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76)
- 2023(6863)
- 2022(6181)
- 2021(5644)
- 2020(5213)
- 2019(12201)
- 2018(12347)
- 2017(25101)
- 2016(13864)
- 2015(16111)
- 2014(16445)
- 2013(16610)
- 2012(15795)
- 2011(14459)
- 2010(14696)
- 2009(13962)
- 2008(14085)
- 2007(12993)
- 2006(11421)
- 2005(10327)
- 学科
- 济(61210)
- 经济(61150)
- 业(37075)
- 管理(36117)
- 方法(31396)
- 数学(28658)
- 数学方法(28448)
- 企(26802)
- 企业(26802)
- 农(18818)
- 财(18087)
- 中国(17372)
- 贸(13066)
- 贸易(13062)
- 易(12725)
- 制(12603)
- 农业(12402)
- 学(11928)
- 业经(11306)
- 银(10773)
- 银行(10736)
- 地方(10320)
- 行(10258)
- 收入(9993)
- 融(9327)
- 金融(9325)
- 和(8750)
- 务(8735)
- 财务(8718)
- 财务管理(8688)
- 机构
- 大学(214542)
- 学院(212612)
- 济(91767)
- 经济(89909)
- 管理(79609)
- 研究(71480)
- 理学(68312)
- 理学院(67535)
- 管理学(66492)
- 管理学院(66090)
- 中国(54432)
- 京(45276)
- 科学(43807)
- 财(43623)
- 农(39535)
- 所(37626)
- 财经(34671)
- 研究所(34049)
- 业大(33227)
- 中心(32557)
- 江(31872)
- 农业(31639)
- 经(31251)
- 经济学(29201)
- 北京(28815)
- 范(27283)
- 师范(27008)
- 经济学院(26776)
- 财经大学(25526)
- 州(25074)
- 基金
- 项目(133492)
- 科学(103348)
- 研究(96551)
- 基金(96007)
- 家(83645)
- 国家(82959)
- 科学基金(69233)
- 社会(60776)
- 社会科(57618)
- 社会科学(57595)
- 省(52061)
- 基金项目(51156)
- 教育(44935)
- 划(44149)
- 自然(43916)
- 自然科(42827)
- 自然科学(42811)
- 自然科学基金(42082)
- 资助(40093)
- 编号(40068)
- 成果(33491)
- 部(30646)
- 重点(30180)
- 发(29036)
- 课题(27195)
- 创(27072)
- 教育部(25984)
- 科研(25981)
- 创新(25412)
- 人文(25054)
共检索到311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尚希 刘微 梁季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既有体制性因素,也与经济发展方式密切相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合理或不合理内生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决定因素的基础上,指出,政府收入规模适度扩大有利于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长期格局,并就财政如何在优化国民收入分配中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 公共风险 财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东尼奥·阿弗索 卢德格尔·舒克内希特 维托·坦齐 王少国 马陆
文章研究了发达经济体的公共支出、教育、制度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作者利用非参数DEA(数据包络分析)法来评估公共支出在收入再分配中的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政策显著影响着收入分配,尤其是直接通过社会支出,间接通过高质量的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全的经济制度发挥影响。此外,文章运用两步法对经合组织国家(OECD)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些不可控因素有助于解释公共支出的无效率。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公共支出 效率 DEA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晓超
对改革以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的判断和评价,是当前经济学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个时期以来,很多经济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但判断结果差异很大,评价意见分歧不一,不利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梁季
国民收入分配是近年来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美国、日本等OECD国家长周期和近15年来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这些国家进行了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些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国民收入 分配格局 国际比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尤其表现在总体收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控制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初次分配 再分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印金强
为探讨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国民收入分配情况作一历史考察。这里把国民收入分配情况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农村国民收入净流出(1979年以前) 建国初期,为了建立国家基础工业体系,我国采取了重工业超前发展战略,农业提前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郝玉柱
以库兹涅茨假说为理论基础,通过不同国家(地区)基尼系数和各阶层间收入差距以及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美、日两国国民收入分配情况的比较,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具体走向,验证了倒"U"型假说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认为政府部门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适时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及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少华 王晓芳
本文在考察我国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国民收入分配效应。研究表明:国民收入分配效应显著,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的分配比例明显偏低,是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居民消费不足、居民消费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因而,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提高国民收入在居民部门的分配比例,对现阶段扩大我国居民消费需求至关重要。
关键词:
居民消费需求 国民收入分配 效应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凤
本文借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认为农民“农业收入增长问题”与“农业产业的经济增长问题”实质相同,因而借鉴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来分析农民收入增长问题。通过对农民收入函数的分析,得出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单位农产品增加值、农产品总量和农业人口三项,并进一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农民收入低下的原因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农业收入 农业经济增长 农民收入函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卫东
农民纯收入取决于:农业产出量;农产品价格;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农业投入量;农业投入价格;农民非农收入;农民承担的税费和提留摊派;农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和转移性收入。对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于: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改革农业生产的制度结构和组织形式;建立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加快农村经济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进程;减轻农民负担。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世光
高校教职工的收入来源不同,决定因素也不尽相同。国发工资来源于国家财政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所在岗位、年龄等因素;校发工资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婚姻状况等,但校发工资来源复杂,以上因素的解释程度较低;岗位津贴来源于学校自有资金,决定因素主要有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等;总体收入的决定因素有所在岗位、职务(职称)、受教育程度、年龄、婚姻状况等。
关键词:
高等学校 因素 收入 分配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灿明
利用课题组于2010年年初在全国29个省市区对2009年居民收入抽样问卷的调查数据,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拥有良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教育水平等人力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拥有党员或干部身份等政治资本,将能获得较高的收入回报;城市垄断行业收入高于竞争性行业,就业单位所有制性质不同,对收入回报的影响较大;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为农村家庭带来了较高的收入。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伟伟 罗斯丹
1991年以来,随着印度引资政策的调整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FDI)持续增长。目前,印度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国的最具吸引力的FDI东道国。拥有大量高素质科技人才是印度FDI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而实际汇率频繁波动、平均税率较高则阻碍了FDI流入印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月梅 徐康宁
文章从进入模式的视角,利用面板数据对在华外商独资、合资与合作经营模式的FDI区位决定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三种模式对特定区位决定因素的反应差异明显。市场规模大、FDI集聚多、经济外向型程度高,以及对外开放越早的区域更容易吸引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模式进入,而劳动力成本低、享有优惠政策的区域对中外合作经营模式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关键词:
FDI 区位决定因素 进入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