48563)
经济学院(47318)
农业(46925)
财经大学(46540)
(46383)
基金
项目(232945)
科学(182500)
研究(172451)
基金(168503)
(146182)
国家(144990)
科学基金(122637)
社会(110745)
社会科(104945)
社会科学(104915)
(90174)
基金项目(89336)
教育(77590)
自然(76116)
(75913)
自然科(74231)
自然科学(74205)
自然科学基金(72854)
编号(69650)
资助(69004)
成果(58549)
重点(53018)
(52709)
(52278)
课题(48415)
(47841)
国家社会(46223)
创新(44889)
教育部(44766)
(44652)
期刊
(190872)
经济(190872)
研究(122054)
中国(70536)
(69582)
学报(55547)
(54505)
科学(51307)
管理(48781)
大学(41581)
学学(39274)
农业(36462)
(35251)
金融(35251)
教育(33077)
财经(32318)
经济研究(32073)
技术(29993)
业经(28920)
(28023)
问题(25934)
(20858)
技术经济(19600)
(19544)
(19231)
统计(18123)
国际(18084)
商业(17206)
(17175)
理论(16941)
共检索到574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金秀  
现有研究成果以全国各地均质性为暗含的假设前提,关注产业间以及税种间的税负差异,而地区间税负差异几乎成为主流研究的盲点。我国按产业升级导向设计的现行税制和分税体制具有合理性,但在各地既有产业结构下,加大了地区间财税收入的差异,导致区域间财政经济失衡、各地间税负不公,地区税收和税负错位,从制度上阻碍了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本文基于我国三大地区的产业结构,拟破解税制导向的悖论,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蕊  李佩璇  
数字经济因其虚拟性、非中介化、崭新的价值创造模式等特点与传统税收治理体系不适配,使得区域税收分配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愈发扩大,这不仅与共同富裕的时代要求背道而驰,而且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如何应对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成为国内税收法律治理难题。综观域外,同为数字大国的美国率先探索各州税收利益衡平,Wayfair案及各州立法尝试为我国国内税收治理提供参考范式。回观国内,税权纵向配置作为决定税收分配体系的关键因素,是数字经济税收法律治理的核心。文章通过厘清数字经济时代税权纵向配置因何导致区域税收失衡,借鉴美国经验,试图构建与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相适配的税权纵向配置体系,以发挥其矫正功能,实现区域数字经济税收分配纠偏,促进数字经济有序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吕敏  晁然  徐彦斐  
在经济新常态下,优化产业结构和创新驱动已成为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必然选择。西部作为中国内陆腹地,承载着东部产业和国际产业西移的历史重任,未来的财税政策如何保障和引导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整体经济结构优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产业结构及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税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华,殷三平,余布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继军  
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解读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认为"人口红利"型国家往往引发贸易盈余,"人口负债"型国家多数对应着贸易赤字;人口结构所引起的经济失衡是不同国家、不同代际之间相互调配资源的产物,它使得资源在更广阔的时空中得以优化配置,是经济效率的一种体现;由于人口年龄结构长期中收敛于稳态,因而一国不可能永久性地陷入失衡。此外,针对我国人口老年化以及刘易斯拐点的逼近,应从人口出生率、人口退休年龄、国际移民政策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平滑人口年龄结构,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由"竞次"向"竞优"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国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困境,需求结构、国民收入分配、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等都处于非均衡状态。经济结构的失衡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必须调整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同时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减少结构摩擦,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洪福山  
一、失衡的危害。如果财富更多的向少数人手里集中,富人就要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使多数人失去社会的主体地位,社会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民主,也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果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乡村、一些地区、一些社会问题就会制约经济社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宇  佟琳  
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的重要命题。本文从分析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入手,提出产业结构升级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内在目标,并详细阐述了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最后结合国际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倪红日  
本文主要围绕三次产业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以下两个观点:一是三次产业优化应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作用,政府的财税政策只能起助推作用,为此需要把握财税政策作用于市场的"度";二是在总结分析我国当前财税政策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认为对于产业结构优化的需求侧财税政策弱于供给侧,今后需要加强需求侧财税政策和制度建设,并为此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斌  
本文通过测算出我国1980-2009年产业结构系数,以政府支出、税收、产业结构系数为变量,运用VAR模型分析政府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冲击效应,得出结论: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的变动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产业结构的变动有25%的贡献度由政府投资支出和税收来解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显林  
笔者利用1997年~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在探讨财税政策演进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分析财税政策演进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总体影响效应和地区差异效应。研究发现:财税分权越大,越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地方税费与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多数支出项目和规模呈较强促进效应,但科教支出呈轻微负相关;具体支出项目对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效应。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莹  史忠良  
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税收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现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而税收连年高速增长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宏观税负率的不断上升,综观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界对此提出的种种解释,均强调了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推动作用。本文利用2007年统计数据,对中国各地区间税收负担率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证明在现行税制下,第三产业的发展与税收增长之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建军  崔春梅  
产业集聚导致特定空间的商务成本变动,是推动产业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寻求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商务成本内在构成纳入分析框架,分析不同产业对商务成本构成敏感度的差异导致它们在特定区域内的协同定位;文章基于199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商务成本的不同构成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均衡关系及动态影响,认为产业结构不同形态对商务成本不同构成的敏感度差异使二者的动态影响呈现多元效应,差异化的商务成本控制战略有利于产业链的离散化布局和区域分工的形成。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贺菊煌  
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衡量贺菊煌一、衡量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度的指标令:m=地区数,n=产业部门数,xij=地区i第j产业产出占该地区总产出的比重,Si=(Xi1,Xi2,...,Xin)=地区i的产业结构向量。其中,0≤Xij≤1(i=1,2,......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杨  徐少华  杜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态。通过分析2011—2019年我国各省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与对应税收可以发现,我国区域税收与税源背离仍然存在。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税收与税源的背离通过侵蚀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和税收管辖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基于此,应矫正税收与税源背离,以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