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6)
- 2023(10716)
- 2022(9301)
- 2021(8554)
- 2020(7546)
- 2019(17390)
- 2018(17386)
- 2017(34001)
- 2016(18628)
- 2015(21231)
- 2014(21299)
- 2013(21424)
- 2012(20326)
- 2011(18942)
- 2010(18983)
- 2009(17983)
- 2008(17885)
- 2007(16326)
- 2006(14500)
- 2005(13177)
- 学科
- 济(74879)
- 经济(74793)
- 管理(52350)
- 业(50357)
- 企(39857)
- 企业(39857)
- 方法(36697)
- 数学(32005)
- 数学方法(31768)
- 中国(22172)
- 农(20843)
- 财(19907)
- 学(19660)
- 贸(18501)
- 贸易(18493)
- 易(18064)
- 业经(15625)
- 制(15533)
- 银(13734)
- 银行(13679)
- 农业(13583)
- 地方(13321)
- 和(13253)
- 融(13142)
- 金融(13139)
- 行(13132)
- 技术(12123)
- 务(11585)
- 财务(11570)
- 财务管理(11537)
- 机构
- 大学(287808)
- 学院(279758)
- 济(114629)
- 经济(112234)
- 管理(107576)
- 研究(95362)
- 理学(91968)
- 理学院(90885)
- 管理学(89505)
- 管理学院(88948)
- 中国(72462)
- 京(60693)
- 科学(60435)
- 农(53807)
- 财(53153)
- 所(50324)
- 研究所(45934)
- 业大(45523)
- 中心(43565)
- 农业(43231)
- 财经(42593)
- 江(42065)
- 经(38518)
- 北京(38219)
- 范(37064)
- 师范(36599)
- 经济学(35348)
- 州(34390)
- 院(33060)
- 经济学院(32384)
- 基金
- 项目(182370)
- 科学(140801)
- 基金(131743)
- 研究(128880)
- 家(116910)
- 国家(115950)
- 科学基金(96697)
- 社会(81382)
- 社会科(77283)
- 社会科学(77257)
- 基金项目(70712)
- 省(70075)
- 自然(62693)
- 自然科(61211)
- 自然科学(61186)
- 划(60368)
- 自然科学基金(60122)
- 教育(57780)
- 编号(54033)
- 资助(52867)
- 成果(45525)
- 重点(40805)
- 部(40254)
- 发(38934)
- 创(37747)
- 科研(35714)
- 创新(35364)
- 计划(34747)
- 课题(34473)
- 项目编号(34150)
- 期刊
- 济(120736)
- 经济(120736)
- 研究(77556)
- 学报(53241)
- 中国(48535)
- 农(46789)
- 科学(42298)
- 财(39272)
- 大学(37698)
- 管理(34933)
- 图书(34868)
- 学学(33492)
- 农业(31327)
- 书馆(26691)
- 图书馆(26691)
- 融(26031)
- 金融(26031)
- 教育(22891)
- 财经(20842)
- 技术(20469)
- 经济研究(20179)
- 业经(19878)
- 经(17877)
- 问题(17623)
- 业(17121)
- 贸(16583)
- 理论(15884)
- 国际(15416)
- 情报(14717)
- 实践(14543)
共检索到41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凯 李秀霞 赵思喆 刘超
[目的/意义]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能够体现作者、文献、学科以及国家间的知识传递与知识继承,通过分析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过程,对于揭示近10年中国图书情报学(Information Science&Library Science,ISLS)领域文献的国际知识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过程]以知识转移率和知识转化贡献率作为计量指标,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依据其学科类别划分标准,以ISLS为例,计算中国对15个国家的知识转移率和知识转化贡献率,并利用Vosviewer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邱均平 李应萍
本文选取CSSCI(2005-2008)的16种主要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总被引次数、他刊引用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四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和学科地位;然后,分别赋予总被引次数、他刊引用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一定的权重,试图用一个综合指数来对我国图书情报学期刊进行一个综合的、比较直观的评价;得出的结论更为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财强 司莉
全面了解图书情报学(LIS)学科知识影响力,对于明确LIS的学科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以WoS数据库为数据源,将2000—2019年间LIS 573篇高被引文献作为知识输出源,通过回溯的方式获取来自非图情学科的施引文献85638篇,参照比格兰模型对施引文献所属学科进行划分,利用LDA主题聚类对施引学科主题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LIS知识输出至多元的学科和主题。(1)来自其他学科的施引文献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其主要施引学科(按降序排列)依次为医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地球科学、工程学、生物学、政治学、化学、农学等。(2)从主题分布情况来看,来自其他学科的施引文献主题多元,且这些学科的不同主题对LIS学科知识的引用均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同时不同学科主题演化呈现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知识影响力 学科地位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晋生
文章利用《中文科技期刊引文数据库》对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类核心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樵
以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的外部影响力为目标,本文利用引文分析方法,对1978至2018年间中国图书情报学的知识输出,从学科、主题等角度进行多维分析和时序分析,以探究改革开放四十年间中国图书情报学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力及其演化。研究发现,中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的外部影响力具有多元、变革及融合特征。具体包括:图书情报学知识输出至多元的学科和主题,知识传播的焦点主题具有时代特征,多维知识融合塑造核心知识影响力,学科知识的外部影响力不断提升。以此为基础,提出增强图情学科外部影响力的策略,为提升学科知识贡献提供支持。图4。表4。参考文献29。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贾洁
为考量我国"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图书学术影响力的大小,本文借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0-2007)数据,利用引文分析法,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学科论文引用的图书进行统计,推出该学科领域最有学术影响的137种国内外学术著作。研究发现,在各类型图书中,对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领域产生最大学术影响力的是国内学术著作;国外学术著作被引种数排在第二,但被引篇次和篇均被引次数都明显偏低,显示国外学术著作对本领域学术影响有限。表3。参考文献11。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景娣 田稷 缪家鼎
根据文献计量学的定义和一般对核心期刊影响力的分析方法,分析和评述了《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分析》一文中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文中相应数据的重新统计和计算,发现文中数据普遍存在错误,部分数据因统计错误和计算错误以致严重影响排序结果;对6种重点期刊给出了相应的更正数据。
关键词:
核心期刊 被引次数 影响因子 即年指标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文明 索大武
With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apers on information studies published from 1991 to 2000 in China,this article makes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subject distribution of these papers so as to reflec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researches on information studies in C...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邵瑞华 李亮 刘勐
[目的/意义]以图书情报学被SSCI收录的37年文献为研究对象,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学科交叉程度与文献学术影响力的关系特征,为科研管理部门关于交叉科学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用布里渊指数、学科种数作为学科交叉度的测度指标,文献的被引频次和学科规范化的引文影响力(CNCI)作为文献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通过数值计算、相关分析等研究各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论]图书情报学兼具不可渗透和可渗透的学科特征,其学科交叉融合行为越来越明显,学科交叉有利于文献学术影响力的提高。图书情报学文献可分为专业型文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董小英
国际图书馆学情报学文献的书目控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次。一是综合性的社会科学检索工具承担了对书籍、学位论文、政策出版物、会议录等的书目控制。如美国的《在版书目》、《在版书目主题索引》及时报道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新书,《国际学位论文文摘》提供英美等国最新完成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博士论文的摘要。《即期目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报道三十多种即将发刊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目次一栏表。二是专业检索工具重点服务于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杂志,同时兼及专著、会议录、技术报告、研究报告等其它文献形式。由于期刊文献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和实践的最重要的文献源,因此,对这一类文献的书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根据Gail R.P...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覃凤兰
通过《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New》对2003-2007年图书情报学的34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和论文被引的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图书情报学期刊与档案、新闻出版、文学、语言文字、教育、体育等期刊相比较,其影响力相对较高。
关键词:
图书情报学 期刊影响力 引文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雷 吕春莲
通过对1980年至2002年我国公开发表的图书馆建筑学文献的调查和统计,揭示了此学术领域研究 的数量、内容、核心刊物,核心作者等方面内容。展现了近23年来,我国图书情报界在此领域取得的成果,并针对 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洁
Google Scholar集成了多个中英文学术文献数据库,能够更客观地反映文献的被引情况,因此已逐渐成为国内外流行的学术文献搜索平台。本文以Google Scholar为文献来源,对我国CSSCI中排名靠前的6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5年来的学术影响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考查了每一年中各个期刊的总引用次数、篇均引用次数、h指数以及g指数。基于计算机软件工具和统计结果,分析了6种期刊5年来的学术影响力,并对它们的未来学术影响力趋势进行了分析。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阮光册 游心月
[目的/意义]知识扩散有利于促进科学知识流动、共享和创新。探究我国图书情报学者国际发文的知识扩散情况,对于揭示学科自身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扩散特征有着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本文基于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来源,根据知识扩散指标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利用LDA主题模型以及SCIMAT战略坐标图对其扩散特征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论]知识扩散强度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学科在不断的寻求发展、融合与创新;在知识扩散的过程中,对外知识扩散集中于14个主题,对美国的知识扩散集中于8个主题,对西班牙的知识扩散集中于6个主题,对印度的知识扩散集中于6个主题。最后,研究发现,对外知识扩散主题与研究热点主题并不重叠。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瑞敏 倪超群
提出"聚类分析"和"pathfinder算法"为一体的可视化方法,阐述了其原理和实现步骤,在此基础上利用大样本数据,分时段研究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知识结构,并分析了其发展演变的具体情况。研究表明,我国图书情报学在1998—2007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1个方面:文献计量、科学计量与信息计量,情报学基本理论与方法,竞争情报,网络信息组织、检索与服务,知识产权,知识管理与信息资源管理,数字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录学,信息标引与检索,图书馆学基本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计量学、竞争情报等方向逐步兴盛,传统目录学、数字图书馆等方向则走向分化或衰退。图5。表1。参考文献2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