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2)
- 2023(17529)
- 2022(14908)
- 2021(13932)
- 2020(11806)
- 2019(27317)
- 2018(27360)
- 2017(52781)
- 2016(28783)
- 2015(32923)
- 2014(33036)
- 2013(32944)
- 2012(30945)
- 2011(28011)
- 2010(28452)
- 2009(26643)
- 2008(26523)
- 2007(23928)
- 2006(21293)
- 2005(19544)
- 学科
- 济(123136)
- 经济(122934)
- 管理(85071)
- 业(80067)
- 企(64317)
- 企业(64317)
- 方法(51092)
- 数学(44418)
- 数学方法(43890)
- 中国(36339)
- 农(35166)
- 财(33412)
- 地方(29739)
- 制(27933)
- 业经(27358)
- 学(23806)
- 贸(23681)
- 贸易(23665)
- 农业(23046)
- 易(22947)
- 银(22176)
- 银行(22137)
- 融(21640)
- 金融(21634)
- 行(21256)
- 环境(19725)
- 务(19639)
- 财务(19541)
- 财务管理(19480)
- 和(19332)
- 机构
- 学院(416733)
- 大学(415364)
- 济(172806)
- 经济(169033)
- 管理(157885)
- 研究(143211)
- 理学(133887)
- 理学院(132353)
- 管理学(130098)
- 管理学院(129320)
- 中国(111324)
- 京(89387)
- 科学(86360)
- 财(84646)
- 所(73429)
- 农(69105)
- 江(68042)
- 中心(66377)
- 研究所(65850)
- 财经(65205)
- 业大(59696)
- 经(58785)
- 北京(56463)
- 范(55299)
- 师范(54733)
- 农业(53869)
- 经济学(52422)
- 州(52329)
- 院(51631)
- 财经大学(47962)
- 基金
- 项目(267951)
- 科学(210132)
- 研究(198031)
- 基金(192082)
- 家(166421)
- 国家(164986)
- 科学基金(141027)
- 社会(124461)
- 社会科(117916)
- 社会科学(117881)
- 省(106679)
- 基金项目(101308)
- 教育(91393)
- 自然(89942)
- 划(89053)
- 自然科(87674)
- 自然科学(87649)
- 自然科学基金(86040)
- 编号(82027)
- 资助(79297)
- 成果(67789)
- 发(61005)
- 重点(60875)
- 部(59641)
- 课题(57417)
- 创(55366)
- 创新(51894)
- 科研(51207)
- 制(51019)
- 教育部(50876)
- 期刊
- 济(199191)
- 经济(199191)
- 研究(125573)
- 中国(89380)
- 财(66887)
- 农(63338)
- 学报(62335)
- 管理(59511)
- 科学(57280)
- 大学(47153)
- 教育(46415)
- 学学(44068)
- 融(43829)
- 金融(43829)
- 农业(42759)
- 技术(38135)
- 业经(33384)
- 财经(32455)
- 经济研究(30948)
- 经(27821)
- 问题(26838)
- 业(22837)
- 贸(22483)
- 图书(21021)
- 技术经济(20654)
- 理论(20308)
- 国际(20125)
- 统计(19969)
- 资源(19909)
- 商业(19214)
共检索到645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旭 王桃
随着我国国际河流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冲突愈加复杂,权益保障机制建立尤为重要。在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主体的基础上,找出权益主体间的冲突点。以解决其冲突为基点,构建涵盖补偿机制、合作开发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对外协调机制等在内的权益保障机制,并对其功能的实现,提出保障机制构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旭 王桃 周巧琳
外部性是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基本特征和导致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权益冲突的根源所在,外部性的治理是推动我国国际河流航运快速、高效和持续开展的前提条件。在对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的外部性特征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外部性的根源,认为国际河流沿岸国家"搭便车"行为、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合作开发制度的缺失是外部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并对外部性的治理途径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国际河流水路运输资源开发外部性内部化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水路运输 外部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勇
1 澜沧江——湄公河通航的必要性澜沧江——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少数河流之一,其航运潜力较大,有两个国家的首都(老挝的万象,柬埔寨的金边)和十多个重要城市位于湄公河沿岸.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属于弱度开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目前,它是全球最大的“和平红利区”,已引起世界各国投资者的重视.我国作为流域上游国,通过澜沧江——湄公河航道联系,经济发展合作前景良好.随着云南及西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运的开通显得愈来愈迫切和重要.此航道使云南及西南具备了直接深入中南半岛腹地的便利条件,其开发的成功与否对我国西南走向东南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云南省实现“中路突破”战略的关键步骤.澜沧江——湄公河作为国际河流,按照国际协定,凡流经国家皆有权全程自由航行,这样,开通航运将标志着中国具有了从内陆前往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航运权,可以不受周边国家的制约,直接与这些国家发展经济联系,比其它通道更为方便、省事.昆明的游客和货物经澜沧江到达泰国首都曼谷仅1800km,比经我国南方沿海港口出发到曼谷,缩短了运距2000多km,减少运时2/3以上,节约大量运费.近年来,我国与老挝、泰国等国家领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鹰
当前,世界经济正朝一体化、区域化的方向迈进。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要使大西南在沿边开放战略中盘活,加大它同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力度,尤其是推进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显得十分迫切。基于此,文章就西南地区参与次区域的基础、领域、对策及前景进行剖析,旨在加深合作深度,开辟一条切实可行的开发合作之路。
关键词:
次区域 资源 合作 开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冯彦 何大明 包浩生
依据国际河流水资源公平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则 ,水资源竞争利用之矛盾解决的基本方法以及水资源的三种基本分配模式 ,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趋势与流域国间的用水矛盾以及现有的流域国间的合作程度、流域的管理机制条件的分析 ,认为现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 ,进行全流域水资源全局分配是较为合理和切合实际的分配模式。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水资源 分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唐丽萍 杨祝良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整个流域地形复杂、生境多样,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真菌资源。本文介绍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真菌资源的研究历史和分布特点及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些重要真菌物种。该区真菌资源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并陆续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地区性真菌资源的专著。近30年来的研究更加深入而系统,主要涉及担子菌类,如木耳目、花耳目、蘑菇目、红菇目、牛肝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等,也包括了子囊菌中一些类群,如盘菌目。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在该区仅大型真菌就发现了150余新分类群。因气候及小生境差异,在流域内不同的地区真菌区系成分存在明显的不同:上游地区的灌丛中及草甸上以病原真菌和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俊
本文回顾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泰国、缅甸、老挝、越南、柬埔寨近十多年来的国际旅游发展历史 ,并结合以上各国的外国游客人数时间序列分析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对务自的旅游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桂玉 赵明 李庆雷 明庆忠
近年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旅游合作如火如荼般地开展,旅游发展迅速,在此基础上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对进一步推动次区域旅游业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增长极理论、产业布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支撑下,以次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了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旅游圈的总体设想,重点打造以澜沧江-湄公河水上旅游线为主轴,中部陆路跨国旅游环线为中心,东西水陆跨国旅游环线为两翼的旅游圈层结构,形成环环相扣、辐射发展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冯彦 何大明
应用国际水法的基本原则 ,讨论下湄公河流域四国间签订的《湄公司流域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条款中对澜沧江 -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的影响 ,从而阐明澜沧江 -湄公河国际河流公平利用中应充分考虑的一些国际法律问题。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 公平利用 国际法律法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谢志鹏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经济合作区若干特点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谢志鹏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从云南省出境,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中国海,全长4,880公里,是世界第9、亚洲第3、东南亚第1长河。她把流域6国连系一起,古往今来各国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谭果林 苏文江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青藏高原唐古拉山麓。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从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出境,境外称为湄公河。河流全长4880公里,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其中缅、老、越与我国西南边境接壤,边界线长达1744.1公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面积79.5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红 黄硕琳 陈锦辉 闫新刚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鱼类资源及生态状况。结果表明:目前全流域拥有鱼类接近2 000种,年天然捕捞量达160万~180万t,且大多数经济鱼类属跨界洄游种群。但近年由于过度捕捞和大型水电工程等造成水文情势变化、栖息地破坏和洄游通道堵塞,导致流域鱼类生物多样性降低和渔业产量下降。为保证流域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笔者认为流域六国应在区域层面上构建鱼类资源联合管理和养护机制,提出相应策略即:建立区域性流域联合管理机构,协调国家间的水资源开发行为、平衡各国利益;考虑水资源利用的其他目标,在整个区域层面上统筹流域电站建设规划并建立水库联合生态调度制度,保证各个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毅仁
澜沧江—湄公河是东亚最重要的一条国际河流,它对中南半岛各国的农林牧渔生产、区域生态平衡、饮水、灌溉、电力、航运以及数千万流域居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一流域的综合开发和进行区域的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文章阐述了澜沧江一调公河边境区域国际合作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领域及流域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合作等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晖,何大明
国际河流水争端是国际河流开发和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直接影响国际河流的可持续开发以及各流域国之间的关系稳定。实现公平合理的水分配是解决此类争端的关键。尽管有一些国际水法制定了公平合理利用和无损害等总原则 ,但是 ,由于每条国际河流的自然条件及各流域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差异 ,水分配的基础条件和面临的具体问题不同 ,而且在实施中不能强迫各流域国执行。实现公平合理水分配较好的方式是打破国家界线 ,兼顾各流域国利益 ,进行全流域整体水分配。中国虽然作为一个国际河流分布广泛的国家 ,以往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是处于空白 ,本文通过对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及其需求特征的分析 ,总结该流域整体水分配的优势 ,对 1995年《湄公河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有关水利用问题条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 ,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整体水分配的原则、指标依据和整体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