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7)
- 2023(10863)
- 2022(8985)
- 2021(8286)
- 2020(7127)
- 2019(16435)
- 2018(16641)
- 2017(33222)
- 2016(18406)
- 2015(21512)
- 2014(21983)
- 2013(21868)
- 2012(20787)
- 2011(18929)
- 2010(19374)
- 2009(18605)
- 2008(18942)
- 2007(17444)
- 2006(15488)
- 2005(14453)
- 学科
- 济(83068)
- 经济(82979)
- 管理(50859)
- 业(49364)
- 企(38247)
- 企业(38247)
- 方法(36279)
- 数学(32041)
- 数学方法(31701)
- 中国(24734)
- 农(24463)
- 财(20046)
- 学(18487)
- 制(18198)
- 业经(17069)
- 贸(16516)
- 贸易(16503)
- 易(16022)
- 地方(15524)
- 农业(15218)
- 银(14722)
- 银行(14688)
- 行(14049)
- 融(13639)
- 金融(13637)
- 体(11961)
- 和(11814)
- 务(11634)
- 财务(11598)
- 财务管理(11556)
- 机构
- 大学(282816)
- 学院(280240)
- 济(116707)
- 经济(114080)
- 管理(103200)
- 研究(97614)
- 理学(86966)
- 理学院(85948)
- 管理学(84382)
- 管理学院(83862)
- 中国(77457)
- 京(61750)
- 科学(59330)
- 财(56741)
- 所(51349)
- 农(50392)
- 研究所(45929)
- 中心(45147)
- 江(44537)
- 财经(44480)
- 业大(41588)
- 经(40129)
- 农业(39879)
- 北京(39475)
- 范(37099)
- 师范(36718)
- 经济学(36594)
- 州(35139)
- 院(34669)
- 经济学院(33131)
- 基金
- 项目(171627)
- 科学(132999)
- 研究(124562)
- 基金(123088)
- 家(107437)
- 国家(106557)
- 科学基金(89281)
- 社会(77693)
- 社会科(73466)
- 社会科学(73440)
- 省(65991)
- 基金项目(64651)
- 教育(57611)
- 自然(57052)
- 划(56292)
- 自然科(55660)
- 自然科学(55641)
- 自然科学基金(54617)
- 编号(51971)
- 资助(51447)
- 成果(43844)
- 重点(38899)
- 部(38704)
- 发(37126)
- 课题(36003)
- 创(34170)
- 科研(32841)
- 教育部(32667)
- 创新(32131)
- 大学(32045)
- 期刊
- 济(136005)
- 经济(136005)
- 研究(86133)
- 中国(59318)
- 农(46622)
- 学报(45421)
- 财(44208)
- 科学(41409)
- 管理(38256)
- 大学(33823)
- 学学(31693)
- 融(30890)
- 金融(30890)
- 农业(30811)
- 教育(29422)
- 技术(24103)
- 财经(23180)
- 业经(22204)
- 经济研究(21507)
- 经(19974)
- 问题(19289)
- 贸(16465)
- 业(16264)
- 理论(14821)
- 技术经济(14603)
- 国际(14057)
- 统计(13735)
- 商业(13725)
- 版(13715)
- 图书(13590)
共检索到43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小玲
土地市场化配置对于合理利用稀缺的土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央政府希望通过从上到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行动,达到土地市场化的目标;而随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灶吃饭”和“财政分权”等政策的实施,地方政府逐步演变成为具有自身效用函数的政治经济组织;土地的实际占有者也不再是政府部门可以任意支配的机构,随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改革措施的实行而成长为市场体制下的微观经济主体,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此,中央政府的供给型制度创新行动并不必然转变成地方政府,特别是土地占有者的自觉行为。于是,在政策传递的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土地实际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良健 黄露贇 弓文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市场化发育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结合不同固定效应分析,对中国31省(市/区)2003—2007年间影响土地市场化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大多数省份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区域差异逐步减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额对土地市场化发展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人均土地面积、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土地市场化水平呈负相关。研究结论:研究过程考虑了空间效应,与其他模型相比,结论更可靠,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土地市场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综合考虑农地非农化市场及一级土地市场,采用加权平均法对2003~2008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土地市场化水平差异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不高且呈现下降趋势,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土地市场化综合水平下降的原因在于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水平的下降。三大区域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受区域内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的影响,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小于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要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水平,就必须加大农地非农化市场化改革力度,降低区域内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差异。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水平 变异系数 泰尔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
关键词:
土地配置 市场化程度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丹 黄贤金 陈志刚 王仕菊 胡初枝
在评价和分析1992-2005年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土地市场化程度与土地市场政策、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剖析了上述各因素对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进行相应的模型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市场政策变量、非农产值比、城镇化率、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土地市场化程度正相关,第一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与土地市场化程度负相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程度 计量模型 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本文在对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政策变迁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特征,揭示蕴含其中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当事人在一定的制度环境约束下围绕外部利润相互博弈的结果,而外部利润的产生又与制度环境的变化有关,中国土地市场化改革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特性,市场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土地市场化的每一次改革,都是相关制度在边际上调整,并沿着不断提升土地市场化水平的方向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深化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历史选择的必然。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 中国改革 特征分析 制度变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重光
前奏曲:土地是商品吗,有价值吗?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以1978年农村土地承包为发端揭开了序幕,那么,紧随其后的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才是改革开放的主旋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发布《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伟 彭小宝
在理性经济人和风险中性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分析国家政府、政府官员、研发单位间的双方动态博弈,建立集成创新中三方博弈模型;并通过分析博弈三方的行动集策略,解出博弈均衡解和行动概率,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知识集成中寻租及造假的对策,为创新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
关键词:
动态博弈 期望收益 惩罚系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武 张尚斌 周金瑾
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在此背景下,土地市场运行呈现出总体趋稳、结构优化、用地区域差异性等特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仍将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产及相关市场如何进一步去杠杆控风险、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深化等。当前土地市场运行特征:总体趋稳、结构优化、区域分异土地市场总体趋稳。一是土地供应总量降幅收窄,市场运行逐步回稳。2012年~2016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建武 张尚斌 周金瑾
2016年我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经济形势总的特点是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在此背景下,土地市场运行呈现出总体趋稳、结构优化、用地区域差异性等特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土地市场仍将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地产及相关市场如何进一步去杠杆控风险、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深化等。当前土地市场运行特征:总体趋稳、结构优化、区域分异土地市场总体趋稳。一是土地供应总量降幅收窄,市场运行逐步回稳。2012年2016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实 王庆日 谭永忠 余倩倩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钟太洋 彭佳雯 王小丽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结果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指数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2006年前后土地市场化指数较大幅度的增长;宗数比重测度法和面积比重测度法仅考虑了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供应,不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的专题研究;静态系数宗数比重测度法适用于短时间序列的研究,而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适宜于较小尺度、土地供应类型趋于一致的...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化 土地供应 测度方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母小曼
在渐进转型的中国,由于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全,土地市场中的寻租行为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寻租进行博弈分析,探索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各方利益群体的行为取向、影响因素及土地市场中的寻租活动给社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并提出了进行制度创新、规范政府行为以限制土地市场寻租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寻租 行政行为 博弈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钟澄
鉴于土地资源匮乏,土地存量过低的实际情况,广东省深圳市正通过城市更新、土地整备等方式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深圳的城市更新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开展,充分发挥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城市更新中的作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市场化城市更新的三方主体——政府部门、开发企业与小业主之间的关系处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元 杨宜新
根据今年国家有关政策特别是土地管理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调整,全国土地管理厅局长会议精神,1995年全国土地管理工作要点和今年第一季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相土地市场运行状况,1995年后三季度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会进一步加强,土地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