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2)
- 2023(13801)
- 2022(12070)
- 2021(11469)
- 2020(9761)
- 2019(22697)
- 2018(22803)
- 2017(45010)
- 2016(24392)
- 2015(27582)
- 2014(27935)
- 2013(27580)
- 2012(25771)
- 2011(23200)
- 2010(23300)
- 2009(21640)
- 2008(21346)
- 2007(19022)
- 2006(16981)
- 2005(15321)
- 学科
- 济(95052)
- 经济(94933)
- 管理(67799)
- 业(64573)
- 企(53248)
- 企业(53248)
- 方法(44187)
- 数学(38114)
- 数学方法(37736)
- 中国(28390)
- 制(26597)
- 财(25793)
- 农(25155)
- 银(25132)
- 银行(24985)
- 行(23610)
- 学(21531)
- 融(20359)
- 金融(20351)
- 业经(20129)
- 贸(18909)
- 贸易(18896)
- 地方(18545)
- 易(18365)
- 理论(16979)
- 体(16342)
- 农业(16247)
- 务(15598)
- 财务(15527)
- 财务管理(15498)
- 机构
- 大学(351413)
- 学院(347304)
- 济(139573)
- 经济(136370)
- 管理(135654)
- 研究(118998)
- 理学(116382)
- 理学院(115019)
- 管理学(113095)
- 管理学院(112459)
- 中国(95294)
- 京(76190)
- 科学(72295)
- 财(67974)
- 所(60539)
- 农(57454)
- 研究所(54989)
- 财经(53898)
- 中心(53473)
- 江(50995)
- 业大(50937)
- 经(48896)
- 北京(48892)
- 范(45557)
- 农业(45313)
- 师范(45084)
- 院(43223)
- 经济学(42050)
- 州(41982)
- 财经大学(40223)
- 基金
- 项目(229838)
- 科学(179472)
- 研究(168683)
- 基金(165979)
- 家(144492)
- 国家(143292)
- 科学基金(121814)
- 社会(104665)
- 社会科(99063)
- 社会科学(99037)
- 省(88526)
- 基金项目(88066)
- 自然(79169)
- 教育(77665)
- 自然科(77263)
- 自然科学(77239)
- 自然科学基金(75867)
- 划(75229)
- 资助(69511)
- 编号(69326)
- 成果(57836)
- 部(51306)
- 重点(51224)
- 发(48332)
- 课题(48184)
- 创(47061)
- 教育部(43879)
- 科研(43879)
- 创新(43855)
- 项目编号(43031)
- 期刊
- 济(154068)
- 经济(154068)
- 研究(109887)
- 中国(66252)
- 学报(56132)
- 农(51158)
- 科学(50789)
- 管理(50007)
- 财(49866)
- 融(44831)
- 金融(44831)
- 大学(42157)
- 学学(39616)
- 教育(39243)
- 农业(33880)
- 技术(28622)
- 财经(26716)
- 经济研究(25033)
- 业经(24586)
- 经(22687)
- 问题(20794)
- 理论(19097)
- 图书(17605)
- 贸(17506)
- 实践(17467)
- 践(17467)
- 业(16701)
- 国际(16695)
- 技术经济(16270)
- 科技(15943)
共检索到525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国际资本流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稳定宏观经济发展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入手。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许长新 张桂霞
本文通过构建IBSS体系对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后,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了国际资本结构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得出我国的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未对银行体系稳定性产生明显的影响,加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还需要从加强宏观经济和完善银行体系自身着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党超
本文研究了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和继发传导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选取多个与传导机制和银行稳定性经营有关的指标,采用IBSS模型、多元回归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敏感变动情况。研究认为,直接传导机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力大于间接传导机制,间接传导机制大于继发性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方方 方霄
本文主要研究国际短期资本流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利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综合指数,并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经研究发现,目前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对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并未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出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超 唐莹 杨文静
笔者基于国内影子银行现状,结合最新数据分析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监管体系的稳定性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应根据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体系不同组成部分稳定性产生的不同影响,正确把握金融创新与监管的关系,为金融自由化创造良好环境,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健康成长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稳定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邹薇
随着中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中国银行体系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能否有效抵御冲击、维护稳定成为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以银行危机先行指标为基础构建的银行体系稳定性指标——BSSI能更好地监控中国银行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程度,防范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演变成银行危机,确保在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中国银行体系的竞争力和效率。
关键词:
银行体系 稳定性 BSSI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万亚兰
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影子银行对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巨大破坏力。本文采用1992-2010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和银行体系稳定性进行测度,并在数据模拟的基础上建立相应模型实证研究两者关系。结果发现,影子银行规模与银行体系稳定性之间存在阈值效应,当影子银行规模低于阈值时,影子银行的发展有利于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相反则降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阈值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春红 徐奎
本文选取1987-2012年的年度数据,从信贷需求的角度估测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以银行危机先行指标为基础,构建银行稳定性指标BSSI来监控中国银行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和稳定程度;模拟数据构造模型实证研究二者关系,得出影子银行发展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双重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 双重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淼
伴随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大量资金开始流入我国,致使我国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并且近年来国际收支出现了"双顺差"的失衡局面。为避免人民币大幅升值,我国已采取了多种方法。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周慧君 顾金宏
本文基于阶段论分析方法,从演化和发展的角度研究外资银行渗透对于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并选取1999-2008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银行业开放的过程中,伴随外资银行的渗透,银行体系稳定性的演化过程可粗略地显示倒"U"形态,与阶段性理论基本相吻合。此外,在危机期间,外资银行在我国采取的微观战略也是影响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外资银行 银行体系 稳定性 阶段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亢 赵旭 张彦伟 吴九红
我国金融改革实践表明 ,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的。本文运用Gorton&Winton理论模型 ,对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关系的分析表明 ,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 ,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 ,但因银行体系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房光友
银行业的稳定对一国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按SCP分析范式,高利润是反竞争定价的结果,银行市场的脆弱性与其垄断因素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研究银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特殊性,表明银行业的稳定与银行市场的垄断因素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关系,反而是银行市场过度开放导致的重复、恶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银行业的安全。因此,审慎对待银行业的开放,加强对银行业的有效监管,提高银行业竞争水平,构建层次清晰的银行市场,是维护银行业安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市场结构 风险偏好 风险管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钰杰 边宽江
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关系到一国的金融安全,进而影响一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进程。本文通过Lasso变量选择方法,对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因素模型的解释变量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实际GDP增长率、CPI增量、汇率、M 2以及外资银行资产占比5个因素对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显著。该结果与以往大多数文献所使用的解释变量基本一致,说明Lasso方法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变量选择问题中具有实用性和可行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冯飞宇 何望
西方七国银行体系稳定性之比较冯飞宇,何望随着银行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过程中难免发生风险,出现破产倒闭的情景。了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借鉴他们先进的管理经验,为帮助我们现在的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