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11)
2023(3692)
2022(3338)
2021(3354)
2020(2841)
2019(6996)
2018(6917)
2017(13323)
2016(7266)
2015(8615)
2014(8636)
2013(8841)
2012(8763)
2011(8169)
2010(8434)
2009(8027)
2008(7941)
2007(6788)
2006(6297)
2005(6018)
作者
(20878)
(17302)
(17163)
(16627)
(10845)
(8319)
(8025)
(6627)
(6376)
(6207)
(5782)
(5612)
(5609)
(5493)
(5437)
(5268)
(5075)
(5049)
(4970)
(4939)
(4442)
(4106)
(4097)
(4005)
(3913)
(3907)
(3789)
(3779)
(3520)
(3387)
学科
(31906)
经济(31880)
管理(18485)
(16944)
方法(14863)
数学(13924)
数学方法(13872)
(13451)
贸易(13446)
(13292)
中国(13131)
(11976)
企业(11976)
(11838)
(9944)
(8949)
(8468)
出口(8460)
出口贸易(8460)
(8312)
(7339)
银行(7332)
(7131)
(6172)
金融(6172)
(5307)
农业(5009)
税收(5008)
(5004)
(4976)
机构
大学(110041)
学院(107296)
(53027)
经济(52119)
研究(40157)
管理(39125)
中国(33566)
理学(32665)
理学院(32281)
管理学(31929)
管理学院(31715)
(27259)
(23935)
财经(20841)
科学(20644)
(20344)
(18994)
中心(17860)
研究所(17832)
经济学(17496)
经济学院(15987)
北京(15971)
(15775)
财经大学(15499)
(14703)
(14285)
(13802)
师范(13703)
(12506)
业大(12374)
基金
项目(61179)
科学(47893)
研究(47088)
基金(45291)
(38412)
国家(38139)
科学基金(31571)
社会(30791)
社会科(29315)
社会科学(29308)
基金项目(23322)
教育(21401)
(21312)
资助(19278)
编号(19136)
(19031)
自然(18345)
自然科(17861)
自然科学(17855)
自然科学基金(17529)
成果(16760)
(15455)
重点(13764)
(13594)
教育部(13460)
国家社会(13114)
课题(13038)
人文(12698)
(12562)
中国(12509)
期刊
(59498)
经济(59498)
研究(40068)
中国(22321)
(19760)
管理(15049)
(14746)
金融(14746)
学报(14088)
(13142)
科学(13131)
(11438)
经济研究(11069)
大学(11027)
教育(10634)
财经(10603)
国际(10123)
学学(9997)
(9152)
问题(9111)
农业(8923)
业经(8736)
技术(8499)
理论(7509)
实践(6717)
(6717)
世界(6143)
技术经济(5734)
图书(5671)
商业(5592)
共检索到181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植华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对能源消费进行过预测研究,一般认为,我国到2000年能源的消费量大致为14-15亿吨标准煤。能源生产预测也有学者研究过,但大都是与消费预测分开进行的。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将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在同一模型中进行预测研究,并且采用线性回归模型、非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平滑模型、线性回归——时间序列组合模型、非线性回归——时间序列组合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等六种模型同时对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进行预测,我们预测的结果:1995年前后,我国将出现全国性的能源缺口,其缺口量为0.5~0.6亿吨标准煤。现将其研究结果及有关问题作一介绍,并对弥补能源缺口,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雨  
通过对"十三五"城镇就业岗位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分别进行测算,"十三五"城镇就业需求净增量为53005500万人,2020年需求总量为4.564.58亿人;"十三五"城镇劳动力供给净增量为4200万人,2020年供给总量为4.53亿人。因此,若不发生大的技术革新和政策变迁,2016年2017年城镇劳动力将总体供过于求,但2018年2020年将供不应求,2020年供求缺口为500万人左右。针对城镇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双短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进步水平、稳定并提高劳动参与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雨  
通过对"十三五"城镇就业岗位需求量、劳动力供给量分别进行测算,"十三五"城镇就业需求净增量为5300~5500万人,2020年需求总量为4.56~4.58亿人;"十三五"城镇劳动力供给净增量为4200万人,2020年供给总量为4.53亿人。因此,若不发生大的技术革新和政策变迁,2016年~2017年城镇劳动力将总体供过于求,但2018年~2020年将供不应求,2020年供求缺口为500万人左右。针对城镇劳动力总量和结构性"双短缺",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技术进步水平、稳定并提高劳动参与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城镇劳动力供需平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玲  颜少君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格局进一步演化,面临的形势,更加不均衡、不确定和不可预期。在纠结和颠簸中前行的世界经济抑或出现几个拐点,将会成为今明两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新的趋势特征。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更多的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放的中国仍然是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玲  颜少君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地缘经济格局进一步演化,面临的形势,更加不均衡、不确定和不可预期。在纠结和颠簸中前行的世界经济抑或出现几个拐点,将会成为今明两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世界经济新的趋势特征。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实施更为开放的对外政策,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与更多的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开放的中国仍然是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锚。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1)行业竞争:由独家经营发展到多种经营并存。(2)商品竞争:由重视商品数量发展到注重质量、品种、价格、款式等方面。(3)流通竞争:由单渠道、多环节发展到多渠道、产销直接见面的购销协作关系。(4)信息竞争:由单纯靠资料、广告获取信息发展到全国各地建立商情服务组织。(5)服务竞争:由“坐门等客”发展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伯阳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深入,银行电子化是我国银行业今后的发展趋势,伴随这种趋势,我国银行系统将出现三种变革:一是银行不再是单纯经营存款、贷款、公款的金融机构,而成为具有多功能的超级金融百货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蒋立场  
自1845年英商丽如银行首先进中国,外商银行在近代中国存在和活动长达100余年。1949年前后,随着中国国内外环境变化及银行发展战略的转移,外商银行在华经营呈现收缩性调整态势。外商银行在近代中国的活动第一,由于中外不平等条约体系和租界制度,外商银行在中国享有种种特权,主要受母国或殖民地政府法律监管,活动范围大小与各列强在华势力消长密不可分。外商银行主要以各地租界和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美国有关专家日前指出,世界将出现中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和服务的新市场。一、通讯和信息业市场。二、环境市场。它由三部分组成:1、水和空气的净化设备市场;2、农业生物产品市场;3、能源市场。三、与修建世界各国基础设施有关。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越来越需要修建和加强基础设施,在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和机场等运输系统方面尤其如此。四、与人口老龄化有关。在发达国家,这一新市场就是为生存而参加保险,以便人到老年时手头不缺钱用。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台湾对外投资的金额以对大陆投资为最多,占总额的21.5%。台湾最权威经济组织——中华经济研究所预测,今年台湾在大陆的新投资额,总值将达15亿美元。而且台湾在未来的投资计划中,也以到大陆的投资为最大,投资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裘元伦  
1995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裘元伦本文题目上写的是“1995年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这个用语其实并非总是贴切的。因为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因素,有些在1995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有些则在1995年之后将继续发展。所肯定的一点只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俞敬忠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两大最紧迫的问题,即南方水稻生产下降,北方棉花生产滑坡,造成“米紧棉缺”的突出矛盾。这次南方沿海地区引发的粮价大面积波动,特别是米价暴涨,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虽然不正常的预期心理、抢购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说到底仍是市场供求规律在起作用,根子在于去年南方稻谷普遍减产,大米产销形势逆转。对此,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宗新  张雪娇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迷失"所能解释。为检验我国通胀产生动因,本文通过引入产出缺口、货币缺口进行建模,发现产出缺口对通胀有短期正向冲击,而货币缺口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主要且持续的根源。同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通胀效应具有助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房价的攀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缺口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控制房价也应成为管理部门调控通胀的重要手段。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楠  
据俄罗斯普通教育网2011年3月10日报道,莫斯科教育厅网站上公布了一则莫斯科市政府的决议方案。其内容是,莫斯科市政府计划在首都创建新型的学前教育中心,以发掘和培养儿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在峰  
在国家政策的培育和引导下,我国可能出现的消费增长热点主要有住房消费(包括住房相关商品消费),信息消费(包括电话、电脑及电子设备消费),汽车消费(包括摩托车、三轮车和农用两用车消费),旅游消费、家电消费和文化教育消费六个方面。⒈住房消费。城市居民住房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