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5)
2023(7851)
2022(6948)
2021(6538)
2020(5773)
2019(13833)
2018(14019)
2017(28251)
2016(15219)
2015(17817)
2014(18261)
2013(18307)
2012(17515)
2011(16130)
2010(16533)
2009(15897)
2008(15990)
2007(14663)
2006(12948)
2005(11971)
作者
(45626)
(38104)
(37839)
(36378)
(24239)
(18176)
(17627)
(14924)
(14087)
(13603)
(12721)
(12551)
(12091)
(12019)
(11957)
(11823)
(11697)
(11146)
(11078)
(11026)
(9607)
(9381)
(9355)
(8696)
(8670)
(8548)
(8472)
(8440)
(7716)
(7522)
学科
(69515)
经济(69442)
管理(39435)
(38515)
方法(34319)
(30045)
企业(30045)
数学(29687)
数学方法(29463)
(23337)
贸易(23328)
(22649)
中国(19430)
(18097)
(16996)
(14061)
(13648)
业经(12968)
(12884)
银行(12857)
(12702)
金融(12700)
(12336)
地方(11751)
理论(11112)
农业(11068)
(10902)
(10196)
(9439)
财务(9422)
机构
大学(238080)
学院(234837)
(105650)
经济(103578)
管理(86982)
研究(80265)
理学(74071)
理学院(73266)
管理学(72184)
管理学院(71751)
中国(62757)
(50255)
(50107)
科学(45762)
(41409)
财经(39928)
研究所(37161)
(36807)
(36042)
中心(36007)
(34719)
经济学(34034)
北京(32404)
业大(31830)
经济学院(31060)
(30195)
师范(29941)
财经大学(29475)
农业(29316)
(28211)
基金
项目(141711)
科学(109713)
研究(106129)
基金(101864)
(87388)
国家(86696)
科学基金(72278)
社会(66563)
社会科(63135)
社会科学(63115)
(53479)
基金项目(53272)
教育(49315)
(45813)
编号(44900)
自然(44402)
自然科(43271)
自然科学(43255)
资助(43083)
自然科学基金(42460)
成果(38154)
(33323)
重点(32062)
(30943)
课题(30262)
(28701)
教育部(28672)
(27864)
人文(27520)
大学(27370)
期刊
(116173)
经济(116173)
研究(73705)
中国(41853)
(37391)
学报(33737)
(32748)
科学(30176)
管理(29934)
大学(25488)
(24653)
金融(24653)
学学(23873)
教育(22807)
农业(21978)
(20087)
经济研究(20076)
财经(19926)
技术(18893)
国际(18433)
业经(18309)
问题(17568)
(17196)
商业(12970)
理论(12765)
技术经济(12103)
(11733)
世界(11706)
统计(11691)
实践(11402)
共检索到356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不同类型的宏观经济冲击以及贸易体制改革本身对我国总体贸易规模和进出口余额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预测、短期政策干预、贸易改革策略和国际政策协调等几方面提出一些见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现有的国际经济学框架做出修正。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因素,研究表明贸易波动的主要因子是供给冲击、需求冲击、贸易竞争力、体制与政策因素和世界经济周期波动,并通过对四个不同时期的考察发现各个因素在不同时期其重要性不同。文章最后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是提高我国贸易竞争力,减少国际贸易波动不利影响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晓野  刘明兴  
单方程估计方法 经典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理论中,对进出口规模的决定问题有着详实的讨论。其中大多数文献均是从进出口需求弹性的角度入手,将进出口的波动分为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方面,然后通过估计进出口和实际汇率、相对收入的单一计量方程式来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凯文  臧日宏  
本文考察了我国与11个主要国际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情况,使用GARCH模型测算人民币汇率波动,应用ARDL协整方法研究在现行汇率制度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总体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具有负面的传导效应,国际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会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二是贸易伙伴经济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有促进作用;三是我国国际贸易不易受到进出口产品相对价格变动的冲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燕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而我国国际贸易顺差较大,也会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压力,进而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不利于我国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要转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战略,将汇率政策与财政、货币政策相结合,积极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降低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其他国家的依赖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广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贸易总量不断攀升,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38671亿美元,足足增长了180多倍,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出口国。自2005年以来我国制定了一套相对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一直影响着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作为我国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对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概念,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以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甫  王德新  罗显康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特征事实,构建了开放经济的三部门真实周期(RBC)模型,并对模拟经济与实际经济进行周期性特征比较,发现此模型能很好地解释中国主要宏观经济变量的波动特征。利用该模型重点考察了国际贸易、世界利率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了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1)国际贸易和世界利率这两种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负效应,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加剧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2)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冲击通过净出口影响总需求这一渠道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而世界利率不确定性冲击则通过净出口和投资对总需求的影响,以及最优资本积累对总供给的影响这两个渠道对经济产生负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明兴  马晓野  
一、导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际贸易已经有了很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的一个直观感受是: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也日益呈现出诸多的市场化特征,各种国内外的宏观经济变量均对贸易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相对于世界总产出的比重的不断上升,贸易在传播国际经济波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加深使得有关的政策和经济分析必须考虑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贸易和国内、国际的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联动,国内的诸般宏观政策及其与各国间的协调,都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和理论经济学界面临的全新课题。 在传统的国际经济学中,往往孤立地讨论贸易或者经常性帐户与某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但是,贸易自由化使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冯永琦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贸易已经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在国际间传导和扩散的重要传导渠道之一。通过在1998-2007年十年间的季度经济数据基础上,用VAR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方法,对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美经济波动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在长期中并不发挥作用,只是在短期内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传导在一定程度上还发挥着作用,并且美国经济波动只有在短期内对中国经济波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在长期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并没有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洪占卿  郭峰  
本文考察了中国各省的国际贸易开放和对其他省市省际贸易开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我们构造省际贸易潜力指数来衡量各省之间"潜在"的贸易水平,并通过工具变量有效处理了国际贸易水平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的提高均显著减缓了经济波动,且国际贸易水平和省际贸易潜力在影响经济波动上存在相互促进和加强的关系。此外,在省际贸易潜力非常低的条件下,国际贸易开放水平的提高可能会加剧经济波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易善安  张瑞夫  
本文在对即将公布的《WCO(世界海关组织)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框架标准》主要内容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监管标准提升路径进行研究,以期使得我国跨境电商发展方向更加清晰,通过便利化的框架搭建驱动跨境电商的深入稳定持续发展,让跨境电商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繁荣的强劲驱动力,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庄丽娟  温思美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树全  
基于联合国 COMTRADE 数据库提供的 HS1996的数据,计算中国、印度和俄罗斯2001和2005年产品的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RSCA)指数。运用统计描述和马尔柯夫转换矩阵,对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产品的 RSCA 部门分布及其演变,以及部门内分布的跨时期变化进行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绝大多数产品不具有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贸易模式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相比之下,中国比印度和俄罗斯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俄罗斯的比较优势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