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7)
- 2023(10565)
- 2022(9627)
- 2021(9153)
- 2020(7819)
- 2019(18455)
- 2018(18735)
- 2017(37200)
- 2016(20319)
- 2015(23269)
- 2014(23563)
- 2013(23641)
- 2012(21982)
- 2011(19980)
- 2010(20281)
- 2009(18685)
- 2008(18379)
- 2007(16191)
- 2006(14542)
- 2005(13192)
- 学科
- 济(81349)
- 经济(81243)
- 管理(57860)
- 业(54937)
- 企(45079)
- 企业(45079)
- 方法(38125)
- 数学(32723)
- 数学方法(32295)
- 中国(23476)
- 农(21909)
- 财(21328)
- 贸(17346)
- 贸易(17339)
- 业经(17292)
- 学(17235)
- 制(17097)
- 易(16904)
- 地方(15684)
- 银(14844)
- 银行(14811)
- 融(14156)
- 金融(14155)
- 农业(14152)
- 行(14133)
- 理论(14132)
- 和(13605)
- 务(12634)
- 财务(12568)
- 财务管理(12539)
- 机构
- 大学(297636)
- 学院(294016)
- 济(117913)
- 管理(117439)
- 经济(115157)
- 理学(100744)
- 理学院(99657)
- 研究(98353)
- 管理学(98041)
- 管理学院(97520)
- 中国(75356)
- 京(64658)
- 科学(59538)
- 财(56961)
- 所(50177)
- 研究所(45057)
- 财经(45001)
- 中心(43958)
- 农(43201)
- 江(42303)
- 北京(42103)
- 业大(41313)
- 经(40649)
- 范(39512)
- 师范(39228)
- 院(35322)
- 州(35035)
- 经济学(34481)
- 农业(33710)
- 财经大学(33348)
- 基金
- 项目(190390)
- 科学(148222)
- 研究(142610)
- 基金(136468)
- 家(117284)
- 国家(116284)
- 科学基金(99001)
- 社会(87142)
- 社会科(82477)
- 社会科学(82452)
- 省(73242)
- 基金项目(72880)
- 教育(65480)
- 自然(63978)
- 自然科(62387)
- 自然科学(62372)
- 划(62134)
- 自然科学基金(61204)
- 编号(60062)
- 资助(57400)
- 成果(50497)
- 部(42704)
- 重点(41995)
- 课题(41046)
- 发(40342)
- 创(38791)
- 项目编号(37308)
- 教育部(36659)
- 科研(36112)
- 创新(36094)
- 期刊
- 济(133577)
- 经济(133577)
- 研究(93945)
- 中国(52973)
- 管理(43428)
- 学报(42791)
- 财(41125)
- 科学(39846)
- 农(39103)
- 教育(34638)
- 大学(32391)
- 学学(29963)
- 融(28841)
- 金融(28841)
- 农业(27382)
- 技术(25098)
- 业经(21620)
- 财经(21328)
- 经济研究(20754)
- 问题(18360)
- 经(18037)
- 图书(17374)
- 理论(16665)
- 贸(15834)
- 实践(15297)
- 践(15297)
- 国际(14521)
- 技术经济(14408)
- 现代(13824)
- 科技(13431)
共检索到441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玲 陶士贵
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不断增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超额外汇储备等经济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金融专家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2005年以来,学术界就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成因、可持续性和解决办法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需要进行归纳总结,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在更高更新的研究平台上对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索。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成因 影响 策略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世华 谭小芬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崇正 李涵硕
经常项目大规模顺差构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部分。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长期资本流入是造成我国金融账户顺差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因素。"货物贸易"、"专有权使用费"、"特许费"和"投资收益"项目对经常账户影响较大,进而影响整个国际收支账户。扭转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应以从改善对外贸易政策、调整引资政策、完善金融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着手。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贸易政策 资本流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余霞 余玲
本文选择贸易差额与综合差额作为衡量现阶段我国国际收支失衡状况指标。通过实证得出了相关结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学真 康成文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已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从1982-1993年相对平稳;从1994-2011年,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严重失衡现象;从2012年至今,国际收支逐步走出"双顺差"局面。文章指出长期的国际收支失衡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贸易摩擦、人民币贬值压力、资本外逃等不良影响。中国政府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加强对外经贸合作的同时,应加强贸易监督,加大遏制资本外逃的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经济、金融体制,方能促进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保证中国国民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珠 白东辉
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外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国际收支平衡概念,提出了中国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际收支 失衡 调节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洪昊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对金融危机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的研究开始盛行。本文首先综述了风险监测预警研究的计量方法,包括FR模型、KLR模型,以及基于上述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基于计量方法的研究进展。其次,根据上述研究,对构建我国国际收支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风险监测 预警体系 国际收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健 徐迎军
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等内部问题引起的结构性失衡。从长远看,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须着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短期看,必须统筹兼顾汇率与利率政策,采取更加积极的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人民币汇率 经常项目 资本费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宋晓东
1994年"双重汇率制"并轨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失衡状况显著。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结果显示,我国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通过投资消费结构优化来矫正国际收支失衡是一条有效路径。
关键词:
投资消费 国际收支 结构失衡 优化调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继云
目前我国国际收支处于严重失衡状态,给国家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在重点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进出平衡"政策取代"出口导向"政策、废除"敞口"引进外资政策、抑制国际"热钱"流入、推进汇率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一系列如何扭转此种失衡状态的管理对策,这对我国尽快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大有裨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广安市中心支局 四川省分局国际收支处联合课题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大贤
近年来,涉外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效拉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也导致国际收支持续失衡,带来国家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给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已成为当前广为关注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公衍照 杨明
我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以往开放战略的缺陷,其导致的福利损失是巨大的。从国际货币体系中心与外围关系视角看,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外围国家,中国外向型经济扩张必然会导致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反映了中心与外围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需要的不仅是外资、外贸等政策的调整,只有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角度,重新审视以往的对外开放战略,树立科学的对外开放观,实施开放战略的转型,才能改变目前的国际收支结构,避免福利的巨大损失。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Midsuhiro Fukao Dennis Snowe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