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4)
2023(8830)
2022(7993)
2021(7297)
2020(6580)
2019(15509)
2018(15591)
2017(31901)
2016(16990)
2015(19970)
2014(20148)
2013(20186)
2012(19298)
2011(17581)
2010(17808)
2009(17047)
2008(17186)
2007(15656)
2006(13693)
2005(12455)
作者
(50311)
(42240)
(41829)
(40104)
(26919)
(20249)
(19557)
(16389)
(15636)
(15062)
(14043)
(13930)
(13371)
(13177)
(13104)
(13043)
(13000)
(12329)
(12215)
(12205)
(10554)
(10354)
(10303)
(9550)
(9506)
(9465)
(9434)
(9303)
(8436)
(8405)
学科
(78053)
经济(77976)
管理(51300)
(49635)
方法(41001)
(38804)
企业(38804)
数学(36610)
数学方法(36383)
(24589)
贸易(24580)
(23870)
(22501)
(20659)
中国(20461)
(15360)
环境(14417)
地方(14012)
(13926)
财务(13910)
业经(13884)
财务管理(13872)
(13656)
(13553)
金融(13549)
(13534)
银行(13506)
农业(13187)
(12851)
企业财务(12840)
机构
大学(262428)
学院(259804)
(117690)
经济(115462)
管理(100176)
理学(86143)
研究(85807)
理学院(85293)
管理学(84207)
管理学院(83742)
中国(66654)
(55925)
(54170)
科学(48136)
财经(44742)
(43418)
(40513)
(40047)
中心(39402)
研究所(38893)
(37780)
经济学(37614)
业大(35304)
经济学院(34583)
北京(34528)
财经大学(33111)
农业(31778)
(31764)
师范(31486)
(30443)
基金
项目(162712)
科学(127549)
研究(120454)
基金(119326)
(102340)
国家(101563)
科学基金(86354)
社会(77700)
社会科(73925)
社会科学(73903)
基金项目(62946)
(61560)
教育(55622)
自然(53946)
自然科(52615)
自然科学(52598)
(52253)
自然科学基金(51667)
资助(50518)
编号(49397)
成果(40842)
(38423)
重点(36535)
(35107)
教育部(33360)
(33189)
课题(33059)
国家社会(32533)
人文(32432)
科研(31696)
期刊
(125068)
经济(125068)
研究(78137)
(43256)
中国(43121)
学报(36616)
(34944)
管理(33639)
科学(33206)
大学(27922)
(27043)
金融(27043)
学学(26310)
农业(23478)
财经(22669)
经济研究(21560)
教育(21326)
(21226)
技术(20543)
业经(19848)
(19425)
国际(19085)
问题(18725)
商业(13914)
理论(13600)
技术经济(13596)
统计(13375)
(12575)
世界(12526)
实践(12166)
共检索到385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蕾  吴国蔚  
本文从环境成本转移的概念出发,利用统计数据,计算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而分析贸易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出口在我国占主要优势,且出口增长加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进口贸易中,化学工业、采矿业、塑料、橡胶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净进口向国外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纺织业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产品的净出口则向我国转移了最多的环境成本。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龙兴平  俞海山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讨论中,"环境成本转移说"颇受国内外学者们的关注。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污染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发达国家通过大量进口发展中国家生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席小炎  
一、国际贸易与环境资源问题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贸易与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利用贸易措施对其他国家的环境政策施加影响,或者以保护环境为名,设置贸易壁垒,从而保护本国的利益。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1990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其理由是,美国认为墨西哥在防止意外捕捞海豚方面未采取足够的防范措施。对于这一贸易禁运,墨西哥提出抗议,指出美国强行采取的这项措施是保护主义行为,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渔业生产,既不符合国际法也不符合关贸总协定的原则。促使环境问题进入贸易体系的另一个原因是环境问题的全球化。随着经济的快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唐杰英  
文章利用修正的净出口消费指数检验"污染天堂假说"发现,我国没有成为污染产业的"天堂";尽管我国的产业转移是双向的,但工业集聚的程度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构建CO2排放影响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贸易开放程度对CO2排放有负向影响,提高贸易开放程度有利于降低CO2排放;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和参与程度对CO2排放均有正向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存量规模或参与程度的提高会增加我国的CO2排放压力。最后指出限制贸易或外商直接投资不能有效降低我国工业的CO2排放,应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目的,通过提升产业技术水平,降低排放密度来控制CO2的排放规模。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中国和俄罗斯同属于"金砖四国"(BRICS),并且是重要的地缘政治大国和战略协作伙伴国。文章考察了较长时间跨度(1992~2007年)中俄之间贸易发展的整体状况及不同细分产业的特征,应用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对中俄贸易商品结构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两国发展的方向:大力发展比较优势商品的贸易;发展产业内贸易,减弱俄罗斯技术优势;全面部署能源战略,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沈木珠  
国际私法领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国际公法领域的国际惯例有着明显的区别。它与国际贸易合同的关系十分密切,无论惯例的适用、修改抑或排除都离不开合同的规定。最新国际贸易惯例有发展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新趋向,允许甚至明确赋予合同当事人有选择、修改或排除适用惯例的权利。本文在探讨国际贸易惯例定义及其与合同关系的基础上,着重论证国际贸易惯例在合同中的实际适用及适用时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微微  
我国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以促进国际贸易。然而,以往的文献并没有实证检验这些政策对国际贸易增长的确切影响,以及未关注跨境电商对贸易距离和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结合传统的比较优势模型,探讨了跨境电商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只有抵消关税成本和运输成本带来的负面影响,跨境电商才有可能对促进国际贸易产生积极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境电商对国际贸易增长表现出正向的积极影响且显示出增量增长的态势,这可能是有利的贸易政策执行所致。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福重  贾茹  
本文利用1991-2004年的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研究了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工业固体废物带来的环境压力。其得到的结论如下:工业固体废物的环境压力这个被解释变量与我国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我国工业产品出口额增长速度正相关,与我国进口额增长速度和我国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负相关。因而得到如下启示:我国要首先阻止污染的直接转移和通过投资形式的转移;同时要注重开发本国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使自己成为国际竞争规则的制定者,阻止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资源掠夺,维护我国在环境与贸易方面的权益。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慕菡   陈建国   张连众  
本文通过对我国污染产品的对外贸易进出口额经标准化处理后的贸易差额和贸易份额的定量计算,得出我国在改革开放20年的对外贸易中,存在污染的跨境转移。并针对不同的污染行业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程颖慧  
文章主要从国际贸易视角下对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问题进行研究。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选取PPI与CPI作为衡量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指标,以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及方差分解分析,得出我国受国外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小;PPI以及CPI的同比指数会因国外物价的上涨而上升;贸易收支传递渠道对我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影响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文娟  孙楚仁  
本文引入多因素实证研究了1987-2005年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同时检验了H-O理论和SS定理在我国的适用性,结论如下:(1)贸易扩大总体上对我国收入不平等起到了改善效果;(2)出口改善收入分配的效果比进口更加显著;(3)制成品出口比重增加对收入分配产生显著的改善效应;(4)制成品进口比重下降可能恶化收入分配。检验结果显示出贸易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地用包括H-O理论在内的某个贸易理论来解释,必须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和特色。在深入剖析贸易影响我国收入分配的机制后,本文提出了相关贸易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再勇  
FD I与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之间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我国出口贸易的FD I弹性系数要大于我国进口贸易的FD I弹性系数,即FD I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贡献要大于其对进口贸易的贡献。通过建立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FD I与进出口贸易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之间由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状态动态调整的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隆国强  
国际贸易影响我国电冰箱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隆国强国际贸易如何影响消费品工业的发展?这是一个饶有兴趣的问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却是远远不够深入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着眼于产业结构的差异对贸易的影响,而很少注意问题相反的一面,即国际贸易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海波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国际贸易规模迅速增长,但其对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力却较为有限。本文从分析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变化的基本情况出发,作出我国国际贸易规模对世界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并指出在世界市场价格相对外生的情形下,我国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实现经济成功转型,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如  胡冰  
从1998年到2010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不断恶化,从小额顺差陡然变为巨额逆差,在此变化过程中,凸显出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在竞争中的颓势,这种颓势必然挤兑国内农产品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进而挫伤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甚至可能威胁到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为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我们必须从根源入手,找出影响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在标准贸易收支模型和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贸易加权距离和双边贸易的相对量概念,建立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的面板数据线性对数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异方差、自相关、内生性和稳健性进行探讨,依据回归结果提出改善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收支状况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