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5)
2023(10265)
2022(8526)
2021(7836)
2020(6840)
2019(14990)
2018(15276)
2017(30076)
2016(16359)
2015(18478)
2014(18708)
2013(18641)
2012(17459)
2011(15499)
2010(16114)
2009(15961)
2008(16401)
2007(15271)
2006(13997)
2005(13168)
作者
(47462)
(39699)
(39388)
(37554)
(25337)
(18658)
(17941)
(15180)
(14797)
(14435)
(13473)
(13200)
(12954)
(12574)
(12293)
(11918)
(11780)
(11538)
(11534)
(11248)
(10119)
(9679)
(9607)
(9117)
(8996)
(8968)
(8865)
(8779)
(7853)
(7714)
学科
(80913)
(74014)
企业(74014)
(73164)
经济(73028)
管理(70217)
方法(30265)
(29005)
业经(26815)
(25502)
(22299)
数学(22100)
数学方法(21873)
(20816)
财务(20791)
财务管理(20760)
中国(19678)
企业财务(19643)
农业(17633)
技术(16861)
(16156)
(15092)
(14546)
(14079)
体制(14011)
(13825)
贸易(13813)
理论(13584)
(13502)
(13468)
机构
学院(250558)
大学(247511)
(108888)
经济(106729)
管理(99858)
理学(84415)
理学院(83648)
管理学(82606)
管理学院(82148)
研究(77972)
中国(65534)
(57979)
(52262)
财经(44459)
科学(42628)
(40042)
(39947)
(39135)
(39021)
中心(35850)
研究所(34064)
北京(33412)
经济学(32850)
财经大学(32510)
业大(32200)
(31170)
农业(30457)
经济学院(29622)
商学(28969)
商学院(28725)
基金
项目(146876)
科学(117175)
研究(112473)
基金(107709)
(90765)
国家(89874)
科学基金(78871)
社会(73415)
社会科(69504)
社会科学(69487)
(57192)
基金项目(56432)
教育(50933)
自然(48647)
自然科(47498)
自然科学(47485)
自然科学基金(46716)
(46428)
编号(45771)
资助(44009)
成果(38390)
(34235)
(34156)
(33820)
(33523)
重点(32068)
课题(31140)
(31032)
创新(30390)
(30015)
期刊
(133658)
经济(133658)
研究(80402)
中国(50798)
(49376)
管理(44326)
(38584)
科学(31318)
学报(31198)
(28293)
金融(28293)
农业(26214)
大学(25642)
学学(24153)
教育(23460)
业经(23432)
财经(23422)
技术(22890)
经济研究(20298)
(20187)
问题(17734)
(15290)
(15188)
技术经济(14835)
财会(13602)
现代(13432)
世界(13377)
国际(13225)
商业(12901)
理论(12396)
共检索到397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福垣  
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在世界经济比重的增加,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呼声在国内国外日益强烈,国内各地也纷纷提出要成为制造业基地。如何积极而又理智地应对国际制造业区域结构的变化,需要我们认真回顾和研究世界制造业中心崛起、演变、替代、升级的历史,展望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未来走势,明确我国各个地区在国内外市场分工体系中的地位,科学地解决现代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的定位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婷玉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及融入路径。研究方法:构建世界创新网络,将中国制造业纳入创新价值链中。研究发现:国内需求引致的中国制造业研发支出快速增长,国外需求引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最多的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外需引发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增长的速度最快。中国制造业前向与后向技术关联指数的变动稳中有升,其中前向技术关联一直大于后向技术关联,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供给地位更为显著。研究创新:基于节点、路径、关联三维视角综合评估"中国制造"在世界创新网络中的参与程度,并对其如何嵌入世界创新网络进行动态分析。研究价值:为增强"中国制造"的技术影响力,向"中国创造"与"中国精造"转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琳  
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开始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依然不强;不同行业间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少、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我国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面临着内外条件的双重挑战。从装备制造强国发展经验和我国当前的产业发展现实看,政府应当发挥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关键在于以理清政府和市场边界为前提,对外部性强的环节加大支持力度,努力优化外部环境,增强政策普惠性,为激发企业活力和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涛  赵晶  姜伟  
基于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附加值贸易数据,测算分析1995—2011年期间中国制造业整体及各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结果显示:1995—200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变化,而2005—2011年呈现出倒L型的发展形态;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GVC参与程度呈现逐步提高的趋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地位。中国制造产业内技术水平不同的各部门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下呈现一种"错配"状态,即技术水平越高的制造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全球参与度,但在全球价值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焱  原毅军  
纵观发达国家的历史,其经济起飞往往始于制造业,而在制造业大规模发展之初,均优先发展装备制造业。其中的原因在于,装备制造业与一般制造业产业关联性强,并为一般制造业提供基础装备,其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着一国的利益分配和产业格局,进而决定一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提出"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为提升中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汉权  盛朝迅  
当前,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等发达国家为重振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纷纷实施"再制造化"战略,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重塑制造业优势;新兴经济体和东盟等周边国家则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的机会,加大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力度,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两头受压的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介棒  
近年来,我国出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东盟国家转移的趋势。这对于尚未实现整体向高端制造业升级的我国工业经济而言,无疑将加大产业空心化风险。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力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和优势。一、部分低端制造业从我国向东盟转移的成因分析1.我国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涨抵消了劳动生产率高于东盟国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芹  李辰  
本文利用一些典型年份及2015年最新的年度数据从不同技术等级的中间产品贸易状况、产业内贸易类型以及增加值贸易等三个方面研究了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结果显示,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依然处于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此外,从细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机械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相对较高。最后就如何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戴庆华  
21世纪的世界制造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我国因巨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大规模转移和抢滩登陆的一个重要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融入世界经济 ,特别是中国制造业正在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广泛地融入国际分工体系之中 ,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市场的组成部分。中国工业高速增长同中国经济的快速对外开放和日益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进入 2 1世纪 ,随着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各工业部门的产业链继续延伸 ,产业融合进程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同传统产业的融合进程明显加快 ,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从而为中国走向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奠定了基础。由于外国企业的大量进入 ,在中国市场上形成了中中、中外、外外之间的立体交叉竞争。即中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的竞争、中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外国企业同外国企业的竞争 ...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徐剑华  
目前世界集装箱市场供大于求,传统的制箱国纷纷减产或转产,而中国的有些厂家或准备扩大生产,或打算上新的项目。《萧条中的世界集装箱制造业》一文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警告。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如何突破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是目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分布,构建并计算了价值链高度指数,以此为依据剖析了我国在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结论是:中国在资本、资源密集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端,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有一定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没有提升或提升很小。国内需求、人力资本和服务业投入等对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为此中国需要促进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内需带动型"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朱昌  吴昊  
近年来,关于中国已发展成为或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论点如雷贯耳,与此同时,某些国家关于“中国造威胁论”、“中国造掏空论”等言论也时有耳闻。本文并不想对这些言论做简单的驳斥,而是依据事实,论证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就中国应该发展制造业中心,以及如何发展制造业中心提出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军  孟晓华  
文章利用生产分解模型,通过测算中美两国高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前向、后向参与指数以及位置指数,比较两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情况,揭示中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新特征,并分析中美高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虽然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与经营,对外国高技术依赖度不断降低,但整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美国高技术制造业对外依赖度较小,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上游位置,但其整体已开始显现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部分高技术领域的依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周大鹏  
文章选取48个国家和地区1997~2007年的出口、人均GDP数据计算了各国(地区)出口复杂度排名,并以此为依据对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定量评估。结合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四类产业截面的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定量测算了进口服务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供应商主导型、规模经济型、专业制造型和科技主导型等四类制造业出口复杂度的国际排名总体上较为靠后;从长期效应看,进口服务中间投入确实对我国出口复杂度具有积极影响,而且知识与技术需求量高的制造业所受的影响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