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5)
2023(10475)
2022(8809)
2021(8061)
2020(6711)
2019(14946)
2018(15161)
2017(28377)
2016(15606)
2015(17988)
2014(18319)
2013(18025)
2012(17343)
2011(15896)
2010(16448)
2009(15402)
2008(15259)
2007(13988)
2006(12830)
2005(12049)
作者
(48101)
(39680)
(39576)
(37395)
(25207)
(18848)
(18125)
(15517)
(15157)
(14608)
(13551)
(13258)
(13013)
(12737)
(12497)
(12063)
(11795)
(11731)
(11541)
(11414)
(10436)
(9955)
(9754)
(9233)
(9100)
(9024)
(9014)
(8836)
(8256)
(8082)
学科
(68115)
经济(68039)
管理(42718)
(40211)
(30207)
企业(30207)
中国(26121)
方法(21329)
地方(21027)
(20790)
数学(18155)
数学方法(17984)
(16334)
业经(16128)
(15598)
银行(15571)
(15165)
(14749)
(14285)
金融(14278)
农业(13656)
(13191)
技术(12869)
(12739)
贸易(12725)
(12287)
(11902)
地方经济(11569)
(11443)
环境(11101)
机构
学院(229245)
大学(225950)
(93738)
经济(91469)
研究(85499)
管理(81460)
理学(67397)
中国(67110)
理学院(66577)
管理学(65483)
管理学院(65050)
科学(51505)
(50297)
(46231)
(44910)
(40380)
研究所(40009)
中心(38207)
(37926)
财经(34697)
北京(32919)
业大(32275)
(32223)
师范(31857)
农业(31325)
(31195)
(31148)
(30940)
(27940)
经济学(27798)
基金
项目(140241)
科学(108371)
研究(107719)
基金(95528)
(82890)
国家(82109)
科学基金(68164)
社会(65536)
社会科(62000)
社会科学(61988)
(58240)
基金项目(49665)
教育(49079)
(48192)
编号(45672)
自然(40498)
自然科(39490)
自然科学(39472)
成果(39334)
资助(39054)
自然科学基金(38696)
(36596)
课题(33962)
重点(31918)
(30083)
(30026)
发展(29660)
(29178)
创新(28193)
项目编号(27441)
期刊
(117471)
经济(117471)
研究(76099)
中国(58619)
(38690)
学报(34773)
(33744)
教育(33595)
管理(33505)
科学(31905)
(28031)
金融(28031)
农业(26311)
大学(26164)
学学(24324)
技术(22166)
业经(21419)
经济研究(18683)
财经(17073)
问题(15952)
(14805)
(13357)
(12913)
科技(12819)
(12462)
论坛(12462)
图书(12192)
商业(11639)
国际(11541)
理论(11538)
共检索到380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武博祎  齐中英  
国防科技工业能力的协调发展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现途径。本文探讨了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及其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从国防科技工业与国民经济建设之间的外部协调和国防科技工业各相关领域之间的内部协调两个方面,以及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初步构建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协调发展体系,体系具有协调平衡、资源配置、完善机制、统筹兼顾的功能;并针对体系在装备供给保障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军民结合能力三个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凌  
加入WTO,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国防科技工业的本质特征出发,分析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钦军  
文章认为,加快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是贯彻落实军委“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思想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着一些困境和矛盾,必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军情而且投入少效益高的路子,为此,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提高军民兼容程度,增强平战结合能力。针对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世庆  
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尤其是三线建设)和独立自主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经历了“一五”开始至改革开放前的形成阶段;改革开放后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过程:从首先面临的三线企业调整改造、军转民、企业脱困等;现阶段将进一步向国防现代化建设、军工开放、寓军于民、建立军民一体化的国家工业基础和军民高度融合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方向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计宏亮  赵楠  缐珊珊  谭惠文  
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能力体系已经到了必须进行改革的关键节点,而国家智库建设为整个科技情报体系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对现有国防科技情报体系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框架性分析,并与智库进行对标研究,提出现有情报研究能力体系向国防科技行业智库转型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为此将构建智库型国防科技情报能力体系作为一种过渡选项,探索当前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走出困境的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钦  周德群  
2000年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若干的科研成果,文章在有关成果数据库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法等方法分析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科研创新能力,结论认为:我国科技工业科研创新能力的在最近这几年不断提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距离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还有较大的差距。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毓森  纪建强  郭勤  
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是由"国防科技研发—武器装备生产—制度环境"三大核心要素相互耦合而成的共生系统。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的"特色"之处,"先进性"体现在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开放程度高、运行高效、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等方面,并且具有军民融合、创新驱动、绿色环保、动态调整的特点。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要从现有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与目标体系的差距入手,综合运用市场和政府两种手段,针对市场准入、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军工企业改革、鼓励创新与军民融合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岩  
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体制的再认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政策研究室朱岩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经过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职工的努力拼搏,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在我们这样一个当时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科技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时春丽  
介绍核国防科技报告的定义、提交范围、工作模式,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构建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三级收藏和服务体系;真正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分级管理进行交流使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新闻  王艳  侯光明  
本文从军民融合的视角结合国防科技工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创造性地提出并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发展规律和趋势。首先,在对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关系深刻理解基础上,给出了国防科技工业"三化"融合的内涵和特征;然后,分析论证了"三化"融合是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系统互联和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与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的必然结果,并阐述了"三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和过程;最后,就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每两化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详细论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海平  王延飞  
Information analysis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for national defense.To meet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for information analysis,we should take new analysis modes,link analysis with practice more closely and...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霍忠文  
增长、发展与现代国防科技情报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霍忠文(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北京100036)今年是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建业40周年,同时也是我国国防科技情报事业建业40周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广大科技情报工作者心绪繁杂,既有欣喜,也有困惑。我们这项事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耀俊 ,王路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了核、航空、电子、兵器、船舶、航天等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科研、试验、生产基本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基本具备了独立自主地进行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和新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能力,保证了部队对武器装备的基本需要。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一弹多星发射成功,导弹核潜艇下水,使我国的尖端技术跻身于先进国家行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国防地位;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遥测、遥控、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空间科学技术及新材料的发展,促进了冶金、化工、石油、机械、轻纺等传统技术的进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防科技工业在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希宋  姜喜龙  夏志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