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74)
- 2023(6603)
- 2022(5052)
- 2021(4485)
- 2020(3736)
- 2019(8253)
- 2018(8674)
- 2017(17709)
- 2016(9826)
- 2015(11340)
- 2014(11559)
- 2013(11323)
- 2012(10531)
- 2011(9611)
- 2010(9828)
- 2009(9448)
- 2008(9377)
- 2007(8354)
- 2006(7866)
- 2005(7416)
- 学科
- 济(44844)
- 经济(44797)
- 管理(23707)
- 业(21758)
- 中国(20242)
- 方法(14223)
- 企(14104)
- 企业(14104)
- 农(13887)
- 数学(12760)
- 数学方法(12688)
- 制(10246)
- 地方(10164)
- 业经(9475)
- 学(9448)
- 农业(8803)
- 土地(8616)
- 财(8570)
- 银(8154)
- 银行(8143)
- 发(8027)
- 城市(7993)
- 行(7880)
- 贸(7755)
- 贸易(7749)
- 易(7517)
- 体(6815)
- 环境(6798)
- 融(6567)
- 金融(6566)
- 机构
- 大学(147658)
- 学院(146658)
- 济(61774)
- 经济(60200)
- 研究(54383)
- 管理(52068)
- 理学(43457)
- 理学院(42871)
- 管理学(42190)
- 中国(42117)
- 管理学院(41921)
- 京(33814)
- 科学(32074)
- 财(29871)
- 所(28188)
- 研究所(25234)
- 农(24724)
- 中心(24102)
- 财经(23572)
- 江(22722)
- 北京(21839)
- 经(21322)
- 范(20849)
- 师范(20684)
- 业大(20480)
- 经济学(19956)
- 院(19839)
- 农业(19525)
- 州(18318)
- 经济学院(18113)
- 基金
- 项目(90161)
- 科学(70321)
- 研究(66997)
- 基金(64382)
- 家(56184)
- 国家(55724)
- 科学基金(46457)
- 社会(43354)
- 社会科(40960)
- 社会科学(40948)
- 省(34182)
- 基金项目(34124)
- 教育(29803)
- 划(29683)
- 自然(28192)
- 编号(27919)
- 自然科(27461)
- 自然科学(27452)
- 自然科学基金(26916)
- 资助(25422)
- 成果(23358)
- 发(20930)
- 重点(20389)
- 部(20140)
- 课题(19969)
- 国家社会(18095)
- 创(17502)
- 发展(17193)
- 展(16959)
- 性(16834)
共检索到2298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谭术魁 宋海朋
利用计算土地城市化速率和人口城市化速率的方法,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从绝对值比较和匹配类型两个方面分两个时段考察了2000-2011年区域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的整体状况和两者匹配类型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除少数省份以外,我国大部分省份普遍处于人口城市化滞后于土地城市化阶段;两个时段均存在区域内部匹配类型分布不均问题,其中一半省份匹配类型属于缓慢匹配型,区域内部匹配类型更迭明显。
关键词:
土地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匹配类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朱凤凯 张凤荣 李灿 焦鹏飞 王静霞
当前,中国正经历着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重要转型,认识把握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协调性和区域差异,对统筹区域城市化的"人地配置"和实现新型城镇化意义重大。选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为样本,运用协调度指数、塞尔指数等模型,考察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速率及其协调性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由此造成的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变化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①土地财政主导下,城市扩张速度普遍加快,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不协调现象由东部地区扩展到全国范围;②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非农人口密度普遍下降,而直辖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建成区的大幅扩张导致非农人口密度区域差异缩小;③区域间建设用地指标与人口非农化相匹配的"人地挂钩",是未来实现健康、协调城市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廖丹清 郭慧伶
目前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 ,有些人却提出城市化会加剧城市就业的矛盾。本文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化不仅不会加剧城市就业的矛盾 ,而且相反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惟一出路。
关键词:
城市化 就业 农村剩余劳动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显超 张俊良
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是研究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五个系统间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状况的分析方法,其实质上是对人口城市化评价方法的创新。通过分析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构建了人口城市化均衡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模型。用该方法对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状况实证分析,发现2000~2014年北上广三地人口城市化的均衡发展状况均得到了改善,但是依然面临发展水平不高、各系统间关系较为脆弱、可持续性未达到良好水平的局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姚震宇
与全国的水平相比,江苏人口城市化经历了特殊的N型发展轨迹,其内在的原因在于改革前国家战略规划的抑制和改革后苏南模式的兴衰。在中央和省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法规和政策推动下,江苏的空间城市化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界,经历了以小城镇建设为重心和以地级城市为中心两个不同阶段。在人口城市化方面,90年代中期伊始的城市化机制无益于解决一大批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异地城市化;在空间城市化方面,目前的城市化机制造成了"假性城市化"和"南城北乡"空间格局。这些问题的主要影响于它改变了社会的二元结构问题的表现方式,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智慧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
空间城市化 人口城市化 假性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舒长根 王飞军 吕建星
分析了户籍政策的形成背景及特殊意义,指出尽管户籍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因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被取消。据此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不再过分强调人口向城市聚集,代之先进要素向城市聚集;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以职业转换取代空间转换,或采取人口迁移的反梯度政策,走先发展经济,后进行人口空间聚集的农村城市化之路。
关键词:
户籍政策 人口城市化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光霞 林乐芬 余吉祥
在经济分权背景下,土地不仅执行着一般的生产要素功能,还充当了地方政府GDP竞赛的工具,这使得土地城市化显示出较强的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能力。不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地方政府对土地城市化的依赖程度下降,土地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递减。与此不同的是,人口城市化能够通过规模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本文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区常住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数据,实证研究了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及趋势。结果显示,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高于土地城市化的贡献。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递增,而土地城市化贡献递减。研究结果意味着土地城市化并不能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可靠依赖,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走一条以人口城市化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未良莉 黄萍
城市化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热点,它对于协调城乡关系,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具有重大而又深远的意义。本文分别从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城市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城市化滞后的原因三个方面对安徽省城市化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化 工业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贾彩彦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发展城镇化的经济战略,关于城市化的探讨则应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本文追根溯源,研究中国城市化问题的最早论述,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整理对此问题研究的脉络,以期为结合中国实际发展城市化提供理论根源。从中国真正开始出现第一次城市化浪潮,即19世纪后半叶之始,当时的政府及一些学者即已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研究这些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城市化的一系列问题都会有所裨益。
关键词:
晚清 城市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以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广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国内外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关系方面的理论和研究进展,采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6-2007年间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996-2007年间,广东省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水平之间显著正相关,土地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户籍人口城市化水平增长约15%;与全国范围内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不同,广东省土地城市化与人口城市化的进程基本同步。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定量分析 广东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吕志强 卿姗姗 邓睿 庞容
选取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研究单元,以21世纪的最初10年为研究时段,运用协调度模型,结合GIS技术,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及二者协调性的时空特征。结果显示:整体上看,我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城市化增长率在逐年降低,而土地城市化增长率几乎保持稳定,且二者差距在不断拉大;人口城市化增长速率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土地城市化增长速率为东部快于西部,西部快于中部,东北最慢;85%的城市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2002-2007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发展不协调问题在全国城市普通存在,2007-2012年,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不协调性呈进一步扩散之势。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土地城市化 协调性 时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侯慧丽 李春华
文章从居委会社区和村委会社区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出发,分析流动人口的居住选择和住房状况。研究发现具有工作不稳定、自雇者、家庭户流动特征的流动人口更可能选择居住在村委会社区。不同的居住社区中,影响流动人口居住条件的因素也不同,对居委会社区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影响较明显的因素是收入,而对在村委会社区居住的流动人口住房状况影响明显的因素是流动方式和住房用途。流动人口对不同居住社区的选择及住房状况的影响因素对城市化进程具有一定涵义:流动人口的城市化进程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两种不同社区的住房供应模式有助于稳定性不同的、就业特征不同的流动人口从进入城市开始逐步内化到城市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完成城市化的过程。
关键词:
城市化 社区类型 流动人口 居住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吕政 黄群慧 吕铁 周维富
“十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各自发展态势良好,工业化进程由“九五”期末的工业化中期的第一阶段进入到工业化中期的第二阶段,城市化相对于工业化取得了更快的发展。从未来发展看,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还存在诸如工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约束强、就业和向非农转移的人口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质量和数量不同步发展、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存在大量“待城市化”的乡镇企业员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更为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中国继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本、难度都将加大。“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协调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面对国际产业转移、增加农民工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