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44)
2023(18523)
2022(16192)
2021(14992)
2020(12985)
2019(29928)
2018(29807)
2017(57407)
2016(31538)
2015(35749)
2014(35730)
2013(35359)
2012(32660)
2011(29690)
2010(29593)
2009(27481)
2008(27026)
2007(24096)
2006(20940)
2005(18316)
作者
(95527)
(79489)
(79237)
(75235)
(50260)
(38429)
(36122)
(31464)
(29971)
(28296)
(26791)
(26662)
(25229)
(25033)
(24703)
(24682)
(24474)
(23621)
(22839)
(22782)
(20100)
(19539)
(19457)
(18041)
(17959)
(17818)
(17604)
(17489)
(16156)
(15894)
学科
(123883)
经济(123741)
管理(87774)
(84379)
(68760)
企业(68760)
方法(60646)
数学(52932)
数学方法(52267)
(33658)
中国(32717)
(32288)
(29964)
贸易(29952)
(29084)
(28369)
业经(26601)
地方(23764)
(22918)
农业(22157)
(20384)
理论(20337)
财务(20302)
财务管理(20255)
(19915)
银行(19824)
(19356)
金融(19352)
(19294)
技术(19148)
机构
大学(459920)
学院(457905)
(181192)
经济(177339)
管理(175652)
研究(154095)
理学(152803)
理学院(151053)
管理学(148143)
管理学院(147348)
中国(113195)
科学(99498)
(97350)
(84152)
(82094)
(79717)
业大(75068)
研究所(73159)
中心(69497)
农业(67138)
财经(66713)
(65880)
北京(60955)
(60538)
(58760)
师范(58027)
(55670)
经济学(54396)
(53376)
财经大学(49609)
基金
项目(313667)
科学(243070)
基金(225620)
研究(220572)
(200020)
国家(198426)
科学基金(167634)
社会(136381)
社会科(129210)
社会科学(129172)
(123417)
基金项目(120014)
自然(112637)
自然科(109975)
自然科学(109938)
自然科学基金(107934)
(104798)
教育(102063)
资助(93979)
编号(89536)
成果(72093)
重点(70878)
(68342)
(66437)
(64512)
课题(61817)
科研(61296)
创新(60337)
计划(59806)
大学(57819)
期刊
(190269)
经济(190269)
研究(127697)
学报(82576)
中国(80038)
(75173)
科学(70879)
(61401)
管理(61341)
大学(60661)
学学(57569)
农业(51643)
教育(45434)
技术(38285)
(37209)
金融(37209)
财经(31780)
业经(31776)
经济研究(31133)
(27150)
(26758)
问题(26315)
(24604)
(22934)
科技(22396)
图书(22007)
技术经济(21777)
国际(21692)
业大(21338)
商业(21215)
共检索到653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贸易波动的主要因子是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贸易竞争力、体制与政策因素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并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察发现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不同。文章最后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贸易体制改革本身对我国总体贸易规模和进出口余额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预测、短期政策干预、贸易改革策略和国际政策协调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国际经济学框架做出修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课题组  刘稚南  
本文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手段,将近年价格形势与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发现"十一五"时期价格波动新特征。然后运用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法研究各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研究和现实因素分析判断:目前我国价格波动的源动力已从需求拉动型逐渐演变为成本、资金共同推动型,且受国际市场传导影响加深。初步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大,抗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议: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和产供销体系;二是战略性地谋划基础资源产业,稳步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三是疏导全社会过于敏感的通胀预期;四是加大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的制度和运作机制体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课题组  刘稚南  
本文首先运用比较分析手段,将近年价格形势与历史时期进行对比,发现"十一五"时期价格波动新特征。然后运用近十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方差分解法研究各因素对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通过模型研究和现实因素分析判断:目前我国价格波动的源动力已从需求拉动型逐渐演变为成本、资金共同推动型,且受国际市场传导影响加深。初步判断,"十二五"时期我国价格上升压力进一步加大,抗通胀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建议: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需信息平台和产供销体系;二是战略性地谋划基础资源产业,稳步推进资源产品价格改革;三是疏导全社会过于敏感的通胀预期;四是加大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的制度和运作机制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婧怡  曹芳芳  李先德  
基于1995—2020年贸易数据,利用HP滤波法、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大麦进口贸易波动方向发生了4次转换,由此划分出5个贸易阶段,且波动方向转换的频率持续加快,波动幅度持续扩大;中国大麦进口长期趋势值的快速增长及实际进口量的上下起伏是引起贸易波动的重要缘由;世界大麦出口规模的扩张难以有效填补中国大麦需求的快速增长,反而由于出口规模的不稳定引发了贸易波动;中国未能及时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进口来源,未能充分利用新兴大麦出口市场抑制贸易波动;中国具有较好的进口引力基础,但受到贸易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进口引力的作用效果未能与国内市场供需变化相匹配,进而经常引起贸易波动。因此,中国应适时调整进口市场结构,注重新兴市场的培育与运用;进一步发挥进口引力优势,联动国内外两个市场,更好满足国内大麦需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黄万阳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已经显现,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出口和进口都遭遇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大跌幅;而与此同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正经历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多年来美国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日本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本文通过历史数据采用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的标准模型,建立了中美和中日贸易模型,从中发现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波动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的规律以应对危机冲击。研究结果表明,面临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日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暂缓人民币升值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步伐也难以抵消这种负面冲击。中国经济的发展须在"扩内需,调结构"上做文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林巍  
主要研究我国国际原油贸易物流运输方式选择问题,为未来的原油运输方式选择提供参考。首先提出了原油物流运输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获得各指标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2个主因子;在此基础上基于R型因子分析模型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对四种原油运输方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管道运输是最优运输方式,同时也证明了该方法的便捷、实用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旭华  
在分析我国粮食贸易格局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TSC指数分析,对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并运用GR分析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国际贸易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粮食受到外界影响明显,国际竞争力在波动中不断下降;粮食生产率不是决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生产价格、进出口价格、汇率和国家农业财政支出是影响粮食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提高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凯文  臧日宏  
本文考察了我国与11个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使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应用ARDL协整方法研究在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总体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具有负面的传导效应,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二是贸易伙伴经济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三是我国国际贸易不易受到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变动的冲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太祥  张思玉  张杰  祝宏辉  
本文使用UN Comtrade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利用修正的CMS模型对1994—2012年间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波动的成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棉花的进口贸易波动是国内进口引力和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而棉花生产成本高、流通体制不健全和市场信息不完善是造成棉花进口引力和结构无序变化的根本原因。探索低成本的棉花种植模式、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建立全球化的信息监测系统,将有助于稳定我国棉花进口贸易,提升我国棉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章安平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的主要因素,宜通过国家竞争力因子、出口竞争力因子和进口竞争力因子三个主因子进行分析。事实证明:一国的产权形式、经济自由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的地位是影响农产品贸易保护的最大因素;产权制度越完善,经济自由程度和发展水平、农业的地位越高,政府对农产品贸易实行保护就越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