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1)
- 2023(16050)
- 2022(13866)
- 2021(12805)
- 2020(10774)
- 2019(24777)
- 2018(24992)
- 2017(48438)
- 2016(25926)
- 2015(29833)
- 2014(30223)
- 2013(30237)
- 2012(28184)
- 2011(25788)
- 2010(26361)
- 2009(24580)
- 2008(23968)
- 2007(21302)
- 2006(19438)
- 2005(17684)
- 学科
- 济(129087)
- 经济(128959)
- 管理(72452)
- 业(68462)
- 企(55286)
- 企业(55286)
- 方法(48843)
- 数学(41696)
- 数学方法(41332)
- 中国(35545)
- 地方(31641)
- 农(31128)
- 贸(27902)
- 贸易(27884)
- 业经(27779)
- 易(27000)
- 财(25121)
- 学(24501)
- 制(22190)
- 农业(20454)
- 融(20052)
- 金融(20051)
- 银(19887)
- 银行(19843)
- 行(19206)
- 和(18149)
- 地方经济(18145)
- 环境(18070)
- 理论(18006)
- 技术(17362)
- 机构
- 大学(388265)
- 学院(387110)
- 济(169353)
- 经济(165865)
- 管理(149106)
- 研究(137673)
- 理学(127121)
- 理学院(125667)
- 管理学(123800)
- 管理学院(123114)
- 中国(103463)
- 京(84216)
- 科学(80628)
- 财(76100)
- 所(70056)
- 研究所(63081)
- 财经(60063)
- 中心(59850)
- 农(58426)
- 江(57200)
- 北京(54657)
- 经(54300)
- 业大(52974)
- 经济学(51647)
- 范(51635)
- 师范(51225)
- 院(49511)
- 州(46841)
- 经济学院(46295)
- 农业(45396)
- 基金
- 项目(247621)
- 科学(193829)
- 研究(185231)
- 基金(177695)
- 家(153072)
- 国家(151786)
- 科学基金(129410)
- 社会(117167)
- 社会科(111145)
- 社会科学(111116)
- 省(95969)
- 基金项目(93900)
- 教育(83799)
- 自然(81088)
- 划(80275)
- 自然科(79092)
- 自然科学(79074)
- 自然科学基金(77641)
- 编号(75621)
- 资助(73926)
- 成果(62792)
- 发(57214)
- 重点(55191)
- 部(55020)
- 课题(53049)
- 创(50893)
- 国家社会(47701)
- 创新(47490)
- 教育部(47383)
- 发展(46608)
- 期刊
- 济(198737)
- 经济(198737)
- 研究(125168)
- 中国(75414)
- 管理(57343)
- 学报(55262)
- 财(53993)
- 农(53729)
- 科学(52500)
- 大学(42170)
- 教育(42141)
- 学学(39497)
- 融(38664)
- 金融(38664)
- 农业(37481)
- 技术(35654)
- 经济研究(32808)
- 业经(31621)
- 财经(29764)
- 问题(26809)
- 经(25645)
- 贸(24785)
- 国际(23131)
- 技术经济(20574)
- 商业(19390)
- 图书(19338)
- 理论(19335)
- 世界(19246)
- 业(19116)
- 现代(18371)
共检索到599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罗淯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我国的国际物流产业与对外贸易经济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对我国国际物流产业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05年~2014年间的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对外贸易总额、国际物流总产值等相关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国际物流产业与对外贸易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双向因果关系,国际物流产业发展对推动和拉动出口贸易有着积极意义。基于这一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贸易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导致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正逐步威胁着全球经济。在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的博弈中,中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经贸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展,将在政治、贸易等国际事务中肩负起更多责任。面对美国战略性回撤的大背景,我国应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思维指导下,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为重点,在TPP或RCEP基础上扩容或融合,积极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进程;应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应以技术、质量、品牌为核心,加快对外贸易转型升级;应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杜永红
贸易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但随着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导致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正逐步威胁着全球经济。在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的博弈中,中国在亚太地区主导经贸合作的空间不断扩展,将在政治、贸易等国际事务中肩负起更多责任。面对美国战略性回撤的大背景,我国应在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思维指导下,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为重点,在TPP或RCEP基础上扩容或融合,积极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建设进程;应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明太
本文着重通过度量和分析经济增长对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来评价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作者认为 ,中国对外贸易对拉动经济增长和总需求扩张不具有主导作用 ,但对外贸易对于引进新产品及其内含的新技术和现代管理经验 ,对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变和升级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启荣
本文分析了1990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进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的影响与作用途径。本文的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水平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负面影响,而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变化有正面影响,这是由于出口贸易的过度扩张对我国物价稳定、供给结构与地区结构的优化以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带来了不利影响,而进口贸易不但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且对稳定国内物价、促进国内消费与"节能减排"有积极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韩振国 饶钰凤
新冠疫情以来,传统贸易持续低迷,数字经济却逆势而上,成为中国外贸的有力支撑。选取2009—2020年7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相关数据来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效率的影响。首先,借鉴国际电信联盟的ICT发展指数,从数字经济应用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及应用环境三个维度构建了一个综合测度指标,以衡量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虽然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数字经济发展明显优于亚洲和非洲,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次,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定量评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对外贸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升能显著提高中国对外贸易效率,尤其是进口贸易的效率。因此,中国应继续深化数字经济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积极建设“数字强贸”工程,推动贸易数字化,不断促进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对外贸易效率 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兴鹏 李宏
随着全球化快速发展,我国贸易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不但完善了国内贸易市场建设,还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成为国际贸易市场构建不可或缺的成员国家之一。日趋成熟的国际市场与贸易市场环境的复杂性促使了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其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平衡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静敏
文章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模型)以及多项式分布滞后模型(ALMON模型),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的短期和长期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长期中,促进贸易增长最敏感的因素是金融发展的规模,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出口结构优化的贡献大于金融发展规模的贡献;短期内,金融规模扩张是贸易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而对外贸易的增加带动金融规模扩张并没有得到经验证据的支持,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加带动了金融发展效率的提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长春
为了更好地理解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制定出合适的协同发展战略,本文选取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结合指标的合理性和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了分析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我国的国际贸易与物流存在着反馈性的因果关系;其中,物流对贸易的促进作用比贸易对物流的促进作用要稍大一些。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陈杨
在1981-2009年数据的基础上,以货物周转总量、物流加权总里程作为物流需求的指标,以进出口总额作为国际贸易指标,使用时间序列的针对性分析软件VECM对这三个因素间的短期经济行为、长期均衡及短期向长期均衡状态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从政策层面提出了完善我国物流体系,更好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物流产业 联动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尹翔硕
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应根据本国丰裕要素决定的比较优势参加国际贸易活动,但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利益是本国参加国际贸易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本文认为,一国对外贸易政策是比较优势和国家利益的有机结合。对外贸易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发生变动时,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也有所变化,并要求本国顺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相应地调整对外贸易政策。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进特征支持了这些判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庞英
东北老工业区曾是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东北三省老工业区拥有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本文将用SPSS(11.0)统计软件分析改革开放20年来东三省对外贸易对其经济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信一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试图开始实质性的经济开发,到2004年为止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2004年,其GDP是6801亿美元,为世界第10位,人均收入14162美元,交易额4783亿美元,为世界第12位。2004年外币储备额是1991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韩国以韩国式经济开发,即实行市场亲和式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通过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正高速增长的中国亦以中国式社会主义,以中国式改革开放追求出口和贸易的共同增长。中国和韩国都持续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公认为是以出口和贸易为主的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韩国进口能源、原材料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国的贸易由外资企业为主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熊贤良
后进国可通过对外贸易提高生产率、促进技术进步、有利于向先行国学习、利用闲置资源和克服外汇瓶颈,从而加速经济发展。但对外贸易这些作用的发挥是有条件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邬明谊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一直没有突破外延扩大的基本格局,高速增长下的低效率已成为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特征。在不完全竞争的国际市场结构中,我国外贸企业过度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降低了出口谈判能力。改善市场结构状况,建立以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