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6)
2023(17479)
2022(14879)
2021(13880)
2020(11752)
2019(26680)
2018(26545)
2017(50559)
2016(28010)
2015(31244)
2014(30997)
2013(30607)
2012(28107)
2011(25249)
2010(25309)
2009(23630)
2008(23472)
2007(21102)
2006(18675)
2005(16567)
作者
(82713)
(68446)
(68328)
(64615)
(43350)
(32894)
(30854)
(26825)
(25893)
(24575)
(23101)
(23097)
(21778)
(21723)
(20970)
(20809)
(20723)
(20450)
(19669)
(19647)
(17246)
(16824)
(16631)
(15546)
(15534)
(15376)
(15237)
(15156)
(13686)
(13544)
学科
(110028)
经济(109894)
(99290)
管理(91040)
(87137)
企业(87137)
方法(50549)
数学(40848)
数学方法(40442)
(34458)
业经(32927)
(32905)
中国(30905)
农业(23942)
技术(23204)
(23123)
财务(23063)
财务管理(23034)
(22696)
企业财务(21829)
(21504)
理论(21206)
(20975)
贸易(20961)
(20397)
地方(19809)
(19715)
(18043)
(17520)
银行(17451)
机构
大学(403167)
学院(401640)
管理(159661)
(158957)
经济(155666)
理学(138007)
理学院(136496)
管理学(134265)
管理学院(133537)
研究(130699)
中国(98433)
(86311)
科学(82770)
(74073)
(72751)
(66208)
业大(64084)
研究所(60267)
(59618)
财经(59449)
中心(58559)
农业(57645)
北京(54433)
(54026)
(51593)
师范(51032)
(47953)
(47008)
经济学(46895)
财经大学(43996)
基金
项目(269368)
科学(211287)
研究(195275)
基金(193868)
(169990)
国家(168467)
科学基金(144379)
社会(122433)
社会科(116002)
社会科学(115970)
(107072)
基金项目(103559)
自然(94980)
自然科(92785)
自然科学(92757)
自然科学基金(91154)
教育(89735)
(89716)
编号(79320)
资助(78745)
成果(64081)
重点(60163)
(59553)
(58617)
(57612)
创新(54926)
课题(54822)
(51714)
科研(51373)
大学(50852)
期刊
(175403)
经济(175403)
研究(119286)
中国(76796)
学报(67090)
(66594)
管理(62275)
科学(59686)
(57438)
大学(51173)
教育(49323)
学学(47387)
农业(46068)
技术(34609)
(33997)
金融(33997)
业经(31350)
财经(29396)
经济研究(27398)
(26044)
(25217)
问题(23441)
科技(21415)
技术经济(21237)
图书(19695)
商业(19104)
现代(18977)
(18939)
理论(18773)
(17786)
共检索到590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竞一  
文章运用扎根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初次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及饱和度检验,构建了我国在校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影响因素模型,得出个人因素中的性格特点、先验知识、经济状况,环境因素中的群体影响、资源获取情况、学校相关政策、就业状况及机会因素中对机会标准的理解和定义、机会成本是影响在校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的主要因素,并分别从个人、环境、机会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竞一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对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机会识别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对象选取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省份的三所高校,通过对这三所高校86名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研、访谈研究,对获取的文本资料进行初次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及饱和度检验,得出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为机会获取、机会评估、机会开发和机会检验四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的机会识别途径、机会识别的影响因素、机会评估考虑的因素等进行分析提炼,最后给出中国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模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剑勇  钱文荣  郭红东  
创业机会识别是农民创业行为的关键初始步骤,但已有研究并没有对"在什么情况下农民更有可能识别创业机会"给予合理解释。研究考察了农民社会网络、先前经验、农村地区创业榜样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逻辑联系,研究表明:农民的个体社会网络规模以及关系强度会正向影响农民的创业机会识别;农村地区的创业榜样越多,农民识别创业机会的可能性就会越大;农民先前的销售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将提高其识别创业机会的可能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爱丽  
现有的创业机会识别研究主要考察个人因素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较少关注机会因素,更不用说从个人因素与机会因素整合的角度去考察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了。本文回顾了创业机会识别的相关文献,以结构化理论、人员—组织匹配理论、认知领域的结构匹配理论和二阶段创业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个人因素和机会因素匹配的视角分析了创业机会识别过程,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意义,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淑珍  
文章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浙江省3所高校500名在校学生进行创业培训意向调查。通过运用SPSS16和Amos17软件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在校学生创业培训意向及其与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旭辉  孙燕  
识别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因素,为科学评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和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相关系数法对影响因素的信息重复性约简,并采用DEMATEL方法对所有可能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最后,根据识别结果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建议和措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竞一  张东生  
本文首先界定了先验知识、创业机会识别和风险感知的内涵,然后,基于创业相关理论、情绪相关理论及激励理论,提出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正相关及风险感知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的研究假设,并从浙江、天津、山东等几个省市进行抽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获得的21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支持了文章的研究假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竞一  
创新创业教育受到了很多国家的重视,但现有研究成果无法解答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作用机理,文章梳理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先验知识的关系、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机会识别能力的研究模型,在模型中引入企业家精神变量,并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对调研所得有效样本数据的分析发现,企业家精神是大学生创业的软实力,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提升受教育者的先验知识和企业家精神,而先验知识和企业家精神与创业机会识别正相关,先验知识与创业机会识别受到企业家精神的中介作用。研究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解答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机会识别能力的机理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培佳  
大学生创业这一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关注,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这是政府、高校、企业等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对大学生在创业项目、创业环境、创业服务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科学评价大学生的创业成熟度,在此基础上拓宽大学生创业教育领域,并根据不利因素提出解决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叶映华  
以52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创业社会资源、创业先前知识、创业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并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创业自我认知是人格特质、社会资源和先前知识影响创业意向的中介变量。此外,一年级学生在创业意向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各年级学生,四年级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各年级;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未接受过创业课程的学生;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在各因素上得分显著高于没有创业经历的学生。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结果为高校创业教育提供有效依据,为决策机构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提供依据,并提供了评估大学生创业意向水平的工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海燕  余如英  
本文探讨大学生个体背景、创业态度、环境影响、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其创业倾向的影响。实证调查发现,创业倾向受个体的背景(性别、创业培训经历、有无经营经历)的影响,而在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创业态度、环境影响、冒险倾向创业心理品质变量对创业倾向具有较强的预测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文娟  姚冠新  徐占东  
应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创业特质、创业认知、创业态度以及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关系。采用Amos17.0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影响创业态度的路径系数为0.555和0.668;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影响创业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626和0.443;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间接影响创业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347和0.418;创业态度是创业特质和创业认知影响创业意愿的中介变量。据此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为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和推进大学创业教育路径提供了可靠依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雷  刘晓莉  
基于创业自我效能感,构建创业意愿的影响机制模型。其中,将创业教育分为创业培训和创业竞赛两个维度,创业支持解构为政府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三个构面。通过SPSS19. 0对748份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创业培训、创业竞赛、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均对创业自我效能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创业培训、创业竞赛、政府支持和家庭支持均正向作用于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起中介效应,性别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需要采取有效举措,促进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和创业意愿的有效提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一波  
文章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个人背景、个人特质、创业态度和创业环境等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应加强培育大学生的个人特质、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环境、提高社会环境中政策支持的针对性以及提高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从多方面指导大学生创业。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席岩  司光禄  
互联网使能的普及对原有价值创造模式产生"创造性破坏",引致商业模式创新或重塑,并导致价值创造向"多主体嵌入的开放性和非线性"模式转向。价值创造模式的多主体嵌入使得产品与服务属性的分割与组合在互联网使能情境下成为可能,从而产生诸多"创业需求"。在鼓励创业协同机制的作用下,在校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创业热情形成"创业供给"。互联网使能情境下通过对碎片式服务的整合可以释放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成功几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