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8)
- 2023(17063)
- 2022(14392)
- 2021(13296)
- 2020(11254)
- 2019(25457)
- 2018(25144)
- 2017(48927)
- 2016(26209)
- 2015(29365)
- 2014(29050)
- 2013(28590)
- 2012(26676)
- 2011(24109)
- 2010(24234)
- 2009(22528)
- 2008(21968)
- 2007(19287)
- 2006(17295)
- 2005(15765)
- 学科
- 济(110446)
- 经济(110300)
- 管理(77283)
- 业(72215)
- 企(58145)
- 企业(58145)
- 方法(43762)
- 数学(38340)
- 数学方法(37833)
- 中国(33737)
- 农(30900)
- 财(29891)
- 地方(25841)
- 制(25556)
- 业经(25051)
- 学(22007)
- 农业(20400)
- 贸(19722)
- 贸易(19705)
- 银(19624)
- 银行(19586)
- 易(19093)
- 行(18857)
- 融(18528)
- 金融(18524)
- 环境(17566)
- 务(17543)
- 财务(17485)
- 财务管理(17439)
- 体(17345)
- 机构
- 大学(370973)
- 学院(370151)
- 济(153708)
- 经济(150427)
- 管理(140560)
- 研究(128527)
- 理学(119896)
- 理学院(118470)
- 管理学(116452)
- 管理学院(115766)
- 中国(99172)
- 京(79858)
- 科学(76705)
- 财(75456)
- 所(64139)
- 农(60640)
- 中心(59314)
- 财经(58706)
- 研究所(57485)
- 江(57006)
- 经(53289)
- 业大(53199)
- 北京(50614)
- 范(49514)
- 师范(48973)
- 院(47648)
- 经济学(47527)
- 农业(47305)
- 州(45004)
- 财经大学(43630)
- 基金
- 项目(244673)
- 科学(193900)
- 研究(179555)
- 基金(178493)
- 家(155907)
- 国家(154625)
- 科学基金(132623)
- 社会(115522)
- 社会科(109588)
- 社会科学(109564)
- 省(95131)
- 基金项目(94139)
- 自然(84991)
- 自然科(82965)
- 自然科学(82941)
- 教育(82664)
- 自然科学基金(81439)
- 划(81228)
- 资助(72361)
- 编号(72180)
- 成果(59011)
- 发(56262)
- 重点(55621)
- 部(54849)
- 创(51211)
- 课题(50739)
- 制(48185)
- 国家社会(48106)
- 创新(48067)
- 教育部(47178)
- 期刊
- 济(175041)
- 经济(175041)
- 研究(114366)
- 中国(79896)
- 财(58422)
- 农(56081)
- 学报(55432)
- 管理(54289)
- 科学(53441)
- 大学(43203)
- 教育(40872)
- 学学(40679)
- 融(38108)
- 金融(38108)
- 农业(38061)
- 技术(32231)
- 业经(29738)
- 财经(29258)
- 经济研究(27800)
- 经(25152)
- 问题(23752)
- 业(19409)
- 贸(18436)
- 理论(17358)
- 技术经济(17159)
- 现代(16861)
- 版(16782)
- 商业(16711)
- 科技(16657)
- 统计(16034)
共检索到5684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吕一平 张艺帅
近年来,随着跨区域建设指标平衡及交易、容积率奖励及转移等地方试点的出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提出,围绕土地开发权的讨论不断增加。中国语境下的土地开发权与其土地二元公有制背景、土地供应市场息息相关,在土地管理与规划管理领域的立法过程中不断显现和明晰。文章首先溯源土地开发权的制度起源,理解其背后的形成逻辑,辨析相关概念;然后通过梳理我国建国以来土地制度法治化过程,厘清土地开发权的法理基础和制度演变,以总结其运行规则;进而分析我国土地开发权的形成逻辑,明确其中公权与私权的内在关联性,最后对我国空间规划权的行使提出建议。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 土地管理 规划管理 法律制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昉
在对西周时期分封制度进行了概括性描述的基础上 ,对分封制度的生成机理以及这一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互分离的制度特征进行了经济学分析。
关键词:
分封制 土地所有权 土地使用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进行土地登记,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本规第二条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土地管理部门具体承办。土地权属争议,由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报人民政...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颜延
我国实行有别于西方国家的土地公有制 ,法律对于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和转让做出了严格的限制。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差异 ,造成了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无形资产 ,不动产、厂房和设备 ,投资性房地产和租赁内容与范围上的分歧。在目前的法律环境下 ,我国无法全盘采纳国际会计准则。
关键词:
法律 会计准则 国际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文章以我国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探索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村委会模式、中介组织模式、银行模式、合作社模式四种模式,并提出从宏观政府支持、中观资金保障和微观运行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抵押 贷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文章以我国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探索实践为基础,总结出村委会模式、中介组织模式、银行模式、合作社模式四种模式,并提出从宏观政府支持、中观资金保障和微观运行三个层面构建我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抵押 贷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先贵
我国土地管理权是由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征收权等权力构成的一组权利束结构体系。改革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是修改《土地管理法》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既有方案,因改革切入口定位不清而存在诸如目标定位模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量等诸多弊病,并因此陷入了改革困境。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建立土地开发权制度平台,并将各项具体土地管理权纳入到这一平台上来推动其改革,是走出当下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
关键词:
土地开发权 土地管理权 土地管理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略论我国土地所有权市场黄贤金一、土地市场的理论残缺与现实完整性我国理论界一直认为我国的土地市场就是土地使用权市场。据此,有些学者甚至认为,研究土地所有权问题已经没有必要,更重要的应是研究土地使用权问题,更有甚者认为一定意义上土地使用权行将取代土地所有...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恭温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中国农民生活的天然保障,而农民又是农业的最主要生产力,因而,农民与土地如何实现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既关系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能否得到发挥,又关系到土地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进而关系到农业和整个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建宏
如何理解《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五十六条?编辑同志:国家土地局《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已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五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明文件上的四至界线与实地一致,但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的,按实地四至界线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和亮
我国土地立法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的规定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着力点不在于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而在于完善土地所有权内涵和使用权内涵及所有权和使用权关系的规定;规范政府征用集体土地的行为;加强执法,减少社会强势利益集团对农户承包土地使用权的侵占,维护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永湘 杨继瑞 杨明洪
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是农民集体放弃其法律上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时形成的单位面积土地价格,在我国现实地表现为征地费,并以"农转非"作为其补充形式。征地制度改革应以公平合理的交易价格来取代这种隐形的、不等价的补偿方式。在"涨价归公"的前提下,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应充分反映农村土地资本和预期收益,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
关键词:
农村土地 征用 价格 制度创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满荣
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我国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主体虚位、权能残缺等弊端,不利于农民权益的保障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土地的不可分共同共有制,明确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有利于稳定农村土地关系、保护农民利益和用物权制度规范土地权利,应当是改革的最佳选择。目前要做到:明确集体土地的权利主体,健全行使共有财产管理权的组织机构,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能和权利行使方式,限定集体土地的公法义务,改革土地法律管理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玉江
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文章认为,必须坚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明确农民集体的内涵;通过修改相关立法,统一集体土地所有者的规定;建立和健全农民集体的组织机制,落实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完善外部保障和监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对集体土地所享有的权益。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 农民集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