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4)
2023(7083)
2022(6292)
2021(5948)
2020(5247)
2019(12486)
2018(12690)
2017(25385)
2016(14023)
2015(16381)
2014(16621)
2013(16666)
2012(16065)
2011(14643)
2010(15141)
2009(14292)
2008(14370)
2007(13082)
2006(11458)
2005(10560)
作者
(41689)
(34735)
(34483)
(33322)
(22019)
(16658)
(16222)
(13713)
(12837)
(12496)
(11604)
(11459)
(11115)
(11038)
(11036)
(10891)
(10729)
(10184)
(10174)
(10028)
(8789)
(8628)
(8543)
(8025)
(7991)
(7879)
(7863)
(7734)
(7048)
(7037)
学科
(58266)
经济(58200)
管理(36267)
(35235)
方法(28815)
(26573)
企业(26573)
数学(25599)
数学方法(25407)
中国(17472)
(17006)
(15573)
(14332)
贸易(14325)
(13991)
(13036)
(11544)
银行(11522)
(11202)
(11172)
金融(11170)
(11038)
业经(10895)
农业(10717)
地方(10287)
理论(9369)
(9354)
(8430)
财务(8415)
财务管理(8386)
机构
大学(209431)
学院(207943)
(88374)
经济(86410)
管理(76608)
研究(70508)
理学(64865)
理学院(64126)
管理学(63147)
管理学院(62755)
中国(55815)
(44682)
(43323)
科学(41416)
(36696)
(35031)
财经(33796)
研究所(32913)
中心(32589)
(31962)
(30438)
业大(29561)
北京(29033)
农业(27793)
经济学(27560)
(27402)
师范(27136)
(25845)
经济学院(25212)
财经大学(24825)
基金
项目(125902)
科学(96552)
研究(95133)
基金(88313)
(75939)
国家(75291)
科学基金(62503)
社会(57703)
社会科(54556)
社会科学(54537)
(49116)
基金项目(46705)
教育(45512)
(41753)
编号(40996)
自然(38573)
自然科(37559)
自然科学(37545)
资助(37075)
自然科学基金(36852)
成果(34853)
(29164)
重点(28732)
课题(28458)
(27519)
(25881)
教育部(24914)
(24796)
项目编号(24414)
大学(24379)
期刊
(98796)
经济(98796)
研究(64766)
中国(40261)
(32755)
(31541)
学报(30486)
科学(27208)
管理(26797)
教育(25371)
大学(22814)
(22703)
金融(22703)
农业(21174)
学学(21129)
技术(19372)
财经(16759)
经济研究(16154)
业经(16038)
问题(14518)
(14352)
(14121)
国际(13205)
理论(11525)
(11516)
技术经济(10767)
商业(10729)
图书(10480)
实践(10425)
(10425)
共检索到318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凤鸣  
国际收支常会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价值的升降、国民收入的增减、以及季节性和偶然性等投机活动的增减变化而出现失衡,有时收入大于支出,表现为顺差,有时收入小于支出表现为逆差。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平衡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商七一   商晓波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国际收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增强,国际收支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来越大。 从总体上看,我国国际收支近十几年来发展的情况是良好的,收支总量基本保持了平衡,收支结构变化迅速但发展趋势良好,外汇储备除个别时期外,基本保持了足量储备,外汇储备的稳定增长对减少外汇市场波动、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经济结构的完善,国际收支结构也日趋完善,近年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反映出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佳洁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对策分析林佳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以其相对于对外借款很明显的优越性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自1992年起它取代对外借款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引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温建东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经常项目收支保持基本平衡,前三季度经常项目顺差1527亿美元,同比上升10%,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2%。占比与上年同期持平,连续第六年处于国际公认的4%合理水平之内。资本大量流入的局面显著改观,前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87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65%。外汇储备增长大幅放缓。国际收支口径的储备资产(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变动)增加1478亿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外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邢丽娟  乔琳  
在中国显著的经济增长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发挥了重要的作用。FDI是直接进入一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股权投资,它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着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我国FDI发展速度与增长规模的考察,着重分析了FDI的流入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根据国际收支状况的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李少昆  张堃  
随着跨境资本流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也不断增强。本文将存量估值效应纳入金融调整渠道,运用官方公开的国际账户数据测算我国金融调整渠道的规模,构建跨境资本流动效益分析框架,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李少昆  张堃  
随着跨境资本流动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影响也不断增强。本文将存量估值效应纳入金融调整渠道,运用官方公开的国际账户数据测算我国金融调整渠道的规模,构建跨境资本流动效益分析框架,探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黎黎  
近年来,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波动。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经常账户录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的首个逆差,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格外令人担忧。跟踪研究国际收支状况的变化、深入探寻背后的原因、密切防范相关的潜在风险无疑在此时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国际收支的主要变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荣茂  何亚峰  黄烁  
针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能否有效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这一问题,笔者基于传统的M—F模型,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国际收支与汇率扩展的M—F模型。并选取1985—2005年度数据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证明了模型所推导的结论,在长期时间序列中,除了通过人民币升值外,还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支出和控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来调节我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而且调节效果将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何国华  
一国际收支作为衡量一国对外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连结一国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纽带,因而历来为西方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所重视。为了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大多数国家都编制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编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它主要由经常项目帐户、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窦祥胜  
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因此一国必须持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然而 ,一国的国际储备量有一个适度规模问题 ,国际储备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经济发展。储备与进口比率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成本 -收益分析法 ,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国际储备的合理规模问题作了理论界定。鉴于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本文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 ,应当按照“基本储备 +调节性储备 +风险性储备”这一结构来确定较为适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廖志刚  
一国的经济发展始终面临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两方面的问题。内部均衡指理想的经济增长、就业水平和物价水平。但由于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一般以充分就业或通货稳定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标志;外部均衡即指国际收支平衡。 在一个开放经济中,为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目标,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直接管制政策等可供利用。根据政策产生功能之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何靖光   张嗣申   陈黄荣  
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是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目标 ,也是控制对外开放风险的重要手段 ,这对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通过回顾“九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的状况 ,分析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对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保持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手段作一探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郑杨  吕进中  朱磊  
近年来,在货物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与国内经济均衡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从全球经济发展、国内生产要素配置以及宏观政策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源。针对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形成的根源,我们认为解决政策性和体制性问题应作为近期调整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着力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