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80)
2023(14077)
2022(11939)
2021(11150)
2020(9436)
2019(21445)
2018(21178)
2017(41310)
2016(22035)
2015(24687)
2014(24492)
2013(23829)
2012(22395)
2011(20144)
2010(20369)
2009(18784)
2008(18048)
2007(15881)
2006(14072)
2005(12838)
作者
(60435)
(50173)
(49950)
(47644)
(31956)
(23824)
(22876)
(19706)
(19254)
(17943)
(17075)
(16965)
(15878)
(15666)
(15490)
(15307)
(14852)
(14636)
(14477)
(14435)
(12567)
(12165)
(12087)
(11605)
(11393)
(11330)
(11032)
(10980)
(10043)
(9862)
学科
(95425)
经济(95316)
管理(63459)
(58568)
(45708)
企业(45708)
方法(37778)
数学(33394)
数学方法(32983)
中国(30183)
(27507)
(24515)
地方(24287)
业经(20931)
(19361)
农业(18287)
(17510)
(17103)
贸易(17085)
(16996)
银行(16980)
(16567)
(16410)
(15741)
金融(15740)
环境(14692)
技术(14641)
(14029)
(13634)
(12843)
机构
学院(305915)
大学(305432)
(129668)
经济(126987)
管理(120378)
理学(102850)
理学院(101719)
研究(101702)
管理学(100132)
管理学院(99544)
中国(80357)
(64810)
(63730)
科学(58504)
财经(49309)
(49066)
中心(48736)
(46812)
(45773)
(44779)
研究所(43708)
(41404)
业大(41284)
师范(41047)
北京(40953)
经济学(39963)
(37622)
(37219)
财经大学(36602)
经济学院(36070)
基金
项目(199984)
科学(159461)
研究(150924)
基金(145912)
(125049)
国家(123978)
科学基金(107793)
社会(97947)
社会科(92940)
社会科学(92920)
(77918)
基金项目(76906)
教育(69749)
自然(67257)
自然科(65713)
自然科学(65693)
(65534)
自然科学基金(64480)
编号(61779)
资助(58907)
成果(50511)
(47296)
(45333)
重点(44748)
课题(42661)
(42078)
国家社会(40592)
教育部(39571)
创新(39352)
人文(38902)
期刊
(147616)
经济(147616)
研究(95695)
中国(65436)
(48249)
管理(45833)
(42681)
学报(40478)
科学(40418)
教育(35502)
(33095)
金融(33095)
大学(32448)
学学(30177)
农业(29038)
技术(27506)
业经(26105)
财经(24364)
经济研究(23619)
(20960)
问题(20213)
(15592)
图书(15522)
理论(15228)
商业(14832)
技术经济(14651)
(14025)
现代(13884)
实践(13707)
(13707)
共检索到470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伟  马威  孙洁  
从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视角,利用历史回顾法和比较分析法,考察我国土地契约发展的历史,以期为当前农地流转中地方政府的作用定位提供思路和建议。研究发现土地契约制度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萌芽、定型和成熟三个时期,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土地权属的确定、交易程序的规范、契税制度和交易后权利保障等方面。土地契约制度的发展具有延续性,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即使局限于当时土地制度的弊端,但对于当前土地交易尤其是农地流转的相关制度建设仍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研究结论认为当前地方政府应当从契约订立、中介组织建立和民间契约吸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威  吉富星  曹碧茹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责任主体,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合作倾向并主动开展考察学习来获取先进发展经验。理论模型分析表明:合作导向下地方政府开展考察学习强度越高,则所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绩效考核压力越大,则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考虑到竞合因素的相互影响,地方政府竞争程度会抑制地方政府考察学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正向关联。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基础上,文章运用2003—2019年间247个地级市政府考察学习数据验证了上述结论。同时,结合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具体实现形式,地方政府考察学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在产业政策、产业园区、县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建设与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法治建设、乡村建设等多维度体现出来。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考察学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显著影响与考察学习类型、能力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文章立足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需求,探索构建政治激励影响下地方政府行为的完整认知框架,揭开地方政府履职行为的“黑箱”,研究结论有助于地方政府树立更为契合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履职导向,为完善地方政府合作式治理关系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皮建才  
本文从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并且基于此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边界。我们的分析表明,集权会损害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分权会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中央政府究竟是采用集权还是采用分权,除了要考虑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之间的外部性外,还要考虑基准到底是中央政府的效用函数还是社会总效用函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边界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迁,这个变迁过程是一个效率改进的过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温方方  
土地契约文书是记录民间经济生活的重要历史资料,近年来不断受到学界重视,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已有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量化分析较少;就不同类别而言,租佃契约和租佃制的研究成果丰硕,典的研究略显单薄,如对典权交易效率的认识,学界尚存分歧,再如对典价的研究,多止于核算其占卖价的比例,等等。本文试图在新资料的基础上推进上述研究。综合运用原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国平  张文彬  
文章基于最优契约设计视角,剖析了地方政府的最优环境规制及其波动,并讨论了当地居民作为第三方引入的作用。首先,利用委托代理模型构建了以地方政府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并满足地方政府和企业激励约束条件的最优环境规制契约,该契约表明当保持地方政府高环境规制水平时,地方政府和企业处于同等地位,根据各自的收益分配来决定责任分担的比例,并与二者各自获得的中央政府的奖励比例一致,同时地方政府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都不进行经济激励。其次,讨论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在中央政府强力介入、环境污染事故影响减弱和影响完全消失三个典型时期的周期循环波动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当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时,由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慧荣  
在土地流转中,为什么有的村干部成为企业家,有的充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之间的中间人,而有的则为旁观者?本文基于对山东省N县土地流转的实地考察。笔者认为,在农地工业化价值不高的情况下,县镇政府具备发展型政府的特征,相比于村民选举的压力和村社团体的道德约束,地方政府的作用对村干部行为最有解释力。镇政府通过三种机制影响村干部行为:负责制、扶持措施和自由度。三种机制的不同组合塑造了村干部不同的行为模式。县镇政府既让村干部负责,又出台扶持措施,给予村干部充分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培育村干部的企业家精神,让农民从土地流转中获益更多。本文对于界定地方政府性质以及探究村干部行为逻辑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皮建才  
本文基于产业政策的视角沿着两条路径论述了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一条是理论上的思想脉络,一条是现实中的约束条件,并在这两条思路的基础上进行了模型化。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能否尽可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既受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经济发展理论的影响,也受该国自身约束条件的影响。只有将正确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正确的约束条件识别相互结合,才能使政府的产业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达到最大化。发展中国家的约束条件不同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跟发达国家的政府相比要发挥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方面。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皮建才  
本文通过激励理论的分析框架考察了"中国模式"。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主要着眼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方政府作用,以地方政府为主线分析了转型时期进取型地方政府是如何发挥"扶助之手"作用的,回答了进取型地方政府如何甄别当地企业经理能力、如何施出"扶助之手"以及如何实施分成契约等三个连贯的问题。总体上来看,本文探寻了"中国模式"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基础,对经济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给出了一个经济学解释。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梁彤  贾永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经历了初期强调绩效和资源与组织动员基础上的快速发展、中期激活地方政府和高校发展动能后的持续扩张,以及后期规模压力倒逼下的治理与发展转轨三个阶段,取得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体系趋于完备、国际地位快速上升、地方和高校自主性逐步增强等重大成就。借助发展型政府理论,发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就源于有为政府的责任意识和对国家自主性的有效运用,但其带来的激励错位、高校自主性受限和对市场的遮蔽等问题使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受困于外延式发展惯性。我国高等教育要突破规模压力,摆脱外延式发展惯性,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在坚持国家自主性的前提下使政府、社会和高等教育系统在制度嵌入互动中实现协同治理。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冯定雄  
新发现的舟山展茅史氏家族土地买卖契约,为研究清代舟山地区的土地买卖及东部海岛社会的经济状况和民间生活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这批契约文书集中反映了康、雍、乾三朝展茅的社会状况,每次买卖数量很小,属于典型的小农买卖,买卖反映出展茅农民生活困苦。契约中反映的土地价格在不同时期各不相同,很难从中找出规律性信息,但它们却能明显体现出当时的宗族文化。契约文书种类繁多,与明清时期浙江以契约方式确定土地的占有和使用及其转移的普遍盛行方式相吻合。契约文书反映出当地居民的主要生活依赖是田地和农业,反映出舟山居民的农业生活特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桓  
从中国金融近30年的发展历史看,地方政府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近期以来各个地方政府针对金融领域采取的种种措施,为这种作用增添了重要的注脚。地方政府在中国金融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基于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中央、地方政府分权等中国金融发展的具体国情,基于现象的观察证明了这种作用的存在。但是地方政府的这种作用似乎还没有得到各方足够而全面的重视,而我们则以此为选择作为研究中国金融发展规律的视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治国  
本文构建了单期下考虑地方政府隐匿信息时,存在中央政府隐性担保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单期下,显示原理(Revelation Principle)是可以被激励契约促成的;进一步地,本文以单期模型为基准,构建了两期下的最优监管契约模型,结果表明,重复博弈下,存在高收入地方政府的策略均衡使得中央政府能够实现分离均衡的惩罚范围相比单期模型有所扩大。也就是说,声誉效应确实促进了逆向选择减弱,因此,中央政府只需要更小的惩罚力度,就能促使地方政府报告真实类型,信息的充分披露对整个社会的福利也是有促进作用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彬  李国平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已成为各国政府解决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生态效益及区域利益错配的主要措施。本文基于生态补偿激励契约设计的视角,依据动态委托—代理理论和实物期权理论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三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生态补偿契约模型,对最优契约的结构和地方政府的生态保护投资战略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通过将委托代理模型和实物期权模型结合构建了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生态补偿基准模型,求出中央政府最优的生态补偿激励契约条款和地方政府生态保护投资战略,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模型构建和生态补偿契约效率分析提供比较基准。其次,设计隐藏信息、隐藏行为和既隐藏信息又隐藏行为三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生态补偿激励契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广东  邱道持  王平  
研究目的: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探索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耕地保护最优激励契约设计问题,为破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两难困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对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任务进行了分析,并对激励契约进行了设计。研究结果:现行激励机制存在诸多缺陷,迫切要求改进。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独立下地方政府激励是绝对风险规避度、边际激励成本变化率和可观测变量方差的递减函数;多任务激励成本相互替代时,增强耕地保护激励必须弱化经济发展的激励,而完全替代时不同委托任务的边际收益必须相等。研究结论:完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要积极推进耕地保护绩效与政绩挂钩制,建立耕地保护动态督查制度,促进政绩考核体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史晋川  钱滔  
本文采用青木昌彦的市场增进论观点,以浙江台州改革开放25年来的发展历程为案例;着重分析这一历程中台州市政府在不同阶段,分别在什么条件下发挥了协调作用;即如何通过组织内和组织间的民间协调来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论文最后也指出了该视角对认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历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