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17)
2023(18465)
2022(16226)
2021(15183)
2020(13065)
2019(30326)
2018(30226)
2017(59378)
2016(32541)
2015(36929)
2014(37226)
2013(37024)
2012(34436)
2011(31116)
2010(31137)
2009(29233)
2008(29085)
2007(26087)
2006(23101)
2005(20758)
作者
(97576)
(81175)
(80838)
(77325)
(51702)
(39284)
(36946)
(31832)
(30816)
(29275)
(27654)
(27464)
(25972)
(25966)
(25477)
(25318)
(24764)
(24246)
(23492)
(23382)
(20374)
(20221)
(19930)
(18723)
(18297)
(18165)
(18123)
(18060)
(16673)
(16205)
学科
(131699)
经济(131536)
管理(92340)
(89550)
(71789)
企业(71789)
方法(61974)
数学(54257)
数学方法(53507)
(39023)
(37778)
中国(35020)
(30423)
业经(27926)
地方(26436)
(25702)
(25466)
贸易(25453)
农业(25333)
(24702)
(22437)
(22353)
财务(22269)
财务管理(22213)
(21027)
企业财务(21000)
银行(20951)
税收(20941)
理论(20848)
(20760)
机构
大学(474966)
学院(473183)
(189133)
经济(184987)
管理(181310)
研究(160606)
理学(156136)
理学院(154344)
管理学(151329)
管理学院(150505)
中国(120889)
(102016)
科学(101989)
(91948)
(83777)
(83550)
研究所(75866)
业大(73644)
中心(72719)
财经(72319)
(71086)
农业(65881)
(65328)
北京(64912)
(61620)
师范(60944)
(57603)
(57346)
经济学(57152)
财经大学(53421)
基金
项目(314331)
科学(244356)
基金(226553)
研究(224778)
(199504)
国家(197888)
科学基金(167500)
社会(139133)
社会科(131681)
社会科学(131643)
(122589)
基金项目(119439)
自然(111172)
自然科(108533)
自然科学(108500)
自然科学基金(106518)
(103902)
教育(103401)
资助(95732)
编号(92239)
成果(75515)
重点(70663)
(69010)
(66805)
(63924)
课题(63402)
科研(60930)
创新(59807)
教育部(58377)
大学(58175)
期刊
(208054)
经济(208054)
研究(142297)
中国(86041)
学报(80200)
(75097)
科学(71218)
(70782)
管理(65089)
大学(59433)
学学(56079)
农业(51119)
教育(48366)
(40915)
金融(40915)
技术(40117)
财经(34827)
业经(33900)
经济研究(33586)
(29778)
问题(27885)
(26241)
图书(23371)
技术经济(23127)
统计(23011)
(22917)
理论(22538)
(22189)
商业(21294)
科技(21252)
共检索到700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李梦佳  
本文探讨了我国地区间增值税负担与增值税收入归属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从对比课征增值税常用的两种原则(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入手,比较了1998~2009年我国四大经济区域的地方增值税收入、工业增加值和最终消费的关系,证实了在商品流动时,生产地与消费地的不完全重合,导致生产地原则下增值税负担与增值税收入归属之间存在不对称现象。这一不对称性会引发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异,从而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应在维持生产地原则的前提下,进一步改革增值税的分享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夏岚  刘怡  
我国增值税收入的地方政府分享部分,实际上主要是按生产者所在地在各地区间分配,我们称之为"生产地原则"。由于增值税是间接税,而且是价外税,其税负实际是由消费者最终负担的。目前的这种分配准则,事实上造成了税收收入归属与税负归属的不一致,扭曲了政府与市场参与者的行为。采用"消费地原则"分配地方级增值税能很好地避免上述扭曲的出现。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发现各地方所占商品的生产流通增值税环节以及这些环节的增值率和商品的地方销售占全国的比例是影响两种分配方式下地方实际税收收入差异的因素;同时借用现有各省消费数据具体衡量发现,采用当前生产地原则较消费地原则下的地方增值税分配存在相当程度的财富逆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怡  张宁川  
随着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增值税分享对地方收入的影响凸显。本文以增值税地区间横向分享的生产地原则和消费地原则为基础,模拟测算不同分享方案对地方的影响。文章认为,考虑消费地原则,可以促使地方政府将服务重点由企业转向居民,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邹林  余杨  房敬学  
我国现行土地增值税宏观税负水平较低且易受政策影响,微观税负表现为相对不均衡。因此,现行土地增值税并未完全起到组织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的作用。本文从宏观及微观角度,利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土地增值税税负进行了实证测算和分析,得出现行土地增值税名义税率畸高而实际税负畸低的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怡  张宁川  耿纯  
增值税作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地方分成部分由地方按税收缴纳地分享会导致资源配置扭曲、生产过剩加剧、地区间财力差距拉大,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按照消费地原则确定地方分成部分的增值税收入归属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消费地原则的实施需解决现行消费统计指标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社会消费品和服务零售总额"指标,并使用2019年相关数据测算了地方按照消费地原则分享增值税对各个省份财力的影响,对如何改进消费统计以支撑消费地原则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肖红  
增值税不一定能全部转嫁,它不是完全由消费者负担的,而是由消费者、企业所有者、工人一方或多方共同负担的税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颂东  
增值税的生产地征收、税负转嫁和货物或劳务的跨地区流转共同构成了税收归属和税负归宿背离的基本条件。鉴于增值税税基的流动性等,应坚持生产地征税原则,但应以居民消费支出为依据对增值税的地方留成部分重新分配,消除税收收入归属和税负归宿的地区间背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振中  孙文峰  
我国增值税地方收入分享采用的是生产地原则。这一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营改增后会进一步加剧。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全面分析了当前五种消费地课税模式及其实践,指出我国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让增值税回归中性,而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实行消费地原则,改革伊始可先推行统一增值税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区域间横向增值税分配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可行集成增值税模式,通过增值税划归中央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开征零售税等一系列改革手段,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地方政府回归本位,减少对生产环节资源配置的扭曲。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振中  孙文峰  
我国增值税地方收入分享采用的是生产地原则。这一原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营改增后会进一步加剧。本文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全面分析了当前五种消费地课税模式及其实践,指出我国下一步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让增值税回归中性,而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实行消费地原则,改革伊始可先推行统一增值税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区域间横向增值税分配制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实行可行集成增值税模式,通过增值税划归中央税、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开征零售税等一系列改革手段,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地方政府回归本位,减少对生产环节资源配置的扭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之刚  丁琳  吴斌珍  
本文提供了一个实证研究 ,考察了 2 1个行业 1 0 0家企业的税收情况 ,比较了不同行业以及内外资企业税收负担的差异 ,分析了差异的数量和成因。在样本企业范围内研究工作证实 :资本构成高的企业增值税负担更重 ;内资企业的增值税负担高于外资企业的现象并不显著 ;内资企业所得税负担远高于外资企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默如  
学者们提出的方案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将改革后这些行业的增值税归属,继续执行原来的营业税分成机制,即仍然归属省级及以下的地方政府所有;第二种是将改革后这些行业增值税与现行增值税的分成机制相统一,即按中央占大头、地方占小头方式分成。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景明  何平  
提高直接税比重、扩大"营改增"范围需要对居民流转税负担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分析居民流转税税负,为相关税制改革提供路径依据。文章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对于个人来讲,增值税和营业税负担高于个人所得税负担;我国居民增值税和营业税总体税负具有累退性特征;个人所得税的累进性可以部分抵消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累退性。并据此提出要提高直接税比重,通盘设计不动产转让改征增值税和个人住房保有环节课税,减并增值税税率要充分考虑保护居民基本生活消费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宝锋  付燕妮  李超民  
增值税是我国的第一大税种,对居民收入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构建税收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编制2018年中国社会核算矩阵,从收入端和消费端对增值税税负归宿与调节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从增值税税负归宿来看,农村居民消费端税负略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端税负高于城镇居民,总税负也高于城镇居民。(2)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效应来看,增值税扩大了农村及全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由于收入效应的累进性较强,增值税缩小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3)从研究方法来看,调节收入分配效应分析相较税负归宿分析研究更全面,结论更客观准确。应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调整税率结构,加大其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并提高精准性,以更有效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龙新民  
从理论和经验两个角度对东北地区部分行业增值税转型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税负影响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转型对范围内内资企业有利;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新增投资比例越高,对企业越有利;转型有利于减轻范围内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之间税负不公的现象;范围外内资企业处境劣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聂海峰  刘怡  
使用最新的投入产出表和城镇家庭消费数据,本文研究了近年来不同收入家庭的增值税的负担分布及累进性的演变情况。研究发现,近年来所有家庭负担的税收比例都在增加。增值税是累退的,低收入家庭负担的增值税与收入比例高于高收入家庭,这一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增值税转型等结构性减税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居民的税收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