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06)
- 2023(15220)
- 2022(13011)
- 2021(12147)
- 2020(10414)
- 2019(23806)
- 2018(23814)
- 2017(46538)
- 2016(25304)
- 2015(28511)
- 2014(28553)
- 2013(28521)
- 2012(26059)
- 2011(23359)
- 2010(23599)
- 2009(22431)
- 2008(22424)
- 2007(20093)
- 2006(18133)
- 2005(16605)
- 学科
- 济(106003)
- 经济(105835)
- 业(99209)
- 管理(92270)
- 企(89508)
- 企业(89508)
- 方法(47149)
- 数学(37495)
- 数学方法(37142)
- 财(35753)
- 业经(33123)
- 农(32765)
- 中国(27437)
- 制(26876)
- 务(24972)
- 财务(24903)
- 财务管理(24868)
- 企业财务(23586)
- 农业(22413)
- 技术(20841)
- 和(19478)
- 理论(19157)
- 体(19108)
- 贸(18818)
- 贸易(18807)
- 划(18636)
- 易(18311)
- 学(18116)
- 策(17984)
- 地方(17832)
- 机构
- 学院(371900)
- 大学(370245)
- 济(152392)
- 管理(152199)
- 经济(149155)
- 理学(130402)
- 理学院(129093)
- 管理学(127329)
- 管理学院(126654)
- 研究(117642)
- 中国(92400)
- 京(79280)
- 财(76487)
- 科学(69592)
- 财经(59999)
- 所(58476)
- 农(57990)
- 江(55854)
- 经(54300)
- 中心(53080)
- 业大(52775)
- 研究所(52225)
- 北京(50342)
- 农业(45377)
- 经济学(45101)
- 范(44985)
- 州(44749)
- 师范(44618)
- 财经大学(44325)
- 院(42479)
- 基金
- 项目(240030)
- 科学(189822)
- 研究(180081)
- 基金(174763)
- 家(149756)
- 国家(148433)
- 科学基金(129120)
- 社会(113702)
- 社会科(107710)
- 社会科学(107684)
- 省(93628)
- 基金项目(92925)
- 自然(82826)
- 教育(81570)
- 自然科(80851)
- 自然科学(80833)
- 自然科学基金(79428)
- 划(77374)
- 编号(74418)
- 资助(71595)
- 成果(60628)
- 部(53475)
- 重点(52482)
- 创(51838)
- 发(50502)
- 课题(50214)
- 制(48203)
- 创新(47747)
- 项目编号(46441)
- 教育部(46279)
- 期刊
- 济(176133)
- 经济(176133)
- 研究(114143)
- 中国(69820)
- 财(61917)
- 管理(61338)
- 农(54201)
- 学报(52117)
- 科学(49899)
- 大学(40656)
- 学学(38393)
- 教育(37514)
- 农业(37341)
- 融(35508)
- 金融(35508)
- 技术(33208)
- 业经(30801)
- 财经(30258)
- 经济研究(26833)
- 经(25836)
- 问题(23322)
- 业(20672)
- 技术经济(19995)
- 理论(18941)
- 现代(18776)
- 商业(17680)
- 贸(17396)
- 财会(17349)
- 科技(17147)
- 实践(17007)
共检索到557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激励机制研究工商管理系课题组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①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运权 史志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汤烫
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与运用,把国有经济的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到了市场经济的风口浪尖上.作为大中企业“血液循环”心脏的金融业,便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从现实的情况看,由于金融改革迟缓,给正处于转换机制高潮中的大中型企业带来了一些障碍。而且欲充分发挥金融的功能作用也存在着大量的难点。为此,金融必须主动出击,加快改革步伐。
[期刊] 改革
[作者]
国家体改委课题组
一、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有待研究的问题经过前一阶段关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研究和实践,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1)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是个普遍性的问题。虽然有少数国有企业具有比较旺盛的活力,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和效益状态不如乡镇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因此,如何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迫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林
作者认为,进一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固然由国家适当输血注氧不无裨益,但面临财政赤字高攀和紧缩乏力的实际,对此期望过高难免落空。若不动真格地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造血机能,将会在历史性挑战中败下阵来。现在看来,企业的造血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产权机制,从“向内使劲”的意义上说,健全和创新产权机制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根本。作者在本文还提出了他的健全产权机制具体设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盛毅
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存在规模经济,无论是企业规模的形成机制还是运行机制,都不具备必然使企业朝着合理经济规模演进的内在动力,相反,非经济的目标取向促使企业只注重追求规模,忽视规模效益,导致企业规模严重偏离规模经济状态。目前对不合理的大中型企业规模进行调整,必须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进行,该扩大就扩大,该缩小就缩小,运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首先创造改善不合理规模的外部环境,在此基本上逐步形成企业自我调整规模的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凤
第一,建立和健全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以求在职权、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基础上形成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此,可以考虑建立企业董事会和经理部双重管理机构,理顺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 第二,改变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管理方式,理顺政企关系。今后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应主要通过企业董事会进行。企业作为完全的经济人享有独立自主权的同时承担经营风险,从而把企业彻底推向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春林 林俊荣
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的步骤与方法刘春林,林俊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组,是一项系统工程。考虑到企业自身工作和配套改革的复杂性,企业的公司制改组必须在试点基础上。分类推进,逐步实施。根据公司制一般原则和我国具体实际,主要应做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传平 王桂荣 郭勇 高金甲
本文认为 ,公司制企业能否充满活力而又规范地运作 ,很大程度取决于其公司治理结构。目前 ,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过程中 ,仍然存在公司产权结构不合理、政企未能真正分开及公司治理结构虚化等问题。为此 ,作者提出了从公司治理结构探索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思路 :(1)法人及多个法人相互持股、循环持股 ;(2 )重视银行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作用 ;(3)分设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4)实行职业化总经理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操龙灿 江英
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利于企业精干主体、做强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扩大和促进再就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人员多、政策性强、操作难度大,需要精心设计、合理组织、稳妥实施。本文重点对实际操作中的政策要点和程序要求进行了深入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质武
推进技术进步与深化体制改革,是振兴我国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大事。也是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两项重大任务。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强调:“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可见,这两大任务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大中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据统计,目前全国有8000多个大中企业,尽管它们在数量上只占全国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尚列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在劳动力市场缺位的外部环境下展开的。随着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特征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分配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国家对企业和企业对职工的两级分配模式。在企业之间缺少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企业外部缺乏劳动力价格决定机制的情况下,两级分配模式势必导致企业之间职工收入差距的扩大。我们分析所用的35家国有企业的经验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健 陈启杰
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机制及财税政策研究丁健,陈启杰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技术进步的问题与原因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和生产相脱节,科研机构只管科研开发,不管成果的推广运用及经济效益,更没有市场观念;企业只是生产单位,主要职能是生产,也不管科研和技术...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玉 陈凯华 乔为国
研究目标:政府研发补贴、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以及高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应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度和比较中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并检验三种财政激励政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逐年提高,但省份间整体研发效率差距较大,且东部沿海地区研发效率整体较中西部地区高;政府研发补贴和企业研发活动加计扣除减免都与研发效率呈稳定负相关,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与研发效率则呈稳定正相关。研究创新:从效率角度探究我国当前三种主要财政激励政策对企业研发绩效的影响。研究价值:从新的视角为我国未来财政政策如何定位和设计实施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玉 陈凯华 乔为国
研究目标:政府研发补贴、研发活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以及高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对企业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应用随机前沿模型(SFA)测度和比较中国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并检验三种财政激励政策对研发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逐年提高,但省份间整体研发效率差距较大,且东部沿海地区研发效率整体较中西部地区高;政府研发补贴和企业研发活动加计扣除减免都与研发效率呈稳定负相关,而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与研发效率则呈稳定正相关。研究创新:从效率角度探究我国当前三种主要财政激励政策对企业研发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