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86)
2023(9715)
2022(8464)
2021(7650)
2020(6774)
2019(15608)
2018(15665)
2017(31630)
2016(17046)
2015(19315)
2014(19673)
2013(20045)
2012(19313)
2011(17975)
2010(18325)
2009(17577)
2008(17279)
2007(15872)
2006(14194)
2005(13170)
作者
(52133)
(43903)
(43498)
(42007)
(27652)
(20987)
(20129)
(17054)
(16272)
(15577)
(15037)
(14510)
(13953)
(13951)
(13710)
(13641)
(13121)
(12989)
(12676)
(12620)
(11179)
(10909)
(10649)
(10069)
(9964)
(9909)
(9596)
(9523)
(8918)
(8564)
学科
(97558)
经济(97484)
管理(46423)
(43897)
方法(38241)
数学(34522)
数学方法(34312)
(32928)
企业(32928)
中国(23748)
(22581)
地方(22462)
(19630)
(17811)
(17089)
业经(16902)
(16128)
贸易(16120)
(15551)
农业(14942)
地方经济(14757)
(13937)
银行(13909)
(13445)
金融(13442)
(13392)
环境(12550)
(12070)
(12043)
产业(10730)
机构
大学(267148)
学院(266298)
(126087)
经济(123741)
管理(98557)
研究(94917)
理学(84079)
理学院(83095)
管理学(81891)
管理学院(81388)
中国(72685)
(56978)
(56005)
科学(55394)
(49517)
财经(45459)
研究所(44597)
(43299)
中心(42074)
经济学(40913)
(40885)
(39852)
经济学院(36833)
业大(36714)
北京(36048)
农业(34166)
(34084)
师范(33767)
财经大学(33367)
(33010)
基金
项目(163756)
科学(127994)
研究(119627)
基金(119127)
(103101)
国家(102275)
科学基金(86031)
社会(77889)
社会科(73864)
社会科学(73841)
基金项目(62960)
(62535)
教育(53990)
自然(53248)
(52704)
自然科(51927)
自然科学(51909)
自然科学基金(50983)
资助(49713)
编号(48301)
成果(39649)
(37624)
(37555)
重点(37186)
课题(33000)
(32821)
国家社会(32530)
教育部(32234)
科研(31307)
人文(31195)
期刊
(147978)
经济(147978)
研究(85189)
中国(46111)
(42587)
(39139)
学报(39074)
科学(36577)
管理(35621)
大学(29212)
学学(27834)
(27019)
金融(27019)
农业(25856)
经济研究(25599)
财经(23703)
业经(22520)
技术(21972)
(20536)
教育(19960)
问题(19937)
(16233)
技术经济(15706)
商业(14892)
统计(14764)
理论(13502)
国际(13462)
(13138)
经济问题(12588)
世界(12564)
共检索到40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科  
文章构建了一个旨在说明经济结构影响资本、劳动力、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阈值面板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说明,以提高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方向的经济结构调整,是降低经济增长对能源的强依赖,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稳步提高的重要举措。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婕  王琴梅  姚宇  
本文分析经济结构变动对西北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利用1990~2009年间西北五省区的数据,通过Panel Data模型构建,具体比较了工业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权结构、对外开放度各自的变动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原因,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西北地区能源效率的改进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罗威  
本文假设我国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是西部与东部地区人均GDP差异的函数,然后同其他回归变量一起检验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使用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估计。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第一,总体而言,西部与东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的收敛,西部与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但收敛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不同西部省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是收敛还是发散存在差异。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要鼓励和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能源禀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差异进行合作,走能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区域平衡增长道路。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秀梅  刘玉玲  陈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陶立新  
目前中国经济系统的地区结构状况很不合理,对此可以用地区结构失衡的测度模型来加以衡量。导致我国地区结构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促进公平竞争及要素自由流动来实现我国地区结构的优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我国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课题组  鲁玲  
本文分别利用协整理论、主成分回归法对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为实现经济增长与节能降耗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之间有比较大的相关性。加快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我国实现节能降耗目标的关键所在,包括积极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能源产出效率、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  齐晔  
本文从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增量分解双向入手,兼顾产业部门、行业部门结构,剖析1996-2011年我国经济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表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减缓了产业部门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促进作用,重点耗能行业经济增速下降使行业部门结构变化转向节能。我国目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出口依赖型经济、地方政府经济利益的追求都使重化工业化趋势愈加明显,严重制约经济结构的调整。"十一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成效显著,但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积极财政政策,在短期内拉动了重点耗能行业的增长,造成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阻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应当控制经济增速,构建消费主导模式,加快...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晓玲  孔垂铭  
本文运用2013年至2016年中国七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数据、交易市场所在省份的产业结构变化值、能源消费量、研发水平、教育水平等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破排放权交易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额对产业结构变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中国应当采取加快建立一体化的碳交易市场、设置柔性总量限制目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碳资产管理和提高碳减排技术、建立碳交易信息平台和碳咨询机构、培育第三方核证机构等积极措施,有力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以促进地方经济结构优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钟华  李立辉  
一、引言 在评价地区经济近年来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时,人们都认识到地区经济要进一步增长面临着很大困难。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不仅是地区经济的“九五”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在下世纪初能否持续增长的基本因素。对地区产业结构研究,分析各产业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有利于了解各产业劳动力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利于比较各产业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中的竞争优势和潜力;从而为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崔炜   满延春   杨汝岱  
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收敛性问题关乎“碳中和”和高质量发展两个目标的实现。本文研究区域间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结构的收敛关系,并探究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结构都存在显著的收敛趋势,区域间经济增长的收敛会显著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趋同,平均来看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差异每降低1%,西部与东部的煤炭消费占比差距下降0.663%。其次,我国不同区域间能源结构的收敛速度差异大,清洁能源资源丰富的省份的收敛速度更大;动态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我国是逐渐从耗能型发展转变为节能型发展,且2017年后我国“煤改清洁能源”目标取得显著成效。此外,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率、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和环境规制的差距缩小是能源结构趋同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平衡发展能促进西部地区使用清洁能源替代煤炭能源,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趋同,意味着通过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能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绪梅  
我国的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农业和非农业以及城乡之间存在明显区域差距,经济结构的二元性越来越强。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水平的巨大差异和国家的农业投资政策是不容忽视的两个因素。推进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必须树立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加大对农业的投入、积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镇化步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杜平  王君  
“十五”期间 ,我国一些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提高产业水平和企业效益 ,这是保障我国最终实现工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 ,通过对山西省的调研发现 ,目前结构调整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 ,必须在发展观念、机制创新和政策设计等方面采取新的思路 ,要实事求是的对这类地区的问题予以分类指导和加以特殊扶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谢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差异逐渐扩大。本文认为引起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则是其主要原因。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分为9种类型,分析了每一类型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并指出产业结构的变动仍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将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金荷  
新型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降低能源强度(单位产值消耗的能源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本文首先对能源效率、节能的内涵进行界定,从能源物理效率、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品能耗等方面分析了我国能源效率的现状特征,以及与先进能源效率水平国家的差距,基于产值能耗与经济结构调整关系的分析,提出了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海建  
一、引言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内外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充分地说明,能源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有一定的规律性。能源的需求有两层含义,一是生产需求,另一是最终需求领域的需求。能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在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