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2)
- 2023(9433)
- 2022(8402)
- 2021(7526)
- 2020(6661)
- 2019(15582)
- 2018(15541)
- 2017(31212)
- 2016(16523)
- 2015(19303)
- 2014(19661)
- 2013(19777)
- 2012(19102)
- 2011(17835)
- 2010(18240)
- 2009(17544)
- 2008(17286)
- 2007(15838)
- 2006(14294)
- 2005(13288)
- 学科
- 济(93999)
- 经济(93926)
- 管理(45764)
- 业(41099)
- 方法(36742)
- 数学(32354)
- 数学方法(32153)
- 企(31477)
- 企业(31477)
- 贸(23781)
- 贸易(23770)
- 易(23023)
- 中国(22582)
- 地方(21291)
- 农(20441)
- 财(18557)
- 学(17069)
- 业经(16066)
- 制(15935)
- 环境(15892)
- 融(14323)
- 金融(14321)
- 银(13912)
- 银行(13890)
- 地方经济(13668)
- 行(13392)
- 农业(12874)
- 和(12511)
- 体(11088)
- 划(10872)
- 机构
- 大学(262138)
- 学院(260840)
- 济(125995)
- 经济(123632)
- 管理(95213)
- 研究(93694)
- 理学(80578)
- 理学院(79693)
- 管理学(78625)
- 管理学院(78143)
- 中国(72124)
- 财(56541)
- 京(55013)
- 科学(52821)
- 所(48565)
- 财经(44770)
- 研究所(43549)
- 中心(41187)
- 经济学(40853)
- 经(40279)
- 农(40275)
- 江(39145)
- 经济学院(36898)
- 北京(35569)
- 业大(34395)
- 范(32844)
- 院(32770)
- 财经大学(32723)
- 师范(32589)
- 农业(31758)
- 基金
- 项目(156498)
- 科学(121482)
- 研究(116729)
- 基金(112778)
- 家(96876)
- 国家(96135)
- 科学基金(80369)
- 社会(75443)
- 社会科(71627)
- 社会科学(71604)
- 省(59605)
- 基金项目(59105)
- 教育(52344)
- 划(50163)
- 自然(48434)
- 编号(47605)
- 资助(47449)
- 自然科(47153)
- 自然科学(47135)
- 自然科学基金(46249)
- 成果(39808)
- 部(36065)
- 发(35949)
- 重点(35538)
- 课题(32675)
- 国家社会(31567)
- 创(31536)
- 教育部(30986)
- 人文(30155)
- 性(30087)
- 期刊
- 济(146190)
- 经济(146190)
- 研究(84663)
- 中国(46070)
- 财(42338)
- 农(36269)
- 学报(36204)
- 管理(34038)
- 科学(33357)
- 融(27603)
- 金融(27603)
- 大学(27349)
- 学学(25862)
- 经济研究(25465)
- 农业(24333)
- 财经(23124)
- 贸(21913)
- 技术(21663)
- 业经(21489)
- 问题(20886)
- 教育(20663)
- 国际(20353)
- 经(20043)
- 技术经济(15124)
- 世界(14390)
- 商业(14102)
- 统计(14011)
- 理论(13306)
- 业(12678)
- 经济问题(12279)
共检索到405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余北迪
通过对我国国际贸易与生态环境的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国际贸易对中国生态环境的负的规模效应大大超过了正的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因此,总效应为负。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实施一系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政策措施,在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收益的同时消除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环境效应 “绿色”政策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吉双 董赪
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并导致我国经济的"输血式增长",这已成为国民之痛。我国缺失国际贸易定价权既有对商品和资源过度供求的原因,也有未形成有利的市场结构的原因,不仅包括没能形成整合全球价值链能力的原因,也包括期货市场不健全进而没能形成全球定价中心的原因,以及人民币没有成为国际储备和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原因等;因此,我国培育、形成和掌握国际贸易定价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性、且富有成效的措施才能实现。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缺失定价权 经济学分析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景峰 刘英
主流经济学对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一直是沿着“比较优势”这一主线进行的,目前还没有一个理论能很好地解释全部的贸易现象,与当代贸易现实更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严格的理论假设简化掉了很多重要因素,而这正是新制度经济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交易成本理论引进到贸易理论研究中来,并在生产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成本和制度收益的概念,力图使贸易研究更接近现实。
关键词:
国际贸易 新制度经济学 交易成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严建苗
自由贸易政策将提高世界范围内的要素配置效率,增进各国的经济福利。贸易保护经常盛行的国际贸易政策演进,却往往与这种基于比较优势的古典处方相矛盾。一般认为,造成这种反论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贸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衔 李少武
从十八世纪工业革命至今,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导了国际贸易体系,并根据本国国际竞争力由"弱-强-弱"的变化,采取了"保护贸易-自由贸易-保护贸易"的政策循环。TPP和TTIP就是这一政策循环的必然结果。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看,英关两国根据相对生产力水平调整国际贸易政策是为了争夺和维持其既有的国际贸易地位,进而建立落后国家依附于先进国家的国际贸易体系。中国应该采取国家干预和各种贸易政策组合的方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以应对TPP和TTIP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景东
国际贸易中的资本迁移在市场稳定和供求均衡的线性叠加结构中运行,由于突变和分叉现象的凸起显示出在迁移过程中的不稳定性,系统结构不断发生变化,许多相互作用的个体在不稳定状况下不断进行调整,资本迁移在不断调整中是远离平衡态的,它在这一过程中的多样性、差异性是一个复杂的、主动的动态行为,伴随涨落而涨落,呈现出不可逆性的非线性世界。
关键词:
国际贸易 资本迁移 复杂性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瑾 寿哲均
为了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标志制度作为一种手段正在国际贸易中被普遍使用。纺织产业是一种污染密集度高的产业,在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环境标志制度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应用。本文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国际纺织品贸易中的环境标志制度分别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对其环境效果、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可接受性、制度结构协调性逐一进行评价;并对环境标志制度对纺织品贸易的正、负效应用经济学的模型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要结论。
关键词:
纺织品贸易 环境标志制度 制度评价 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慧中 许卫权
服务贸易已被称为当今最重要的和最活跃的国际经济活动,但人们对它的研究并不多。直面WTO的中国将更大范围与更程度上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广义的服务进口),大量外资服务企业将以在中国“商业存在”的方式开展其服务贸易,实施其对中国按GATS界定的第三种形式的出口,鉴于上述两点,有必要对国际贸易动因与优势占有格局等从基本理论角度作经济学分析,并进而对开放市场的基本影响作出分析。 一、服务贸易动因及优势占有格局 1、两部门理论与发达国家服务业的高相对价格 劳动生产率提高尤其是战后科技进步推动的劳动生产率日新月异的增长在制造业(包括农业等物质产品生产部门)尤其在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纲 黄志斌
环境经济政策对贸易的影响在于它的实施使企业为保护环境而增加了成本,环境保护成本会全部或部分进入产品的最终定价中,价格的升高会影响到一国贸易的基础。从环境经济政策影响贸易的表现来分析,主要是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及专业化生产,进而影响到贸易模式和贸易量。因此,在应用环境经济政策以实现环境目标时可以通过政府干预减少其对贸易的影响,以实现贸易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环境经济政策 成本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易明
环境经济政策之所以会对贸易产生影响,其直接原因是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使企业为了保护环境而增加了成本,而这些环境保护成本会全部或部分地进入产品的最终定价中。价格的升高,使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从而影响到产品的贸易量。从更深层次来分析,环境经济政策之所以会对贸易产生影响,是因为一国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会影响到一国的比较优势及专业化生产,进而影响到与贸易有关的贸易模式、贸易条件等领域,最终这种影响会反映在贸易量的变化上。
关键词:
环境经济政策 价格 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曾才生
磷矿是生产磷肥的主要原料。国际磷肥工业发展的趋势是对矿石就地深加工,出售高附加值磷肥。我国在大量出口磷矿的同时,却从国外大量进口磷肥。虽然最近几年我国磷矿石的出口量有所下降,然而,下降量中的相当一部分却转变成了非磷肥化工产品的出口。本文通过贸易模型分析认为,我国需要对含磷产业进行战略调整。
关键词:
磷矿 磷肥 进出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焦军普
世贸组织多哈回合的坎昆会议上农产品贸易谈判的失败,集中体现出对外贸易政策的本质是其本国国内政治经济的反映。农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农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中的高保护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保护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视角的分析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发达国家在贸易谈判中的观点和立场。
关键词:
贸易保护主义 农产品贸易 国际政治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孔凡保
新制度经济学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相关研究领域的渗透并非一个新现象,内部化理论就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下产生的。21世纪初,新制度经济学和国际贸易与投资理论出现了新的融合趋势,从原来的简单运用发展到将不完全契约直接融入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跨国公司组织形式选择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甚至直接在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框架下分析跨国公司的组织选择行为。这一理论上的整合对于分析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及其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与投资 跨国公司 新制度经济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蕾 吴国蔚
本文从环境成本转移的概念出发,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而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在我国占主要优势,且出口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进口贸易中,化学工业、采矿业、塑料、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净进口向国外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纺织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则向我国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慕菡 王立军
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我国致力于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更加开放的中国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和贸易大国。但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使得地方政府和一些企业片面追求外贸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