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3)
- 2023(14999)
- 2022(12831)
- 2021(11926)
- 2020(10157)
- 2019(23204)
- 2018(23343)
- 2017(45853)
- 2016(24704)
- 2015(27942)
- 2014(27884)
- 2013(28146)
- 2012(25905)
- 2011(23373)
- 2010(23563)
- 2009(22360)
- 2008(22210)
- 2007(20067)
- 2006(18131)
- 2005(16134)
- 学科
- 济(108605)
- 经济(108474)
- 业(99736)
- 管理(81365)
- 企(80873)
- 企业(80873)
- 农(48548)
- 方法(47559)
- 数学(38206)
- 数学方法(37875)
- 业经(33461)
- 农业(32270)
- 财(32041)
- 中国(28400)
- 制(23138)
- 务(21562)
- 财务(21502)
- 财务管理(21473)
- 地方(21044)
- 企业财务(20310)
- 贸(20237)
- 贸易(20226)
- 技术(20190)
- 易(19684)
- 和(18628)
- 学(18079)
- 策(18047)
- 理论(17775)
- 划(17029)
- 体(16903)
- 机构
- 学院(367078)
- 大学(362579)
- 济(154535)
- 管理(151664)
- 经济(151495)
- 理学(130700)
- 理学院(129403)
- 管理学(127649)
- 管理学院(126987)
- 研究(118663)
- 中国(92893)
- 京(77191)
- 财(70693)
- 科学(70380)
- 农(69230)
- 所(59479)
- 业大(56482)
- 财经(56427)
- 江(54576)
- 中心(54469)
- 研究所(53478)
- 农业(53043)
- 经(51146)
- 北京(48693)
- 范(45299)
- 师范(44975)
- 经济学(44875)
- 州(44040)
- 院(42124)
- 经济管理(41524)
- 基金
- 项目(240723)
- 科学(190255)
- 研究(180754)
- 基金(175089)
- 家(150521)
- 国家(149118)
- 科学基金(129296)
- 社会(115137)
- 社会科(108783)
- 社会科学(108753)
- 省(94262)
- 基金项目(93934)
- 自然(82381)
- 自然科(80423)
- 教育(80408)
- 自然科学(80405)
- 自然科学基金(79007)
- 划(77525)
- 编号(75687)
- 资助(70953)
- 成果(60582)
- 部(53719)
- 重点(52495)
- 发(52394)
- 创(51661)
- 课题(49735)
- 创新(47615)
- 国家社会(46822)
- 业(46423)
- 教育部(46016)
- 期刊
- 济(179116)
- 经济(179116)
- 研究(109412)
- 农(69158)
- 中国(66236)
- 管理(57257)
- 财(53847)
- 学报(52620)
- 科学(51132)
- 农业(46846)
- 大学(40998)
- 学学(38957)
- 融(36006)
- 金融(36006)
- 业经(34688)
- 教育(33866)
- 技术(31842)
- 财经(27523)
- 经济研究(26337)
- 问题(24518)
- 业(23817)
- 经(23524)
- 技术经济(20350)
- 理论(18467)
- 现代(18321)
- 商业(17954)
- 世界(17259)
- 科技(17225)
- 贸(17110)
- 版(17034)
共检索到546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慧 王怀明 孟令杰
本文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和已有研究出发,试图回答中国农业生产地区间差距是否会逐渐缩小的问题。在使用参数和非参数相结合的办法测算了全国29个省份1985—200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础上,对地区间差距进行了绝对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检验,结果显示,样本期间内,省份之间的农业TFP没有缩小的趋势,不存在绝对收敛,只有东部地区内部省份间的差距会无条件逐渐缩小,说明我国农业生产中不存在新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连水 尹碧波 刘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为先缩小再阶梯形扩大,而最近几年又再现轻微下降的苗头。在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演变中,牵涉到改革与发展双层面的诸多因素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农村居民地区收入差距和城镇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同中有异,但三者均初步显现出明显的倒U形拐点,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以缩小居民地区收入差距。
关键词: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 阶梯形 倒U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根荣 种璟
本文以促进消费为视角对城乡流通协调发展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分析了城乡流通二元结构现象及其对消费的制约机理;其次,将作用机理和实证量化这两方面的分析相结合,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城乡流通一体化综合指数进行量化测度,并利用格兰杰检验证实了城乡流通二元结构对于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最后,以促进消费为视角提出推动城乡流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扩大消费 城乡流通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长庚 王迎春
本文发展出一个衡量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并分解出构成总收入的各类收入基尼系数及其对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的计算方法。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3—2010年按收入五等份分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的有关数据,测算出农民各类收入的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和贡献率情况。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增长尤为迅速,农民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占据了绝对份额;我国农民收入差距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各类收入中财产性收入差距最大,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纯收入差距对农民纯收入差距的贡献最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强 丁慧媛 李宪宝
本文使用1978—2009年沿海11省市区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以及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及其构成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综合效率在时序演进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幅度较明显,但属于技术诱导型增长模式,技术效率低下、粗放式经营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沿海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改善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月金
起初,私营农业保险市场失灵和农业保险福利分析是国外研究人员重点关注的农业保险研究领域,其目的是为政府补贴与政策干预寻找理论依据。理论界主流的观点是要求政府提供补贴,建立公共农业保险制度。当公共农业保险制度面临问题时,例如政府财政压力、政府定价不当、管理成本过高和激励不足等,研究者开始反思传统的农业保险制度供给体制,强调要解决农业保险问题必须依靠市场的方法,探讨基于市场运作的新型农业风险管理方式,例如指数保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光和 王建洪 王定祥
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是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农户行为的碳排放评价体系和模型,测定和预测了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的碳排放变动水平与趋势。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碳排放以平均每年5%的速度持续增长,由于各因素变化率VAR检测值的分化,未来农业碳排放增长率表现为进一步升高的趋势。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碳排放 变动趋势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冲
笔者描述了1996年~2008年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差距的变化趋势,并运用Lerman和Yitzhaki扩展的基尼系数分解方法,从收入来源结构上寻找农民收入差距的根源。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是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的主要原因,其贡献度在60%以上,接下来依次为家庭经营纯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不平等弹性"的计算,笔者推测我国2000年之后推行的各项惠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省际间农民收入的差距。
关键词:
收入来源 收入差距 结构分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樊纲
本文考察我国 2 0世纪 80年代和 90年代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 ,分析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的配置与流动状况及其动因 ,考察这些因素对地区差距变化的作用 ,同时也考察制度变革和结构变化等因素对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判断地区差距变动的未来趋势 ,并分析在不妨碍经济效率的前提下 ,哪些政策因素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
关键词:
地区发展 收入差距 要素流动 趋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丁晓晓 孙东旭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省级数据,直观展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深入解析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分布态势;基尼系数双维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总体呈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相邻省份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有的放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召元 李善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持续扩大的历程。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近年来我国的地区差距发展趋势出现了一定的变化,2000—2004年,我国的地区差距仍然在持续扩大,但扩展的速度比20世纪90年代有所减缓,2004年出现了地区差距缩小的迹象。本文考察了地区差距变化的决定因素,发现中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收敛性,同时也存在促使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因素,通过对地区经济增长进行分解,本文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地区差距发展变化的贡献。
关键词:
地区差距 经济发展 条件收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辛翔飞 秦富
本文通过计算不平等指数,分析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趋势,并通过指数分解法分别计算东中西地区内部和地区间的差距程度。研究表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东中西地区内部的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在减小,但地区间的差距在扩大;东部地区形成了“富裕俱乐部”,西部地区并未形成“贫穷俱乐部”。
关键词:
农业生产力 地区差距 结构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穆月英
我国农业发展中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地区差距,运用标准回归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农业发展地区差距的成因分三个时期、并按照农业内部因素和农业外部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来说,BC技术比M技术的影响程度大。
关键词:
中国农业 地区差距 计量分析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延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改变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现状,到2035年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本文对我国近30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影响因素贡献度的动态演变进行描述和量化分析,建立了基于1990-2018年我国分省数据的面板模型,对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长期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走势的变化主要由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农业与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比值、农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的比值是决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拐点已经基本到来,未来将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基于此,应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就业中非农就业的比重、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工资的比值等方面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