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0)
- 2023(6460)
- 2022(5525)
- 2021(4914)
- 2020(4155)
- 2019(9244)
- 2018(9123)
- 2017(19241)
- 2016(10026)
- 2015(11391)
- 2014(11364)
- 2013(11771)
- 2012(11459)
- 2011(10760)
- 2010(11124)
- 2009(11009)
- 2008(10825)
- 2007(9925)
- 2006(9548)
- 2005(9048)
- 学科
- 济(66845)
- 经济(66796)
- 管理(29138)
- 业(25101)
- 税(21675)
- 方法(20437)
- 税收(20234)
- 收(20065)
- 企(19370)
- 企业(19370)
- 数学(18226)
- 数学方法(18180)
- 中国(16761)
- 地方(16238)
- 财(15469)
- 农(12950)
- 制(12626)
- 地方经济(12263)
- 业经(11425)
- 学(9843)
- 体(9710)
- 贸(9672)
- 贸易(9664)
- 银(9499)
- 银行(9495)
- 易(9336)
- 行(9208)
- 融(8940)
- 金融(8940)
- 环境(8572)
- 机构
- 学院(159487)
- 大学(159429)
- 济(82702)
- 经济(81233)
- 研究(58644)
- 管理(56935)
- 理学(47477)
- 理学院(46992)
- 中国(46645)
- 管理学(46576)
- 管理学院(46262)
- 财(44568)
- 财经(33492)
- 京(33267)
- 经(30012)
- 所(29687)
- 科学(29441)
- 经济学(27767)
- 研究所(25730)
- 经济学院(24825)
- 中心(24513)
- 财经大学(24406)
- 江(24359)
- 北京(22300)
- 院(20287)
- 州(19302)
- 农(18567)
- 范(18470)
- 师范(18388)
- 科学院(16770)
- 基金
- 项目(86821)
- 科学(67980)
- 研究(67728)
- 基金(63442)
- 家(53454)
- 国家(53065)
- 社会(46354)
- 科学基金(44516)
- 社会科(44024)
- 社会科学(44010)
- 基金项目(32376)
- 省(31428)
- 教育(29109)
- 编号(27391)
- 资助(26528)
- 划(26276)
- 成果(24310)
- 自然(23973)
- 自然科(23304)
- 自然科学(23297)
- 自然科学基金(22865)
- 部(20396)
- 发(20380)
- 国家社会(20002)
- 重点(19469)
- 性(18915)
- 课题(18741)
- 教育部(18009)
- 社科(17720)
- 人文(17649)
共检索到265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建芳 高艳荣
在地下经济规模测度方面,现金比率法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方法。我国由于现金交易量庞大,该方法更具有适用性。本文对我国1999年-2014年地下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地下经济规模自2008年以来出现较明显起伏变化;由地下经济所导致的税收流失比率呈下降趋势,但绝对规模值仍较大,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鉴于此,提出应加强廉政建设、推进结构性减税、打击逃税行为、促进公开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秦汝钧
全世界都面临地下经济问题。由于处于转轨期和发展中阶段,中国地下经济很活跃,用现金比率法测算已占 GDP的 10%左右。中国地下经济呈现出规模大、范围广、波动明显和政府人士介入严重等特点。地下经济导致大量遵从性税收流失,产生财政收入效应、资源配置效应和收入分配效应。治理地下经济与税收流失,应从纳税人不遵从纳税的原因出发,但根本之计是通过深化改革规范和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辛浩 王韬
近10年来,地下经济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新热点。现金比率法是国内外学者对地下经济规模测算较常用的方法,但现金比率法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不断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因素的挑战。本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点,对现金比率法进行修正,通过实证研究测算我国地下经济规模及其造成的税收流失。
关键词:
地下经济 税收流失 现金比率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严昌涛
:“地下经济”是与商品经济并存的一种特殊经济现象 ,其存在的广泛性和危害的严重性已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如何对“地下经济”活动进行有效治理是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税收和“地下经济”之间固有的紧密联系 ,世界各国都把税收杠杆作为治理“地下经济”的一种重要工具。本文从税收角度对我国的“地下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治理“地下经济”的税收对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晴 张斌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是由要素禀赋变化导致的。经济增速维持在7.5%左右,经济结构的优化是新常态的主要特征。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调整对税收增长的趋势和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未来房地产税收贡献率的下降和"营改增"及增值税全面转型形成的减税会对稳定税负带来较大压力,因此需要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提高直接税对税收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
经济新常态 税收增长 税制改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志勇 王希瑞 刘畅
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嬗变,更对税收治理模式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演化过程中,税收征管应更加突出自然人的纳税主体地位,税收治理也要逐步向多元治理模式转移,要兼顾市场地的税收利益,积极参与国际税收治理变革的大潮。由此,逐步形成共治共享的税收治理新格局,以实现数字经济业态下税收治理模式的再造。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税收治理 税收征管 以数治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海涛
地下经济作为一种"影子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部分,成为影响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其规模的扩大不仅破坏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准确性,冲击着现有的经济理论,更为重要的是,给宏观经济调控带来种种困难和障碍。因此,估算我国的地下经济规模,分析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祝华凤
运用建国以来(1952~2008年)的山东省相关数据,在对其进行长期趋势分离的基础上,构建变量间的VEC模型,利用IRF函数探讨两者间的动态协同机制。当给tax一个正向冲击后,对lngdp的作用在前4期一直保持在0位,第4期后逐渐呈下降趋势;当给lngdp一个正向冲击后,对tax的作用在前2期一直保持在0位,第4期后逐渐呈下降趋势。并依据研究结果,对税收政策调整提出一些相关建议。
关键词:
HP VEC 税收 GDP 经济效应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怡建
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明显放慢,但结构趋于调整优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此同时,税收增长也呈现新趋势,即税收增速加速下滑,但与GDP增速进一步趋同;税收占GDP比重仍在提高,但宏观税负趋于稳定。一、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出口、投资、消费需求动力明显不足。进出口增长3.4%(按美元计算),低于2013年的7.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7%,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扈洪波 张天犁
七十年代中期发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滞胀”被作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直接后果,引起人们普遍的反省和批评,并由此使具有反凯恩斯主义色彩的各种学说在经济政策领域占了上风,如货币学派和供应学派等。他们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八十年代以后,世界性的税制改革浪潮骤起,降低税率、减少优惠、严格管理成了税改的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元存
近年来,偷税、骗税等涉税违法案件出现了许多新的动向和变化,呈现出由明向暗、由浅向深层次发展的趋势。因此,税务部门应加强对不法分子作案手段和特点的研究,及时发现并予以严厉查处,以减少税收流失。
关键词:
税收流失 偷税 骗税 税收信息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邵莹
一种经济现象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有正、负之分。正的经济效应是指那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经济效应;负的经济效应是指那些对国民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蒲文燕 卢倩
自1994年以来,我国税收增长先后经历了1994~2007年的"超高速增长"阶段、2008~2011年的"触底反弹"阶段以及2012年以来的"理性回归"阶段。从中长期看,随着转方式与调结构改革的深入推进,税制体系的不断完善与税收征管能力的有效提升,我国税收将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稳健增长通道,但在短期会经历一个增速放缓的"阵痛期"。
关键词:
税收增长 路径 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