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5)
- 2023(5300)
- 2022(4503)
- 2021(4422)
- 2020(3852)
- 2019(8580)
- 2018(8480)
- 2017(17520)
- 2016(9672)
- 2015(10796)
- 2014(11089)
- 2013(11463)
- 2012(10896)
- 2011(9570)
- 2010(9808)
- 2009(9442)
- 2008(9741)
- 2007(8468)
- 2006(7608)
- 2005(7010)
- 学科
- 济(38907)
- 经济(38864)
- 管理(31197)
- 业(28982)
- 财(25267)
- 企(22668)
- 企业(22668)
- 方法(17356)
- 数学(15684)
- 数学方法(15583)
- 中国(13992)
- 财政(12476)
- 制(12363)
- 务(11541)
- 财务(11534)
- 财务管理(11486)
- 农(11429)
- 企业财务(11006)
- 政(10058)
- 学(9865)
- 银(9061)
- 银行(9053)
- 行(8552)
- 体(8169)
- 土地(8081)
- 度(7314)
- 制度(7310)
- 贸(7288)
- 贸易(7284)
- 易(7182)
- 机构
- 大学(141176)
- 学院(140441)
- 济(59288)
- 经济(57985)
- 管理(51275)
- 研究(47778)
- 理学(43363)
- 理学院(42874)
- 管理学(42282)
- 管理学院(42023)
- 财(40383)
- 中国(39603)
- 京(30653)
- 科学(28457)
- 财经(27842)
- 所(25239)
- 经(25107)
- 农(23116)
- 研究所(22117)
- 中心(21362)
- 江(21235)
- 财经大学(20407)
- 北京(19729)
- 业大(19464)
- 经济学(19133)
- 农业(18322)
- 经济学院(17460)
- 院(17200)
- 范(16813)
- 州(16692)
- 基金
- 项目(83735)
- 科学(64860)
- 基金(61189)
- 研究(60816)
- 家(53380)
- 国家(52969)
- 科学基金(44067)
- 社会(38816)
- 社会科(36831)
- 社会科学(36816)
- 基金项目(32189)
- 省(31358)
- 自然(27931)
- 教育(27716)
- 自然科(27199)
- 自然科学(27188)
- 划(26821)
- 自然科学基金(26693)
- 资助(25730)
- 编号(24437)
- 成果(21107)
- 部(19805)
- 重点(18775)
- 性(18545)
- 发(17479)
- 课题(16961)
- 创(16762)
- 教育部(16673)
- 国家社会(16252)
- 科研(16248)
共检索到22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立峰
土地财政是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因,是地方政府融资体系的重要引擎。土地财政拓展了地方政府融资制度和政策空间,但也带来了许多风险问题,表现出现有体制与政策的不可持续性。从国外的情况看,政府或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或以公共管理者的身份,通过各种方式或名义获取土地收益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国外地方政府更重视公共利益的保护,重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国地方政府融资模式需要不断调整与优化,更多运用公共土地资源,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避免政府过度参与投资与建设,减轻债务负担,同时,轻松得到所需要的公共设施。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土地财政 可持续性 土地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平
地方财政不可持续会危及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进而影响国家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因而,需要科学地评估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与中央财政可持续性分析有所区别。本文应用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分析框架,依据我国相关数据进行了基准线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评估结果显示:保证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必须依靠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能力和化解地方隐性债务风险等措施。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地方财政 基础财政收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邹元婷 许莉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8年,为了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又重启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财政赤字显著增加和国债规模显著扩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引起人们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文章根据政府跨时预算约束理论,利用协整方法对1952—2007年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1952—2007年,我国的财政是可持续的;从短期来看,1952—1978年、1979—1994年,我国的财政也是可持续的;但1995—2007年,我国的财
关键词:
财政可持续性 跨时预算约束 协整检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涂立桥
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性的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税收水平能够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赤字财政可持续的原因以及当前的财政风险,认为我国今后应采取相对谨慎的赤字财政政策,税务机关应继续加大税收征管力度,确保税收持续平稳增长。
关键词:
赤字 可持续性 税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梦嘉
尽管财政状况在金融危机中极易受到破坏,但关于金融周期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仍然缺乏实证研究。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金融周期的特征,以及非对称的宏观经济效应。然后在引入金融中性产出缺口概念的基础上,对财政余额进行金融周期调整,以分析金融周期对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周期呈现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在金融萧条阶段,金融周期调整后的财政余额大于传统的经济周期调整后的财政余额,基于金融中性产出缺口及其对应的潜在产出调整的财政余额,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金融周期对准确判断财政可持续性的干扰。鉴于金融因素对我国财政状况的影响,为保证我国财政可持续性,既需建立跨年度预算与中期规划,也需要宏观审慎政策的配合。
关键词:
金融中性产出缺口 金融周期 财政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汪娟娟
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财政的可持续性。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财政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财政的风险也日益显现。一方面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持续回落,而另一方面财政支出仍保持较快增长,财政收支压力开始逐步显现,这从侧面反映了财政可持续性的问题。本文综合了一些专家的观点,对当前影响我国财政可持续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促进财政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我国财政 可持续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焕明
本文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税收、国债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指出财政赤字的内生性。通过一系列模型证明了以下观点:从长期看,税收的增长速度应小于GDP的增长速度,减税趋势不可避免;国债负担率的增长速度较快;短期内,赤字财政在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配合下,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负作用;相机抉择不能合理解释经济现实。
关键词:
财政赤字 国债 税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戴蕾 王叙果 王非
根据政府的可偿付性约束理论,在分析财政赤字与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一致性的基础上估算我国的实际赤字水平和可持续赤字水平,对我国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虽然2008年政府财政赤字是可持续的,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2009年财政赤字的上升,同时公众的预期通货膨胀率以及汇率的变动也会对未来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产生影响。因此,若要保证未来年份政府财政赤字的可持续性,政府就应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同时合理引导公众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拴友
本文提出了评价公共部门可持续性的一般理论框架 ,指出与稳态国债负担率相一致的可持续赤字的时间路径 ,取决于经济增长、出口依存度、出口增长、汇率变动、内外债利率、基础货币、国内外通货膨胀等变量。并按财政风险矩阵估计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债务 ,测算发现目前公共部门只有很小的赤字扩张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是不可持续的。测算积极财政政策对国债负担率时间路径和财政偿债能力的影响显示 ,财政以后也必须及时调整政策才能恢复可持续性
关键词:
公共部门、基本赤字、可持续性、债务负担率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林 刘春仙
现有以土地出让收入为支柱财源的土地财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但土地财政所导致的土地资源代际分配不公、降低城镇化质量及增加地方政府投融资风险等问题已经凸显,抑制了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随着后土地财政时代的真正到来,为保障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应通过改良现行的土地出让批租制、土地确权、涵养税本及规范地方政府的财税金融体制等措施推进现有土地财政的及时转型,以提高城镇化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土地财政 城镇化 土地确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德宁 卢翊鸥
本文基于2000-2018年我国31个省市的住房价格数据、人口抚养比数据和财政赤字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与住房价格、财政赤字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总抚养比与财政赤字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人口抚养比提高会扩大财政赤字,给土地财政可持续带来压力。(2)老年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少儿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从长期来看,总人口抚养比与住房价格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房价会受到抑制,而房价受到抑制后,土地财政可持续性问题将进一步突出。因此,地方政府要采取措施吸引年轻人口的流入,同时也要未雨绸缪,在人口红利还未消失之时,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体系。
关键词:
人口年龄结构 住房价格 抚养比 土地财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达 潘光曦 林晓乐
数字经济发展与地方财政可持续性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领域面临的两个重要议题,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首先测度我国地方财政可持续能力指数,然后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地方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范围来看,数字经济发展与财政可持续性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向相关性。中介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发展能够通过财政收入来影响地方财政可持续性。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以促进数字经济业态的发展。促进财税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数字前沿技术在财税管理中的运用,实施数字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制度。要在"开源节流"上做好文章,同时强化财政支出资金的绩效监督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