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8)
- 2023(13136)
- 2022(11486)
- 2021(10861)
- 2020(9169)
- 2019(21238)
- 2018(21415)
- 2017(41880)
- 2016(22783)
- 2015(25911)
- 2014(26248)
- 2013(26078)
- 2012(24102)
- 2011(21860)
- 2010(21978)
- 2009(20527)
- 2008(20291)
- 2007(18074)
- 2006(16224)
- 2005(14441)
- 学科
- 济(91063)
- 经济(90932)
- 管理(70394)
- 业(63354)
- 企(52762)
- 企业(52762)
- 方法(39366)
- 数学(33886)
- 数学方法(33541)
- 中国(26594)
- 财(25801)
- 农(25516)
- 制(22778)
- 业经(20766)
- 学(19793)
- 地方(18012)
- 贸(16329)
- 贸易(16318)
- 农业(16091)
- 易(15901)
- 银(15823)
- 银行(15786)
- 体(15299)
- 务(15288)
- 财务(15210)
- 财务管理(15177)
- 环境(15086)
- 和(15061)
- 行(15054)
- 理论(14682)
- 机构
- 大学(330430)
- 学院(327583)
- 济(130287)
- 管理(130184)
- 经济(127242)
- 理学(111592)
- 理学院(110352)
- 管理学(108631)
- 研究(108250)
- 管理学院(108031)
- 中国(82507)
- 京(72031)
- 科学(65098)
- 财(64904)
- 所(53809)
- 财经(50732)
- 农(49438)
- 中心(49046)
- 江(48914)
- 研究所(48270)
- 业大(47093)
- 北京(46107)
- 经(45860)
- 范(43041)
- 师范(42697)
- 院(39648)
- 州(39508)
- 经济学(38844)
- 农业(38472)
- 财经大学(37606)
- 基金
- 项目(215870)
- 科学(169145)
- 研究(162297)
- 基金(155204)
- 家(133635)
- 国家(132514)
- 科学基金(113568)
- 社会(100940)
- 社会科(95490)
- 社会科学(95465)
- 省(83737)
- 基金项目(82815)
- 教育(74513)
- 自然(72609)
- 自然科(70761)
- 自然科学(70746)
- 划(70409)
- 自然科学基金(69445)
- 编号(67990)
- 资助(63553)
- 成果(56530)
- 部(48382)
- 重点(47714)
- 课题(46875)
- 发(45510)
- 创(44580)
- 制(42903)
- 项目编号(41755)
- 创新(41615)
- 教育部(41592)
- 期刊
- 济(149204)
- 经济(149204)
- 研究(102037)
- 中国(67610)
- 管理(49161)
- 财(49029)
- 学报(48258)
- 农(45545)
- 科学(45344)
- 教育(39451)
- 大学(37161)
- 学学(34438)
- 农业(31223)
- 融(30276)
- 金融(30276)
- 技术(28737)
- 财经(24913)
- 业经(24679)
- 经济研究(22710)
- 经(21141)
- 问题(20056)
- 图书(18853)
- 理论(17471)
- 实践(15978)
- 践(15978)
- 技术经济(15541)
- 现代(15432)
- 科技(15393)
- 贸(14697)
- 业(14687)
共检索到493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振国 吴次芳
简介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特点 ,探讨了权属调整机制的产权理论、契约理论、机制设计等相关理论 ,据此提出了我国土地整理权属调整运行机制的理论框架和健全我国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机制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昱东 吴次芳
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及其权属调整立法与运行机制的现状入手,分别就农村土地整理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调整、农村宅基地权属的调整以及整理后新增土地的发展权配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从完善土地整理立法、健全土地权属调整运行机制以及注重土地权属调整中农民权益保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调整 农民权益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正峰
通过探讨土地整理过程中各要素的组合规律,并依此进行模式的划分,可以为政府的土地整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完善国家的土地整理技术规程和制定相关政策奠定科学基础。在分析土地整理模式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层次指标分类法,分别采用土地整理地域特征指标、待整理土地利用类型指标、土地整理目标指标和土地整理运作方式指标对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划分,并依此对我国的土地整理模式进行了分类。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模式 系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延军 刘彦彤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土地整理过程中,尤其是农地整理中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问题,分析了土地整理权属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土地权属调整的意义、原则以及相关权属主体权利的界定,进而提出了农用地整理过程中土地权属调整的措施。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土地权属 农地整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昌友 田心元 黄旭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谦 王霞萍
德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在监管主体确立、监管客体设定和监管模式选择上的有益经验,可为中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予以借鉴。中国土地整理监管机制应逐步实现监管主体专门化与联动化、监管客体全程化、监管模式参与化。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监管机制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昉
公示制度是物权法上一项对维护物的占有秩序和交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原则和制度 ,而不动产登记制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制度。由于经济环境、社会需求及经济体制的变化 ,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需求。本文仅就现行注销土地登记制度在实务中存在的几个不符合物权公示要求的问题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剧宇宏
土地整理是土地管理法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就土地整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不明确,影响了土地整理的顺利开展。本文就其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土地整理制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军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越来越大,并导致了不同程度的土地退化和耕地的持续减少,人们越来越关注土地资源质量的状况与耕地的保护及管理。土地整理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收益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土地整理的全面推进,与之密切相关的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借鉴吸收土地质量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探索土地整理的土地质量研究体系,以从其根源入手寻求提高土地质量的对策,对促进土地资源管理由数量管护转变到质量和生态管护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土地质量的概念与研究现状,提出土地质量的发展趋势主要有:①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反映与实际应用日趋紧密;②土地质量变化的过程机理与尺...
关键词:
土地质量 土地整理 土地退化 土地资源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田玉福
德国土地整理在发展历程中重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有完善的法制体系,强调规划管控,注重多方参与和基础资料建设。实践证明,德国土地整理在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借鉴德国土地整理经验,把农村土地整治作为促进农村发展的根本出路,依靠创新机制、健全法制来推动土地整治健康发展,同时注重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土地整治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发展 创新机制 德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晓滨 叶艳妹 陈莎 程涛 俞振宁
研究目的:总结国外农地整理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国内权属调整技术方法改进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推动权属调整的实施。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研究结果:国外权属调整技术方法创新研究始于对传统方法的问题识别,研究内容包括概念模型设计、地块再分配和地块分割三部分,并重点强调该过程的空间属性和对农民偏好满足程度的优化;GIS技术与运筹学模型结合是技术方法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启发式方法提高实施过程的自动化和标准化程度是新近的发展趋势。研究结论:结合中国农地整理权属调整实际,相关研究今后应重点关注以下4个方面:(1)构建中国权属调整概念模型,并对权属调整的现实规则进行系统研究与建模;(2)继续探索各类新兴技术方法在权属调整过程中应用的可能性;(3)在对技术方法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开展技术方法与管理机制的匹配研究;(4)建立更丰富的权属调整优化目标和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洪超 王宏 易崇艳
土地的资源属性表明,土地征用必然涉及土地利用的变化和生态环境因素的改变,涉及被征地者环境权的保障。生态补偿机制缺位影响土地被征用人的环境利益,因此在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土地征用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应当遵循公平、正义、效率、完全补偿等原则,并且通过制度化设计才能解决被征地者受损的环境利益,从而规范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行为。
关键词:
土地征用 生态补偿 环境 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韩立达 王艳西
研究目的:分析增减挂钩政策中土地权属调整面临的困境,探讨权属调整途径,立足于保障集体和农民合法权益,提出创新和完善增减挂钩政策的建议。研究方法: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整面临缺乏法律依据、空间约束性强、集中居住区土地性质模糊等困境;集体土地使用权权属调整面临实践与法律脱节、集中居住区土地及房屋产权界定困难等困境。研究结论:在法律层面为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正名并保障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以及建立新型集体经营制度;实践中土地所有权向村集体集中并依法流转、农地使用权以"确权确股不确地"方式交由集体经营、扩大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规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孟宪素 高世昌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为制定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指明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需要在权属管理的法理基础、权益类型和权益量化等方面作深入的研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建强 诸培新 陈江龙
运用有关行为科学理论,首先了构建了一个模型对土地开发整理中农户行为响应的决策过程进行了模拟,接着从农业比较效益、农地产权及其有效性、农户家庭收入、农户劳动力和土地开发整理的外部性等方面对影响农户土地开发整理响应决策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农户的土地开发整理行为不仅要受到宏观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微观因素的影响。具体来讲,农业比较效益的高低、农地产权的有效性是影响农户是否开展土地开发整理活动的关键因素,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和家庭劳动力供给情况将直接影响农户土地开发整理的投入水平,而土地外部性是影响整个土地开发整理效率的一个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如何调动农户进行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