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9)
- 2023(12379)
- 2022(10977)
- 2021(10236)
- 2020(8660)
- 2019(20092)
- 2018(20337)
- 2017(39910)
- 2016(21492)
- 2015(24413)
- 2014(24712)
- 2013(24833)
- 2012(23256)
- 2011(21333)
- 2010(21595)
- 2009(20234)
- 2008(19630)
- 2007(17466)
- 2006(15851)
- 2005(14327)
- 学科
- 济(108966)
- 经济(108863)
- 管理(61618)
- 业(57630)
- 企(47114)
- 企业(47114)
- 方法(43797)
- 数学(37872)
- 数学方法(37537)
- 中国(26507)
- 地方(24850)
- 农(24314)
- 业经(21702)
- 学(21690)
- 财(21471)
- 制(18234)
- 贸(17739)
- 贸易(17725)
- 易(17139)
- 农业(16319)
- 和(15741)
- 地方经济(15309)
- 银(15045)
- 环境(15042)
- 银行(15007)
- 理论(14713)
- 融(14544)
- 金融(14542)
- 行(14428)
- 技术(13064)
- 机构
- 大学(326945)
- 学院(323786)
- 济(140183)
- 经济(137306)
- 管理(128199)
- 研究(111573)
- 理学(110525)
- 理学院(109265)
- 管理学(107627)
- 管理学院(107038)
- 中国(82645)
- 京(70009)
- 科学(66923)
- 财(63128)
- 所(56600)
- 研究所(51282)
- 财经(50757)
- 中心(48543)
- 农(47423)
- 江(46241)
- 经(45849)
- 业大(45220)
- 北京(45065)
- 经济学(43036)
- 范(42317)
- 师范(41983)
- 院(39882)
- 经济学院(38537)
- 州(37909)
- 财经大学(37632)
- 基金
- 项目(211909)
- 科学(165849)
- 研究(156802)
- 基金(153295)
- 家(132573)
- 国家(131511)
- 科学基金(112165)
- 社会(99047)
- 社会科(93830)
- 社会科学(93805)
- 基金项目(81572)
- 省(81046)
- 自然(71552)
- 教育(70640)
- 自然科(69790)
- 自然科学(69775)
- 自然科学基金(68515)
- 划(68290)
- 编号(64261)
- 资助(63834)
- 成果(52876)
- 部(47301)
- 重点(46847)
- 发(46169)
- 课题(43736)
- 创(43119)
- 教育部(40631)
- 国家社会(40279)
- 创新(40253)
- 科研(39900)
- 期刊
- 济(161024)
- 经济(161024)
- 研究(102622)
- 中国(55506)
- 管理(48556)
- 学报(47575)
- 科学(44986)
- 财(44905)
- 农(42842)
- 大学(35940)
- 学学(33856)
- 教育(31743)
- 农业(29924)
- 融(28773)
- 金融(28773)
- 技术(27616)
- 经济研究(26366)
- 财经(25434)
- 业经(24462)
- 经(21779)
- 问题(21420)
- 技术经济(17680)
- 理论(17243)
- 贸(16324)
- 图书(16185)
- 实践(15476)
- 践(15476)
- 现代(15426)
- 商业(15235)
- 科技(14568)
共检索到481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于龙
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国家统计局综合司严于龙鉴国内外关于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研究结果,把经济竞争力的研究引进国内地区之间,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竞争力提高,应该取决于竞争力水平的全面提高。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一些省区的面积和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马凌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经济竞争力 影响因素 河南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超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泛珠三角经济圈构建和西部大开发实施,这三大历史机遇再次把环北部湾地区推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全面提升这一区域经济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环北部湾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环北部湾地区城市体系,达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最佳社会效果的目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双
海洋经济竞争力是评价海洋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方面,文章在确立具体衡量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海洋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利用DEA方法对我国主要海洋经济区的海洋经济竞争力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剖析了影响海洋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未来提升海洋经济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洋经济 竞争力 DEA分析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倪鹏飞 王海波
研究中美竞争力对于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竞争力框架和指标体系.利用对关键构成要素异质性的认识.结合竞争力的表现与构成指标数据,从当前状况、历史变化和全球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美竞争力。研究发现:核心要素水平决定中美竞争力的高下,中美国家竞争力正发生结构趋同的变化,中美在较多的共同领域领先世界多数国家。预测表来中国竞争力有可能超越美国,建议中国应在"扬长补短抓关键"原则下,实施中国竞争力提升的四项战略。
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中美比较 要素异质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钱文荣 黄祖辉
就本质而言,经济竞争力就是经济主体在博弈均衡状态所能赢得的比较利益分配份额,包括经济主体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合争力")和经济主体与其同行之间的非合作性竞争能力(即经济"分争力")两个方面。在没有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分工双方的经济竞争力("合争力"),在总量水平上总是势均力敌,而在要素平均水平上则与双方的总投入水平成反比(亦即与生产率水平成正比)。在存在同行竞争者的情况下,各方的竞争力主要与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合作程度和生产率水平这两大因素有关;但就同行竞争者之间的"分争力"而言,生产率水平仍然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比较利益 分配法则 经济竞争力 决定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申恩平
分析了我国块状经济形成的特点和目前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提出了我国西南山区、西北地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地域,不易套用沿海地区的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应顾及环境、资源和城市化发展,通过人口、地理、交通、资源等全方位评价,完善本地的块状经济。
关键词:
块状经济 区域竞争力 块状工业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套
依据区域科技竞争力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概念及文献研究的高频指标,构建了评价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区域科技和经济竞争力的匹配度和协调度,并对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对科技投入、产出、工业企业研发投入与经济水平作用关系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并针对区域科技和经济竞争力匹配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柴正猛
比较了国际上常用的两种国际竞争力计算方法 (IMD或WEF) ,指出了它们的异同 ,分析了东亚经济模式的共同特点 ,用IMD或WEF的统计数据对东亚八个经济实体 (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 )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指出政府政策对各国综合竞争力的影响。本文的比较分析结果对深入认识东亚经济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综合竞争力 东亚经济 IMD WEF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阳
“郡县治,则天下治。”因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制约因素。因而,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而提升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加快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培育和发展集群经济,为促进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侯经川 黄祖辉 钱文荣
创新活动包括"效率改进型创新"和"产业垄断型创新"两类。分析表明,同样程度的任何创新都具有同样程度的相对竞争力提升效应,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绝对竞争力水平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效率改进型创新"而言,"顺势创新"和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类似的双赢效应,但前者的双赢效应更强;而不导致比较优势逆转的"逆势创新"具有双输效应。
关键词:
创新 比较优势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